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著名散文家宋濂

如题所述

宋濂(1310~1381)

字景濂,号潜溪;祖先金华潜溪(今属浙江)人,至濂乃迁到浦江(今属浙江)。

聪明好学善于记忆,其老师梦吉、吴莱是当时名人。

他与柳贯、黄溍相交游,两人都自认为不如他。

元至正中被推荐任翰林编修,谢绝不赴任,入龙门山著书立说。

朱元璋攻取婺州,开办郡学,请他为《五经》老师。还任命他为江南儒学提举,教授太子经书,后改任太祖起居注。洪武二年(1369)命他主持撰修《元史》。官侍讲学士,为皇帝起草制诰。

从小到老,手不释卷,学问广博。

一生著述甚多。

四方学者称他为“太史公”。

后因长孙慎牵连胡惟庸案,全家流放到茂州,死于夔。

正德中,追谥文宪。

有《宋学士文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5-12
宋濂是明朝负有盛名的文学家、散文大家,其诗文水平在当时位列前三,有多部作品留于后世。除了文学,宋濂对史学也很有研究,有太史公的称号。在思想上,宋濂崇尚和道教,对元代的朱学、陆学过渡到王学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宋濂的生平资料简介
宋濂的原名为寿,景濂是他的字,号潜溪,有很多的外号,如仙华道士、散史等,金华人,是明朝的文学家、思想家和史学家,当时著名的文臣,有宋龙门、太史公之称,和一起被尊为散文的“一代之宗”。
宋濂小时候身体不好,经常生病,家里又很贫困,但是他很好学,肯吃苦,跟随当时的古文大家吴莱、黄溍、闻人梦吉、柳贯等学习过,一生从来都没有离开过书。元末时期,授予宋濂翰林院编修的职位,被他拒绝了。之后宋濂潜心修道写书。
公元1360年,到了明朝,重用了宋濂,封他为尊他为江南提举,尊他为“五经”师,给太子讲经。九年后,宋濂被派去修订,后来官做到了翰林院学士承旨、知制诰,那时候明朝的利益制度基本上是宋濂制定的。
公元1377年,宋濂年迈辞官回家。爆发,宋濂的孙子宋慎被卷入其中,使得整个家族被流放,在去茂州的路上,宋濂去世。

关于宋濂的故事有哪些
宋濂的故事有很多,单单将其求学的故事就有好几个,如、《冒雪访师》,体现了宋濂勤奋刻苦、诚实守信等品质,被选入语文教材,让现代人学习。
宋濂借书:宋濂家庭条件不好,没有钱买书,所以他读的书基本上是借来的。有钱人家的书一般不轻易外借,宋濂就承诺还书期限,并按时归还。有一次,宋濂借了一本书来看,并说好十天内归还。他很喜欢书的内容,就想抄下来,可是这样就看不完了,于是就大冬天连夜抄书。母亲很心疼,叫他天亮了再抄,宋濂觉得到期了就要去还。天亮后,他冒着大雪把书还了回去。
冒雪访师:宋濂在拜师的时候遇到了恶劣天气,风雪交加,积雪有一尺深,昏倒在途中,被老人相救,短暂的恢复后有继续赶路。到了学堂,手脚已经僵硬了,热水泡过后才逐渐恢复。即使没有同学的锦衣玉食,宋濂依然很开心,因为读书就是他的乐趣。

宋濂是明朝著名的文学家,闻名古今的文人,对古代的思想有一定的贡献。他生于元末,后为明朝效力,当时最有名的几位文官之一。宋濂能取得后来的成就取决于从小就很努力学习,并且拥有高尚的品质。宋濂的故事被后人所传扬。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1-05-11
历史上的名人:宋濂(1310年11月4日—1381年6月20日),字景濂,号潜溪,别号玄真子、玄真道士、玄真遁叟,汉族,祖籍金华潜溪(今浙江义乌),至宋 濂时迁居金华浦江(今浙江浦江)。明初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思想家。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