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植物水分来源及利用研究中的应用

如题所述

1.氢、氧同位素与植物水分来源的研究

水是植物生命活动中不可缺少的成分之一。植物体内的氢、氧元素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供给的水分。特别是氢,几乎全部来源于水(严昌荣,1998)。在陆地表面和大气之间的蒸发蒸腾作用形成大量水分和能量的循环,植物所能利用的水分主要来自降水、土壤水、径流和地下水。土壤水、径流和地下水最初也来自降水,但由于物理的蒸发和凝聚过程、汇水盆地的大小和海拔高度、地下蓄水层的深度和地质特征、土壤亚表层水分的溶解性和水分运动速度等因素的差异,各个库会具有不同的氢和氧同位素特征值。植物在吸收、运输水分和蒸腾的过程中表现出自身的氢、氧同位素变化规律,首先是植物根系在吸收水分时,氢、氧稳定同位素一般不会发生同位素分馏(White et al.,1985;Gonfi- antini,1965;Wershaw,1966;Zimmermann,1966)。Zimmerman et al.(1967)在研究植物吸收水分对氢、氧稳定同位素的影响时设计了这样一个实验,即将植物固定种植在充满水的瓶中,瓶的周围用蜡密封,让瓶中二分之一的水通过植物根系吸收、运输最后蒸腾到大气中,测定瓶中剩下水的氢、氧同位素,结果显示剩余水并没有氢、氧重同位素的富集,田间试验也得出同样结果。

水分被植物根系吸收由下部沿木质部向上运输时,水分是以液流形式进行的,这种运输方式不存在汽化,因而在水分运输过程中一般不发生氢、氧同位素分馏。有许多研究结果都证实了这一点。例如White等(1985)在研究白松时,发现在白松1.5m处木质部水分的氢、氧同位素组成几乎完全同它们所利用水分的氢、氧同位素组成一样。有些研究发现,在不同高度的木质部中水分的氢、氧同位素组成有变化。根据Bricout(1978)对不同高度木质部和韧皮部水分氢、氧同位素的研究,随着高度增加,木质部、韧皮部的水分在蒸腾时会发生氢、氧重同位素的强烈富集。

我们知道,地球上水的氢、氧同位素组成表现出了明显的时间、空间分布规律。地下水、土壤水、雨水、河水的氢、氧同位素都具有自身的变化规律,而在一个具体地点,植物可利用水源的氢、氧同位素组成有其相对稳定的特征(严昌荣,1998)。

根据植物在利用水分时氢、氧同位素的变化规律和水源氢、氧同位素的时空变化特点,我们就可以通过研究植物体和可能被利用水源的氢、氧同位素来确定植物的水分来源,也可以通过比较不同层次土壤中水分和植物茎木质部水分的D和18O值,分析水源与植物的同位素组成的关系,从而确定植物吸收哪一层土壤的水分,判断植物对不同来源水分的相对利用情况,例如土壤水、雨水、地下水,通过植物对不同水源利用的情况,可以进一步了解根系在土壤剖面中的活动和植物自然群落对水分利用的差别,例如判断植物根系有效吸收水分的区域。目前,氢、氧同位素在确定植物利用水分来源方面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如White等人(1985)研究美国纽约州沼泽土壤的5种针叶植物时发现,在晴天它们所利用的水分几乎全部来自地下水,而雨后5天时间内这5种植物除继续利用少量地下水外,大部分利用的是雨水。Mensforth(1994)等人在利用氢、氧同位素研究澳大利亚河岸桉树时确定,在生长季节里,河岸10~40m范围内的桉树不是利用的土壤水而是利用较深的地下水。生长在河旁0~1m范围的树除了直接利用河水外,还利用了地下水和土壤水,各种水源的比例因季节的变化而不同。

一般情况下,植物根系从外界获取水分时不发生氢、氧同位素分馏,但在一些特殊场合,同位素分馏现象是存在的(严昌荣,1998)。如林光辉(1972)用稳定同位素研究海岸红树水分来源的问题,认为红树并不是完全利用的海水。同时还发现海岸红树在吸收水分时,发生氢同位素分馏而没有发生氧同位素分馏。他认为这是由红树根特殊的解剖结构决定的,即红树有很完整的Casparian带,周皮上少有水分横向运输的通道,因而水分要穿过周皮进入中柱时就比较困难,往往需要键的断裂。氢和氘质量差异达100%,氢-氢键和氢-氘键相比,键能要低41.4%。这个时候要打断氢-氘键就要花费较大能量,而不同质量氧同位素之间的键能差异要小得多,从而造成氢同位素分馏而氧同位素基本上不存在分馏的现象。因此,在利用氢、氧同位素确定植物利用水源问题时要注意植物的特性,并且同时测定氢、氧两种同位素以防判断错误(严昌荣,1998)。

