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兰河传分析作者的情感

如题所述

萧红《呼兰河传》创作心态分析

中国家族式的社会结构,使中国人形成了深厚的乡土观念,乡土性也成为中国社会的一个特性。“落叶归根”即道出了游子心归故园的一种渴望。小说家师陀在四十年代曾说:“中国的一切城市,不管因它本身所处的地位关系,方在繁盛或业已衰亡,你总能将它们归入两类:一种是它居民的老家;另外一种--一个大旅馆。”“居民的老家”,是温馨的乡土,是心灵的故园--这是游子与故乡之间无法割断的近乎血缘般的关系,是飘零者们最后的心理归依。

萧红,一个远离家乡的游子,一个四处漂泊的飘零者,一个从故乡出逃,心里明知此生再也不会回去的故乡的叛逆者,在生命之烛将要熄灭的最后时刻,引发了对故乡的无限思念。不能回乡又无法回乡,却又割舍不断与故乡的血肉联系,这种无限幽深的思乡之情,只能通过文字,在梦里,在回忆中实现自己的回乡心愿--梦回故乡。这就是我们现在读到的《呼兰河传》。

一、梦回故乡:爱的失落

萧红虽出身于呼兰河县城的一个地主家庭,可这个家并没有给她带来最起码的温暖。“幼年时期她的生活是黯淡的、孤零的、无助的,在精神上不被理解的。既无母爱,也无父爱,几乎等于生活在瑟瑟秋风的荒原上或沙漠中一株荏弱的小树!或者是生活在冰天雪地里一只畸零的小鸟!”这样的童年和故乡相连,按理说留在记忆中的应是不堪回首的过去,是令人心酸的。而萧红为何偏偏在生命的最后岁月,以饱醮思情的笔墨,写出了自己回忆中的故乡,做了一个永难实现的回乡之梦?这还要从她此时的心态谈起。

在萧红的生活中,爱的慰藉主要来自三个人。先是她的祖父,在她的生命前半程中,只有他给了萧红的心灵一份温馨;再是萧军,他以豪侠之举,将萧红拯救出大海,并和她风雨同舟捱过不少苦难;还有就是鲁迅,虽然他与萧红接触的时间不长,却在思想上给她以深刻的影响,事业上给她以积极的扶掖,生活上给她以真诚的关怀。但这几组爱的关系并不等值,祖父和鲁迅都是萧红的长辈,他们是以老人的慈祥和宽容对待萧红的,这种隔代的“父爱”自上而下,如雨露般全然是温柔与体贴;而萧军却不同,他与萧红在情感上是恋人,在事业上是同志,爱对他们来说应该是平等的对流,但事实上并不如此。萧军曾坦然地说过:“我从来没有把她作为‘大人’或‘妻子’那样看待和要求的,一直把她做为一个孩子--一个孤苦伶仃、瘦弱多病的孩子来对待的。”“由于我像对于一个孩子似的对她‘保护’惯了,而我也习惯于以一个‘保护者’自居,这使我感到光荣和骄傲。”萧军的这种态度似乎可以理解,但萧红却为此深感困惑。在潜意识里她未始不依恋于这种保护,可理智上却明白,这种不平等正是她受到伤害的原因。在情感深处,萧红认定自己是个传统的女人,她所能依持的最终不会是刚强与果决,而只能是那颗柔弱的爱心。因此,一九三六年与萧军的情感变故,使她痛苦不堪,一九三七年颇遭朋友非议的和端木蕻良的南行,却是她相当自觉的选择,她是希望借此重新找到情感的归宿,找回失落的爱。可后来的情况却并不如她想象的那么令人满意,内心深处仍然排遣不掉对萧军的缱绻爱意,她只能在回忆中寄托情思了。而此时的萧军已成为别人的丈夫。所以她的情思主要系在两处,一是鲁迅,(这点本文暂不涉及)一是故乡。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