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客观的评价唐太宗

我要客观的~
帮帮忙~

唐太宗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
①唐太宗注意吸取隋亡教训,认识到皇帝要勤于政事,大臣要廉洁奉公,政府要轻徭薄赋、发展生产,统治才能巩固。
②他善于用人和重视纳谏,贞观时期,名相名将辈出,如“房谋杜断”的房玄龄和杜如晦,敢于直言的魏征等。
③沿用和完善隋朝的三省六部制,增加宰相人数,避免宰相专权。
④合并州县,革除唐初“民少吏多”的弊政,减轻人民负担。
⑤重视文化教育,完善科举制,增加了考试科目,以进士科最为重要;中央设国子学、太学等,学校还有了专业分科,如医学、算学、天文学等。
⑥唐太宗以较为开明的民族政策,赢得各民族的拥戴,北方各族尊称他为“天可汗”。唐太宗还设立安西都护符作为管辖西域的最高行政和军事机构。
⑦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吐蕃赞普松赞干布,加强了唐蕃友好关系,促进了吐蕃经济文化发展。⑧唐太宗派人到天竺学习熬制砂糖的技术。
唐太宗实行一些比较开明的政策,既维护了统治,又使百姓安居乐业,经济发展,国力强盛,为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奠定了基础,不愧为我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贞观22年,太宗对自己的功过作了总结:吾居位以来,不善多矣.锦绣珠玉不绝于前.宫室台榭屡有兴作,犬马鹰隼无远不致.行游四方,供顿烦劳,此皆吾之深过,勿以为是而法之.顾我弘济苍生,其益多,肇造区夏,其功大.益多损少,故人不怨.功大过微,故业不堕.然比之尽美尽善,尤有不及,固多愧矣.).
太宗能在晚年对自己作出客观的评价,指出自己的过失,并不以为自己尽美尽善,实属难能可贵.
"功大过微,故业不堕"用来形容太宗真是再合适不过了.

唐太宗晚年错误与反省

贞观后期,唐太宗有了一些变化,先从纳谏开始体现出来。贞观十年,魏征发现他“渐恶直言”,这是唐太宗走向一些错误的开始。

一是征伐高丽,前后两次,不听大臣们的劝告,虽然取得了一些胜利,但得不偿失。不但唐太宗得了病,因为要大量造船,结果引起农民起义,激化了国内矛盾。

还有奢侈现象增多了。在贞观十六年的时候,唐太宗下诏说,太子所用之物其他机关不得限制,结果造成太子的严重浪费现象。唐太宗自己也开始修造宫殿,贞观十一年在东都洛阳修飞山宫,二十一年又修翠微宫。

还有一个大的错误就是看史官所写的起居注,这是专门写皇帝日常生活和言论的,皇帝无权干涉,这是历来的传统,历来的皇帝都没有看,尊重史官的职权和地位。而史官也是公正直书,从不掩饰什么,从不害怕皇帝打击报复。但唐太宗这个名君却犯了一个大的历史错误,他看起居注给唐朝后来的皇帝开了个坏先例,破坏了这个制度。

不过,唐太宗毕竟是个名君,在晚年他还能反省自己的错误,很难能可贵。他对太子李治教诲时反省了自己的一生:“你应该从历史中找古代的贤明帝王为学习的典范,像我这样的不足以效法。我做了许多错事,比如锦绣珠玉不绝于前,宫室台榭常有兴造,犬马鹰隼没有不去的地方,行游四方又劳民伤财,这都是大错,你不要以为这都是好事,总想学着去做。”