下面简单介绍下利用氢、氧同位素研究植物水源的定量方法。

利用二元或三元线性混合模型(two-or three-compartment linear mixing model)(J.W.White,1985;J.Gergg,1991),可以估算出植物对不同水源的相对使用量。当植物有两种水分来源时:

同位素地球化学

当存在3个或3个以上水分来源时,计算公式以此类推:

同位素地球化学

式中:δD(δ18O)为植物木质部水分的氢或氧同位素组成;δD118O1)、δD218O2)、δD318O3)为水源1、2、3的氢(氧)同位素组成;x1、x2、x3为水源1、2、3在植物所利用的水分总量中所占的百分数

木质部氢和氧同位素的分析为研究植物吸收水分来源提供了信息,而不用对地下根系进行破坏性的取样,为了解植物利用水分动态提供了很好的手段。但目前它还具一定的局限性,混合模式所能计算的水分来源只能有2个,最多3个,并且要求这2个或3个潜在水源之间有明显不同的δD和δ18O值。

2.碳同位素与植物的水分利用

过去测定植物水分利用效率(Water Use Efficiency,WUE)方法有两种:一是测定植物在较长一段时间内生长过程中形成的干物质量和耗水量,以每千克水产生多少克干物质(克干物质/千克水)来表示水分的利用效率;另一种方法是在较短时间内测定光合速率(A)和蒸腾速率(E),以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微摩尔二氧化碳/毫摩尔水)表示水分利用效率。这两种方法都有一定的局限性。现在国际上常用的是第三种方法,即碳同位素技术,这种技术的主要原理是利用碳同位素比(13C/12C,记为δ13C)与C3植物的水分利用效率具很好的相关性,从而将其作为植物水分利用效率的指标,它为植物的水分研究特别是植物长期水分利用效率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方法和途径,克服了常规方法只能研究短时间和瞬时植物水分利用效率的缺点。

大气中的碳总是以CO2的形式通过植物叶片的气孔进入植物体。在植物张开气孔获得CO2的同时,伴随着水分的蒸腾散失,在土壤-植物-大气水分的体系中,水分往往影响着气孔行为,进而影响植物对CO2的吸收。叶片气孔阻力对进入植物叶片中的二氧化碳的量及其相应的同化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另一方面,植物根系从土壤中吸收的水分,绝大多数通过叶片的蒸腾作用散失到环境中,蒸腾速率的大小也主要决定于叶片气孔阻力。所以,植物气孔张开度的大小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决定植物同化二氧化碳的速率,也决定了植物的水分丢失的快慢和多少,因此植物的水分利用效率大小是由植物二氧化碳同化速率和蒸腾效率决定的(容丽,2006)。

同位素地球化学

式中:WUE为植物的水分利用效率(mmolCO2/mmolH2O);A为植物的光合效率(mmolCO2/m2·min);E为植物的蒸腾效率(mmolH2O/m2·min)。

水分利用效率(WUE)有多种表示方法。在生理层次上,WUE是指植物单位时间内蒸腾的水量与同化CO2的量之比值,可用CO2(g或mol)/H2O(g或mol)表示,也可用蒸腾效率(每蒸腾1kg水所形成的干物质克数)表示。也有人用蒸腾效率的倒数———需水量表示。在群落层次上,WUE是指单位土地面积上作物产量或干物质与蒸散量(evapotranspiration)之商。蒸散量是单位土地面积上土壤蒸发水量和作物蒸腾水量之和。

Farquhar(1982,1989)从理论上论证了植物组织,尤其是C3植物的13C/12C比值(δ13C)可以反映不同植物的Ci/Ca和水分利用效率(WUE)。许多研究已证实,植物叶片δ13C值与胞间CO2浓度(Ci)之间存在紧密关系(图18-1),δ13C值随Ci值增大而降低,因此,植物叶片胞间CO2浓度成为影响δ13C值最重要的环境因素。由于植物水分利用效率又与Ci值显著相关,高的水分利用效率与更正的δ13C值相关,而同位素可以整合许多其他难以测量的生理差异,δ13C已被用于甄别C3植物的水分利用效率(WUE)。因此,植物的长期水分利用效率可以通过叶片的δ13C值来指示。

