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系学生如何看待博尔赫斯的作品?

如题所述

我在三联书店做笔记。 

刷完诗集拿了几本博尔赫斯当夜宵,所以我随便讲点儿。 

我非常反对题主大人通过专业的划分来区分非人类和人类。 

尽管哲学专业人少,钱也少,(ruc)活动经费还时不时得问方丈/道长/阿訇要,但是哲学专业的妖魔也要吃,也要喝,也渴望被爱。追哲学妹子也不是要你啃完康德黑格尔才有妹子心房的准入资格。大家进的是哲学院又不是修道院,为什么要囚禁少男少女们的荷尔蒙呢?这样强行画了一条线,就让哲学出身的同学和非哲学出身的同学人妖殊途,真的好吗?答案肯定是不好的。  我觉得我不太情愿把世界就劈成哲学/文学的两半,毕竟我不是拜火教徒。  所以,你是想问哲学专业怎么看博尔赫斯吗?我觉得应该搞个问卷: 

    豆花是要吃甜的还是咸的? 我们烧不烧真爱? 博尔赫斯是不是异端? 

你放心,前两个问题大家就撕起来了,那么没人会想第三个问题的答案。因为甜豆花党都被我们打死了! 

所以其实我窥测到了你的险恶用心,你揍是想挑动我们的内部矛盾,坐收渔翁之利,我是坚决不答应的。所以我必须以一个哲学专业混子的身份义正严辞地告诉你:      

博尔赫斯超级好看。ˊ_>ˋ       

这只代表我个人的看法。       

 我觉得人与人之间的差异之大,实在无法就这个问题给你一个满意的答案。每个人的读书品味不一样,必然会产生不同的评价。  幸亏你没问更加恐怖的问题,比如博尔赫斯和郭敬明哪个更高?要不然大家得先打一架才能解决这个问题了。  博尔赫斯之于我来说,就是容量够大。我两年前翻过探讨别集重伤不起,就再也没捡过博尔赫斯的书看,不是他胡说八道,而是我还没有身经百战,见得太少。看完一篇文章我首先会怀疑我以前看的书是不是吃到狗肚子里去了。(话说我老家阿黄刚生了一窝,她肚子被搞大与我无关。)感觉就是无可奈何,或者说没啥脾气,因为你读得太少,有什么脸面反驳博尔赫斯的说法呢。他说的书你基本没看过。不过这样的虐待也培养了我奇特的趣味,我觉得一个作者有料,读起来感觉太棒了,能真正从智识意义上丰富一个人的阅读经验。 

所以,我说他太好看了。  就像我今天晚上第一次翻开博尔赫斯的诗艺,我最起码能看懂他在说什么。虽然例子还是多到我没读过,但毕竟那几个名字我认识,总算有了长进。其实有一定的阅读量之后,他没有那么可怕,只是例子多一些。 

就像博尔赫斯在这本书的开篇所讲的,他并不知道解决谜题的方法,他只是给你提供一些经年累月的困惑。哲学不过也是种种困惑的历史。他在这点上,并没有表现出更多的高傲。  我可以合上书本,自豪地告诉你,我尊重他,如同尊重我的父亲。 

我打开这本书,和我几年前翻开他的作品一样,我并没有知道更多的东西。我只是确认了一些自己的无知,重新遇到他,再反思下自己读过的一些东西。 

 同时,我也知道,要解决专业的问题我肯定不能引用博尔赫斯。阅读文本应该算是一个基本功的要求,我觉得不应该麻烦博尔赫斯来替我证明,除非我想被老师打死。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11-01

很多人只把哲学看成一堆既趣味又深邃的问题的集合,似乎只要是问这些问题并思考这些问题的人就是哲学家。然而,问这些问题也好,思考这些问题也罢,这些并不是哲学家的专利,我们每个人都有可能在人生的某个时刻或某段旅程中自发去问那样一些大问题。真正将一少部分人辨识出来的,其实是“做哲学”这样一项活动。稍许生动地说,“做哲学”其实是一项有着自己独特方法论的技术活,因而某种意义上哲学家可以被称为概念工程师,在独特的研究方法下,或沥血构筑繁琐的系统理论,或精心编织精巧的反驳论证。我这里有所保留地没有详谈这种“独特的方法论”,原因在于,这正是“做哲学”的一部分。就像木匠师傅带徒弟,并不是在教完徒弟所有的木工活的技巧与方法之后才让其上工动手,而是从一开始就要让徒弟在自己身边看着学着打下手帮忙。言下之意,学习将会始终伴随着研究工作,直到你停止“做哲学”。而在这个过程中,方法是始终推陈出新的,那种独特性也完全只能在实践中去深切体会。

第2个回答  2017-11-01

文学阅读可能留下的是无尽的困惑而非一个答案。当我们有共同的符号来表达我们内心的感觉,为什么还要用其他的文字定义诗本身?正如奥古斯丁所言:时间是什么呢?如果没人问我这个问题的时候,我是知道答案的。不过如果有人问我时间是什么的话,这时我就不知道了。

 诗歌的一个重要质料是隐喻。正如中国十方世界所意指的意思,世界的呈现可以有很多的方式,但是构成世界的法则可能是很少的。几十种隐喻可能是一种隐喻的变体,我们活在传统的压力之下。但有些隐喻是无法归约到这种模式档子当中的。 

叙事仍然是诗歌重要的组成部分。很遗憾还没有关于二战的史诗。 

在未来的时代里,人们关心的重点只有美,而不在于美的背景。衡量诗歌翻译好坏的标准在于美本身。

我们先感受到诗的美感,而后才开始思考诗的意义。我们不需要相信隐喻,真正重要的是,把隐喻连接到作家的情绪上。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