曹丕的得什么病

如题所述

《三国志》中对曹丕死的当年,即黄初七年(公元226年)记载还是比较详细的:226年的五月十六日,曹丕病重,十七日,曹丕在嘉福殿驾崩,六月九日,在首阳陵安葬。也就是说曹丕病重之后第二天就死了。由此可见曹丕是得了急病而死,当时的医疗技术水平低下,无法确诊曹丕到底是得了什么病。

也有一种说法是曹丕在225年打仗的时候染了风寒,导致回来后病重,曹丕出去打仗是225年十月,因为天气寒冷就回来了。死的时候是226年五月,过了半年才死。而“风寒感冒”显然站不住脚。但是古代人分不清感冒、流感、肺炎、伤寒、感染等等症状相似的病症,统统称之为受了风寒。

所以曹丕极有可能是因为感染,加上身体虚弱,抵抗力不强才死的。否则,一个区区的感冒,在那个年代还是可以治好的,还不至于致命。曹丕的后妃有记载的就有一二十位,不在记载的更多,古代帝王视天下为己有,何况是女色呢?那自然是手到擒来。

因此长期的房事不节制是导致曹丕身体虚弱的原因,加上后来可能又受到某种急性感染,最终就早逝了。

扩展资料

轶事典故

喜爱葡萄

曹丕在世时甚喜爱葡萄一物,并对古作蒲桃。此于《与吴监书》、《诏群医》中有记:“三世长者知被服,五世长者知饮食。此言被服饮食,非长者不别也……中国珍果甚多,且复为说蒲萄。当其朱夏涉秋,尚有余暑,醉酒宿醒,掩露而食。

甘而不,酸而不脆,冷而不寒,味长汁多,除烦解渴。又酿以为酒,甘于鞠蘖,善醉而易醒。道之固已流涎咽唾,况亲食之邪。他方之果,宁有匹之者”。曹丕在其诏书中也曾记:“南方有龙眼荔枝,宁比西国葡萄石蜜乎?”由此可见,曹丕的确对葡萄钟爱有佳。 

允文允武

曹丕善击剑骑射,好博弈弹棋,在《典论》的自叙中更自诩其非凡箭艺,能“左右射”,可谓文武兼备。有一次,曹丕和平虏将军刘勋、奋威将军邓展共同饮宴。

曹丕一向听说邓展精研武术,擅于运用各种兵器,而且还能空手入白刃,因此,曹丕就和邓展谈论起剑术,谈着谈着,曹丕直率地说:“我过去对剑术曾经有过研究,而且也得到高明的传授,我觉得你刚才所说的某处是不对的。”邓展听了曹丕的话,很不服气,要求和曹丕在实战中较量一下。

此时,正是酒酣耳热之后,大家正在吃甘蔗,于是就以甘蔗为剑,下殿后对打起来,几个回合下来,曹丕连续三次都击中邓展的手臂,左右皆大笑起来。邓展不觉脸红,更不服气,要求再来一次。曹丕就故意说:“我的剑快而集中,很难击中对方的面部,因此只是打中了你的手臂。”

邓展说:“别说了,我们再来一次吧。”曹丕知道这次邓展一定会突然间向中路猛攻,就装假不经意地向邓展进击,邓展果然如曹丕所料,猛地冲杀过来,曹丕却迅速退步闪过。出手如风,从上方截击,一下打中邓展的额角,这一下使得一同喝酒的人都禁不住惊叫起来。

这一幕比剑结束后,曹丕和邓展二人还座继续畅饮,曹丕笑着对邓展说:“从前有一个名医叫杨庆的,他曾叫淳于意将自己的旧秘方全部抛弃,另外教授他的秘术,我看邓将军还是把旧技抛弃,接受新的重要的击剑方法吧。”话音刚落,满座都不禁欢笑起来。

永始临台

魏文帝曹丕在位时,于许昌修建陵云台 ,永始台等院落,其中永始台后为文德郭皇后居所,具体位置今已不可考。根据《许昌县志》记载:“永始台,魏文德皇后尝居之,今失其处。”黄初五年(公元224年),曹丕率大军东征吴国,郭皇后留居许昌永始台。

时值夏秋季节,天降大雨百余日,永始台的城楼多有坏损,大臣们奏请皇后另居安全地方。郭皇后说:“昔日楚昭王出游,姜氏留居渐台,江水突然暴涨,使者来迎姜氏而没有楚昭王的符信,姜氏坚决不去,最后被江水吞没。

如今,皇帝在远方,我还没有遇到危险便移居别处,怎么可以呢?”于是,大臣们再也不敢提及此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曹丕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4-19

曹丕如何死的,并无详细记载,可能是以下几个原因:

1、性格多疑,操劳心力交瘁。曹操刚去世,曹丕面临的形势十分恶劣,内部因曹操突然逝世,曹魏集团失去主心骨,由团结走向分裂。

曹彰占着地利之机跑到洛阳想要夺取魏王之位,曹植也虎视眈眈,而曹魏重要地盘青徐二州又不稳;外部有蜀汉及东吴的威胁,长期与父兄权计诡诈的勾心斗角,又生性多疑,性格郁郁寡欢,短命很正常;

2、好色以致纵欲过度。据记载,曹丕不仅有甄妃和郭妃两位皇后,而且对汉献帝刘协的两个女儿和身边的妃子也照纳不误,甚至在父亲死后对曹操的女人也有所染指。

曹丕做了魏国开朝皇帝,在原来曹操魏王基础上,在皇后之下,把后宫小妾们分为十等贵嫔。可见曹丕继位后,对女色方面不加节制,以致纵欲过度,掏空了身体。

3、对外武力亲征,旧伤复发病逝。

曹丕一向主张征伐,渴望实现曹操没能实现的一统江山的志向。亲自带兵折冲疆场,三次亲征兴师伐吴。对蜀汉和北方游牧民族也是大力征伐。

古代长期行军对身体有很大的影响,再加上三次伐吴皆无功而返,心情自然不顺。最终在第三次伐吴期间染上风寒,而在那时是秋冬交替之时,加上长江冬天时会起雾,再加上曹丕原本就有旧伤,最终在洛阳一病不起去世了。

扩展资料:

曹丕为政举措

1、改革官制

在即位魏王之初,曹丕便出台两项新政:第一项新政是废除中常侍和小黄门,改设散骑常侍,散骑侍郎两种官职,定员各四人,同时又宣布:严禁宦人干政、宦人为官,最高只能充任”诸署令“,从制度上铲除宦官干政的根源。

为了传之久远,他还依照”国有大事则镂于金版“的古训,命人把上述政令镌刻在金属的简策上,然后珍藏于石室之中。

第二项新政是采纳陈群的意见,确立九品中正制,成功缓和了曹氏与士族的关系,取得了他们的支持,为称帝奠定基础。他推行九品中正制后,用人权从地方收归了中央,但也导致魏国的统治实权逐步被士族垄断。

2、集中皇权

曹丕称帝之后,坚持大权独揽,设立中书省,其官员改由士人充任,原由尚书郎担任的诏令文书起草之责转由中书省官员担任,机要之权渐移于中书省。还定令妇人不得预政,群臣不得奏事太后,后族之家不得当辅政之任,又不得横受茅土之爵。

同时,削夺藩王权利,曹魏藩王的封地时常变更,没有治权和兵权,举动受到严格监视,形同囹圄。这个政策虽然吸取了汉朝诸侯国作乱的教训,却留下隐患,导致宗亲势单力薄,日后无力阻止外臣夺权。

3、整肃官风

曹丕建立魏国之后全力整肃朝纲,于黄初二年(221年)颁布《日食勿劾太尉诏》,以革除无辜归咎股肱大臣的弊端;次年(222年)颁发《禁诽谤诏》和《百官不得干预郡县诏》,以改变相互诬告与朝臣颐指的世风。

4、经济

在经济方面,曹丕继续发展屯田制,施行谷帛易市,稳定社会秩序。黄初末,魏国国库充实,累积巨万,基本解决战争造成的通货膨胀问题。

同时,采取战略防守,恢复生产。除禁令,轻关税,禁止私仇,广议轻刑,与民休养,使北方地区重现安定繁荣局面。曹丕提倡节俭、薄葬,下诏禁止厚葬、淫祀。预作《终制》。

参考资料: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8-02-15
七年春正月,将幸许昌,许昌城南门无故自崩,帝心恶之,遂不入。壬子,行还洛阳宫。三月,筑九华台。夏五月丙辰,帝疾笃,召中军大将军曹真、镇军大将军陈群、征东大将军曹休、抚军大将军司马宣王,并受遗诏辅嗣主。遣后宫淑媛、昭仪已下归其家。丁巳,帝崩于嘉福殿,时年四十。

就是伐吴 兵败而死。 史书没记载是什么病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1-06-16
你要看是《三国志》还是《三国演义》,三国志的确是写死于肺病,但是,不要忘了三国志是降将陈寿所写,所以笔风偏向曹魏是正常现象,在三国演义中,曹丕的死因虽然与肺病有关,但真正导致他死亡的则是酒色过度。知道甄宓(洛神)吧,曹丕登位之前和宠爱她,也不纳妾,但是他一登位就把她打入冷宫(甄宓比曹丕年龄大),经常纵声酒色,所以就....
第4个回答  2011-06-16
从小就有肺病,但是怕曹操不传位给他一直瞒着所有人,即位后知道的人也不多。所以具体什么病已经不能确定了。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