δ13C分析是评估C3植物叶片细胞间平均CO2浓度(Ci)的有效方法。从1982年开始,Farquhar等进行了一系列关于同位素比值与植物组织水分利用效率方面的研究,从理论上论证了植物组织,尤其是C3植物的13C/12C比值(δ13C)与叶片胞间CO2浓度和大气CO2浓度之比(Ci/Ca)有关:

同位素地球化学

式中:δ13CP代表植物组织中碳同位素组成;δ13Ca代表植物生长环境中大气CO2的δ13C值;Ci与Ca分别指植物在生长时纤维素细胞间和大气的CO2浓度(分压);a与b为分馏系数,a是CO2经气孔扩散过程引起的分馏效应(=-4.4‰),b是C3植物羧化作用引起的分馏效应(-27‰)。

图18-1 胞内及大气CO2分压与碳同位素分辨率的关系(Farquhar,1989)

大气CO2通过叶片气孔向叶内扩散产生动力学分馏,进入叶肉内的CO2相对于大气CO2,其δ13C值约降低4.4‰左右;CO2进入光合循环,转化为有机物质的过程中同样也产生动力学分馏,由于13CO2键能较12CO2大,树木同化12CO213CO2多,导致δ13C值降低27~29‰(刘广深,1996)。尽管CO2扩散到叶里与羧化反应这两个过程都导致13C分馏,且使δ13C值更负,但这两个因素却是相互制约的,其中一个过程分馏程度的增加将引起另一个过程分馏程度的减小(D.L.Hemming.,1998)。即,当气孔对扩散气流的阻力为最小时,气孔完全开放,叶面边界层厚度变薄,大气与植物叶面CO2的分压Ci/Ca趋于1,羧化分馏系数达到最大(即b≈-27);相反,当气孔阻力最大时,气孔几乎完全关闭,边界层带变厚,Ci/Ca趋于0,扩散过程分馏系数最大(即a≈-4.4‰)。

由上可知,植物的δ13C值与Ci和Ca有密切的联系。植物组织的δ13C值不仅反映了大气CO2的碳同位素比值,也反映了Ci/Ca比值。Ci/Ca比值是一重要的植物生理生态特征值,它不仅与叶光合羧化酶有关也与叶片气孔开闭程度有关,因而Ci/Ca值大小也与环境因子有关。

另一方面,根据水分利用效率的定义,植物水分利用效率也与Ci/Ca有密切的联系,这可从下列方程式中看出:

同位素地球化学

式中:A与E分别为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g为气孔传导率;ΔW为叶内外水气压之差。

植物对环境土壤水分的利用效率是由植物细胞间和叶面上大气层两者之间的水气压差和大气CO2浓度共同决定的。Hemming(1998)研究得出,树轮δ13C值与环境的相对湿度之间有一个强烈的相关关系,这在其他许多研究中都发现过。实验证明,当降水不足以使空气相对湿度和土壤含水量降低时,植物为了减少水分的蒸发,往往会关闭一部分气孔,引起植物叶片内CO2浓度下降,如果此时植物光合作用速率仍维持正常水平,则植物对CO2的识别能力会降低,从而导致植物纤维素碳同位素δ13C值升高。

这样,δ13C值可间接地揭示出植物长时期的水分利用效率:

同位素地球化学

由于植物组织的碳是在一段时间内积累起来的,故其δ13C值可以指示出这段时间内平均的Ci/Ca值及WUE值。很显然,这种方法比起常规叶片光合仪的测定优越得多,因为光合仪测定结果仅表示测定时短暂时间内植物的Ci/Ca和WUE值(Farquhar et al.,1989)。

许多研究表明,植物叶片δ13C值与植物细胞间CO2浓度(Ci)之间关系密切,树木纤维素δ13C值随Ci值增大而降低,又因植物水分利用效率与Ci值显著相关,所以水分利用效率与δ13C值成正相关。Saurer(1997)研究了最近50年来生长在不同水分环境下的欧洲水青冈年轮纤维素中的δ13C与气候(特别是降雨量)之间的关系,与气候数据的相关分析表明,每年5、6、7月的总降雨量对δ13C有最强的影响。但这种相关关系在干旱地区比在湿润的地区表现更明显。