在636年(贞观十年),辽东战役回来时,唐太宗得了痈疮,此后一直调养,开始服用金石丹药。先前唐太宗还曾经嘲笑秦始皇和汉武帝用丹药,现在自己也不由自主地陷进去了。到647年(贞观二十一年),唐太宗又得了“风疾”,烦躁怕热,便让人在骊山顶峰修翠微宫,第二年,派人从中天竺求得方士那罗迩娑婆寐,吃了这个外国骗子的“延年之药”,结果使病情恶化。649年(贞观二十三年)五月,丹药的毒性发作,终于不治身亡。享年仅五十岁。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7-04-21
唐太宗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
①唐太宗注意吸取隋亡教训,认识到皇帝要勤于政事,大臣要廉洁奉公,政府要轻徭薄赋、发展生产,统治才能巩固。
②他善于用人和重视纳谏,贞观时期,名相名将辈出,如“房谋杜断”的房玄龄和杜如晦,敢于直言的魏征等。
③沿用和完善隋朝的三省六部制,增加宰相人数,避免宰相专权。
④合并州县,革除唐初“民少吏多”的弊政,减轻人民负担。
⑤重视文化教育,完善科举制,增加了考试科目,以进士科最为重要;中央设国子学、太学等,学校还有了专业分科,如医学、算学、天文学等。
⑥唐太宗以较为开明的民族政策,赢得各民族的拥戴,北方各族尊称他为“天可汗”。唐太宗还设立安西都护符作为管辖西域的最高行政和军事机构。
⑦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吐蕃赞普松赞干布,加强了唐蕃友好关系,促进了吐蕃经济文化发展。⑧唐太宗派人到天竺学习熬制砂糖的技术。
唐太宗实行一些比较开明的政策,既维护了统治,又使百姓安居乐业,经济发展,国力强盛,为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奠定了基础,不愧为我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贞观22年,太宗对自己的功过作了总结:吾居位以来,不善多矣.锦绣珠玉不绝于前.宫室台榭屡有兴作,犬马鹰隼无远不致.行游四方,供顿烦劳,此皆吾之深过,勿以为是而法之.顾我弘济苍生,其益多,肇造区夏,其功大.益多损少,故人不怨.功大过微,故业不堕.然比之尽美尽善,尤有不及,固多愧矣.).
太宗能在晚年对自己作出客观的评价,指出自己的过失,并不以为自己尽美尽善,实属难能可贵.
"功大过微,故业不堕"用来形容太宗真是再合适不过了.

唐太宗晚年错误与反省

贞观后期,唐太宗有了一些变化,先从纳谏开始体现出来。贞观十年,魏征发现他“渐恶直言”,这是唐太宗走向一些错误的开始。

一是征伐高丽,前后两次,不听大臣们的劝告,虽然取得了一些胜利,但得不偿失。不但唐太宗得了病,因为要大量造船,结果引起农民起义,激化了国内矛盾。

还有奢侈现象增多了。在贞观十六年的时候,唐太宗下诏说,太子所用之物其他机关不得限制,结果造成太子的严重浪费现象。唐太宗自己也开始修造宫殿,贞观十一年在东都洛阳修飞山宫,二十一年又修翠微宫。

还有一个大的错误就是看史官所写的起居注,这是专门写皇帝日常生活和言论的,皇帝无权干涉,这是历来的传统,历来的皇帝都没有看,尊重史官的职权和地位。而史官也是公正直书,从不掩饰什么,从不害怕皇帝打击报复。但唐太宗这个名君却犯了一个大的历史错误,他看起居注给唐朝后来的皇帝开了个坏先例,破坏了这个制度。

不过,唐太宗毕竟是个名君,在晚年他还能反省自己的错误,很难能可贵。他对太子李治教诲时反省了自己的一生:“你应该从历史中找古代的贤明帝王为学习的典范,像我这样的不足以效法。我做了许多错事,比如锦绣珠玉不绝于前,宫室台榭常有兴造,犬马鹰隼没有不去的地方,行游四方又劳民伤财,这都是大错,你不要以为这都是好事,总想学着去做。”
第2个回答  2007-04-21
历史上,对于唐太宗和贞观之治的评说,自太宗在位时就已经开始了.贞观九年(635),太宗自己就曾对大臣这样说:”朕看自古以来那些拨乱反正的君主都是年愈四十,惟有东汉光武帝是三十三岁.但朕十八岁就举义兵,二十四岁平定天下,二十九岁升为天子,这就是武胜过了古代.朕自年轻时就带兵打仗,没有闲暇读书,贞观以来,手不释卷,才了解到教化百姓和治理国政的本源.经过数年努力,天下大治而风移俗变,子孝臣忠,这又可谓之文胜过了古代.从前周秦以降,戎狄内侵,现今戎狄稽颡(行叩拜礼),皆为臣虏,这又是怀远胜过了古代啊.这三方面,朕有何德何能敢于承受呢?既然达到了这一功业,如何能够不善始慎终呢!”这番自评的话语,把他作为一位取得辉煌成就的帝王的满足和自得表现得淋漓尽致.玄宗时期的史官吴兢撰《贞观政要》,更把太宗与尧舜、文武等上古时代的贤明君主等量齐观,视为亘古罕见的明君。

