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一多为什么对 春江花月夜 有如此高的评价

如题所述

  《春江花月夜》这个题目,始创于那个“全无心肝”的陈后主陈叔宝。然而陈叔宝究竟在这个美丽的题目下写了些什么,却因诗已失传,无从知晓。荒淫无道的隋炀帝杨广倒留下了现存最早的两首《春江花月夜》,不过只五言四句,短浅空洞。陈叔宝还写过一首《玉树后庭花》,常被后人在文论中与《春江花月夜》并提,诗也还留存于世,虽是七言,却仅六句,况且肉麻得紧,与隋炀帝如出一辙,都是臭名昭著的宫体诗。

  但闻一多先生曾给这首诗以极高的评价:“在这种诗面前,一切的赞叹是饶舌,几乎是渎亵。”又说“这是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从这边回头一望,连刘希夷都是过程了,不用说卢照邻和他的配角骆宾王,更是过程的过程。”说张若虚与他的《春江花月夜》“和另一个顶峰陈子昂分工合作,清除了盛唐的路——张若虚的功绩是无可估计的。”

  原因:的确如此!《春江花月夜》既富于南方民歌的色彩与风调,又较成功地运用了经过齐梁到唐初百年酝酿接近完成的新诗格律,还首次探索了七言诗中以小组转韵结合长篇的技巧,三者的糅合是那样完美,给后来的诗人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本。这理所当然是个顶峰。
  《春江花月夜》的章法结构,以整齐为基调,以错杂显变化。三十六行诗,共分为九组,每四句一小组,一组三韵,另一组必定转用另一韵,象九首绝句。这是它整齐的一面。它的错综复杂,则体现在九个韵脚的平仄变化。开头一、三组用平韵,二、四组用仄韵,随后五六七八组皆用平韵,最后用仄韵结束,错落穿插,声调整齐而不呆板。在句式上,大量使用排比句、对偶句和流水对,起承转合皆妙,文章气韵无穷。诗中春、江、花、月、夜、人几个主题词错落重叠,伸缩变化,把读者引进了一个目眩五彩、浑然忘我的境界。

  我们在诗篇中看到江与月这两个主题中的主题被反复拓展,不断深化。春江、江流、江天、江畔、江水、江潭、江树这纷繁的形与景,和着明月、孤月、江月、初月、落月、月楼、月华、月明复杂的光与色,并通过与春、夜、花、人的巧妙结合,构成了一幅色美情浓斑斓迷离的春江夜月图。诗人没有局限于一轮江月,而是把一种复杂的人类情感贯穿始终。无论是初月的明媚、高月的皎洁还是斜月与落月的迷离缠绵,抑或楼头月的徘徊、镜中月的清影、帘内月的倾注、砧上月的流照,无一不打上情感的烙印。把一轮明月写到如此清雅且夺人心魄的地步,就不仅仅是传世之作、而应该是旷世之作了。自《诗经》至张若虚,其间一千几百年,没人把一轮江月写得如此凄美多情。在诗歌的表现形式上,南朝民歌和齐梁声律学,经过多年的酝酿发展,到了张若虚手里,恍如金丹炼成突现奇光,语言声律与形式技巧以及描篇布局,被那样的完美地糅合在一起。在诗歌发展还找不到前进方向的唐前期,《春江花月夜》本身就如同光耀千古的一轮高天朗月,照亮了盛唐的路,催生了诗国的灿烂。而张若虚之后,又是一千多年过去了,仍然无人能把一夕江月渲染得这般淋漓尽致,历尽沧桑变幻,诗篇不朽而江月依旧。
  ---偶转载。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闻一多先生评价《春江花月夜》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你如何理...
1. 闻一多先生对《春江花月夜》的评价是“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这表达了他对这首诗极度的赞美和对其艺术价值的极高认可。2. 他认为这首诗在描绘自然景色方面有着卓越的表现。诗中生动而细腻地描绘了春江的花、月和夜色,色彩斑斓,形象生动,让人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到自然景色的美妙。3. 闻...

闻一多为什么对 春江花月夜 有如此高的评价
原因:的确如此!《春江花月夜》既富于南方民歌的色彩与风调,又较成功地运用了经过齐梁到唐初百年酝酿接近完成的新诗格律,还首次探索了七言诗中以小组转韵结合长篇的技巧,三者的糅合是那样完美,给后来的诗人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本。这理所当然是个顶峰。《春江花月夜》的章法结构,以整齐为基调,以错...

闻一多为什么对,春江花月夜,有如此高的评价
闻一多先生对《春江花月夜》的高度评价,不仅源于诗作的美学价值,更是因为它在文学史上占据了不可替代的地位。这首诗不仅是一首诗,更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粹展示。《春江花月夜》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让读者在美的享受中,感受到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生活的感悟,以及对美的追求。它跨越千年,依然能够...

为什么闻一多说“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
在闻一多先生看来,张若虚在唐代诗歌革新的转折时期,是超越了卢照邻、骆宾王和刘希夷的关键人物。他对《春江花月夜》的评价是:“这是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这句话不仅表达了对这首诗的高度赞赏,也强调了它在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不仅在艺术上达到了高峰,更重要的是它为宫...

.闻一多先生评价《春江花月夜》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你如何理...
首先,闻一多先生在评价《春江花月夜》时,肯定了其在表现自然景色方面的卓绝之处。这首诗描绘了春江的美景,通过生动而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花朵盛开、江水流动、月光皎洁等场景。诗中的画面色彩丰富明亮,形象鲜明而有力,使人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大自然的美妙。其次,闻一多先生认为《春江花月夜》在表达...

陶一多评价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为什么...
1、《春江花月夜》形象地反映出“少年诗人”的宇宙意识 2、《春江花月夜》最早展示了大唐帝国蒸蒸日上的生动气象 3、《春江花月夜》为宫体诗赎清了百年的罪 在闻一多先生看来,写出鲜活灵泼、充满生命活力的《春江花月夜》的张若虚,在唐代诗歌革新的转折时期,是超出于卢、骆、刘(希夷)而堪与陈子昂...

春江花月夜为何评价如此高
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被闻一多称为是“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又被人评为:“孤篇横绝,竟为大家。李贺、商隐,挹其鲜润;宋词、元诗,尽其支流,宫体之巨澜也。”后来才有了“盛唐第一诗”、“孤篇盖全唐”、“以孤篇压倒全唐”等评价。看历代的评论,意象玲珑,朦胧空明,几乎所有的美誉...

《春江花月夜》被誉为“孤篇压全唐”,它为什么会有如此高的文学...
《春江花月夜》的作者是唐代诗人张若虚,他传世之诗一共就两首。而他被捧上神坛是因为被学者闻一多评为唐朝诗歌的顶峰的《春江花月夜》,因此《春江花月夜》被誉为“孤篇压全唐”。 《春江花月夜》是张若虚创作的七言长篇歌行。此诗沿用陈隋乐府旧题,运用富有生活气息的清丽之笔,以江为场景,以月为主体,描绘了一...

张若虚的“以孤篇压倒全唐”这个评价是谁评的
被誉为"以孤篇压倒全唐"的赞誉,是出自著名文学评论家闻一多先生对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的极高评价。这首诗在闻一多眼中,堪称"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其艺术成就在唐代诗坛独树一帜,被赋予了极高的文学地位。闻一多对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的赞赏,不仅源于其卓越的文学技巧和深远的艺术影响力...

为什么说《春江花月夜》是“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
这首诗很好! 我最喜欢的诗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