总体上说,有充足水资源可利用的条件下生长的植物具有较低的δ13C值,即较低的WUE(Schuster et al.,1992;Ehleringer,1993)。绝大多数结果都表明:植物δ13C随水分的增加而降低。但在大多数的研究中没有将其他因素,包括生物因素(植物间的竞争、植物的不同发育期、植物的不同部位、化学组成、叶龄、叶片的结构等)和非生物因素(水分、温度、湿度、光、CO2浓度、海拔高度、土壤盐分、土壤养分、大气污染物等)对植物δ13C的影响分开(Stuiver& Braziunas,1987;李相博,1998;严昌荣,1998;苏波,2000),因此植物δ13C的变化不仅包含了降水因素的影响,而且包含了其他环境因子的影响,它们的影响可能会叠加在水分的影响之上。因此,在解释植物δ13C对环境的反映及环境因子对植物生理特别是植物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时应注意考虑其他因素的影响。

3.碳同位素示踪生态转换系统中土壤有机质的变化

土壤有机质的源物质绝大部分来自地表生长的植物。因此,不同来源的土壤有机质也具有明显的δ13C值差异,源于C3植物,-24.2‰~-29.1‰;源于C4植物,-9.3‰~-15.2‰(刘启明,2002)。

土壤有机质的δ13C值除直接反映植被的δ13C值外,还受区域气候湿度的影响,湿度越大,同类植被下的土壤有机质的δ13C值越大(M.Saurer,1995)。随海拔的升高,空气湿度减小,土壤有机质的δ13C值减小(M.I.Bird,1994),此外施加无机肥也会导致土壤有机质δ13C值的增大(A.B.Michael,1998)。

由于土壤有机质的碳同位素组成与其植被类型有很大关系,在毁林造田或退耕还林等生态系统发生转变的地域,碳同位素可以用来示踪土壤有机质的转变。以毁林造田地域为例,因为农田是在原有森林基础上开垦的,土壤有机质的源物质产生了C3植物(森林)向C4植物(农作物)的转变。也就是说,土壤有机质既有源于C3植物的土壤有机碳(soil organic carbon,SOC3),又有源于C4植物的土壤有机碳(SOC4),测得的土壤有机碳的δ13C值受两者的共同影响。因C3植物和C4植物的δ13C值差异(平均>15‰)远大于因微生物、大气CO2等因素影响的变化(平均<3‰),故可通过所测土壤样品的δ13C值,依公式(18-13)算出土壤有机质中源于C3植物的土壤有机碳(SOC3)和源于C4植物的土壤有机碳(SOC4)各占的百分比(设在森林基础上改种农作物)(刘启明,2002)。

同位素地球化学

式中:δ为农田土样δ13C值;δ0为作对比的森林土样δ13C值;δ1为C4植物δ13C值;f为SOC4所占比例。

Jolivet等(1997)对法国西北部温带林转为玉米地的农林生态系统转换地域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毁林造田一方面加速了土壤有机质的降解,在毁林造田初期土壤有机质含量急剧减少。经过一定的时期后减少速率才有所变缓,大约需30~50年的时间,才能使土壤有机质的输入与流失总量在较低的有机质含量基础上重新建立平衡。另一方面,毁林造田引起土壤有机质的组分发生变化,经过多年(30~50年)耕作后,早期来源于森林C3植物的土壤有机碳仍占土壤总碳的60%~80%,而源于农作物C4植物的土壤有机碳仅占20%~40%。SOC3年代较老,属于土壤有机质中稳定的部分,能在自然体系中持久保留,但只起着保持土壤结构的作用,而较为新鲜的SOC4只占一小部分,不足以为地表作物提供足够的养分,导致土壤肥力下降。

Schwartz(1986)等在研究刚果一个深度260cm的剖面时发现:热带稀树大草原的C4草类取代了C3森林植被,A1层有机质的δ13C值与现存C4草类(δ13C值为-13.3‰)相似,而B层有机质的δ13C值与附近的C3森林相近(δ13C值为-26.6‰和-27.8‰),在B层发现的根化石碎片的δ13C值为-28.8‰,B层土壤形成于30000~40000年前,且很少有现代有机质被转移至A层以下。

刘卫国(2002)等对黄土高原主要植物及现代土壤有机碳的δ13C值进行了分析,对比了现代土壤和黄土-古土壤序列的有机碳同位素组成变化特征,结果发现,黄土高原现代植被以C3植物为主,C4植物主要来自适宜在暖湿条件下生长的禾本科植物,森林土壤的δ13C值明显低于黄土源面的碳同位素组成,现代土壤的碳同位素组成与现代植被的分布是一致的,据此推断,在相对暖湿的古土壤阶段C4草本植物比例增加,在相对干旱的黄土阶段灌木和C3草本植物比例增加。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