总体来说,唐太宗是一代贤明君主。对于他,可以用一系列数字来概括:

一代明君 这是对他在位23年的一个总体评价。

二世皇帝 太宗在武德九年(626)八月即位于东宫,次年改元贞观。他是继高祖之后的唐朝第二代皇帝。

三段经历 第一阶段是由一个贵族弓马少年成长为大唐帝国的亲王——秦王,主要是参加李渊太原起兵、建国和统兵四方、统一天下;第二阶段是他与其兄弟太子建成、齐王元吉发生矛盾进而夺取太子之位,成为新的皇位继承人;第三阶段就是他登基即位以后到病逝终南山的23年,包括了他作为大唐天子的全部生活内容,是他52年人生中最重要的时期。

四大特征 第一,他是一代盛世的缔造者。第二,他有一个风雨同舟的皇后——长孙氏。第三,他一直有一个难以消弭的心结,那就是想知道后世会如何看待和评价他发动的玄武门之变。为此,曾多次提出观看唐朝国史实录,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第四,他力图营造一个君臣一体的政治格局。

五个爱好 第一个爱好是喜欢读史,重视总结历史经验。第二个爱好是喜欢良马。第三个爱好是喜欢习武射箭。第四个爱好是喜欢打猎。第五个爱好是喜欢书法。

六根不净 太宗无论怎么被粉饰,终究也是一个人,同样有喜怒哀乐、七情六欲。最著名的例子莫过于他晚年服食丹药以求长生不老,终因服胡僧金丹长生药,中毒暴死于翠微宫含风殿。不仅求长生,他更有权力欲,为此不惜同室操戈,与亲兄弟兵刃相见;他也有表现欲,贞观四年灭东突厥,翻自己父亲向突厥称臣的旧账,还一定要太上皇亲临太极宫庆功宴;此外还有强烈的占有欲等。

在表现寻常人情感方面,唐太宗较之历史上其他君主的最高明之处是他的自知之明和自知收敛。他将创造一代太平盛世的功劳推美于群下,归结为与大臣同心同德;晚年自己又著《帝范》,自我解剖,坦言其“居位以来,不善多矣”、“比之尽善尽美,固多愧矣”。

另:如果你对唐太宗或唐史感兴趣,推荐你一本书《正说唐朝二十一帝》。那里面有对唐太宗及唐朝历代帝王的评说。
第3个回答  2018-11-11
李世民是国家和民族的罪人,是一个伪君子,是捏造历史为自己贴金,给父亲、大哥、兄弟和武德开国功臣抹黑,给自己编造功绩的无耻之徒。是我国历史上罕见的暴君,通过血腥的反革命政变篡权上台,没有什么贞观之治,只有贞观永徽之乱。在他的统治下,人民极其痛苦,尤其四川,因为他打高丽要造船,搞得沿江的造船州,人口损失至少70%以上,在隋末四川没有丧乱,反而人口有增加,李世民就叫他补一次丧乱。
详见曹为平《唐周历史研究》特别是关于唐朝开国的研究和贞观时期的研究。可以在网上搜索。
第4个回答  2007-04-21
唐太宗是我国古代杰出的地主阶级政治家,是一位很有作为的皇帝。他重视发展生产,减轻农民的赋税劳役;注意“戒奢从简”,下令合并州县,"民少吏多“的弊政,有利于减轻人民负担。他注意任用贤才虚心纳谏,完善了科举制度,推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在他统治时期,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国力逐步加强,历史上称之为“贞观之治”。
~~~~~我觉得这个比较实用些,又很简练……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