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一个问题,写一篇文章,字数在600字左右

1、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航海分别出于什么目的?
2、与哥伦布航海对世界的影响相比较,郑和下西洋产生了什么影响?
3、你觉得郑和下西洋是否应该被禁止?为什么?
4、郑和船队到达地区,至今仍保留着许多纪念郑和的遗迹;而在美洲,人们对哥伦布的评价却存在较大差异。想一想,这是为什么?

1、哥伦布航海主要是经济因素,为了寻找财富。郑和下西洋主要是政治目的,宣扬国威为主。

2、哥伦布是资产阶级是以扩张为目的 资产阶级是追求利益的阶级 ,郑和下西洋是为了显示中国的大国实力,促进了中国和南亚国家的友好关系

3、不应该被禁止,郑和下西洋对中国了解世界是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的,你可以假设一下如果中国一直和外界保持联系,还可能会落后挨打吗?还可能有屈辱的历史吗?

4、历史以什么论人?以名声?以成败?还是以功劳?我不认同以功利心去看待历史人物,应该有更为全面客观的评价。
像哥伦布,当我们的教科书一次又一次地阐述他的航海事业对整个近代史的意义时,是否遗忘了那个 “殖民者哥伦布”? 历史的确应该重视“意义”,但更不应忘了基本的“善”与“恶”
应采用史实史论相结合的方法,列举史实说明观点阐明人物的阶级性和在历史中的地位
我认为,评价哥伦布应从他的主要事迹、主观目的、及他带来的客观结果和影响四个方面入手,结合当时的历史时代,并与类似人物比较,客观全面地予以评价。故本文也将遵循这一顺序和原则,来谈一谈我对哥伦布的看法和评价。
马克思说:“在原始积累的历史中,对正在形成的资本家阶级起过推动作用的一切变革,都是历史上划时代的事情。”哥伦布的航行和发现确实对资本主义的产生起过推动作用,因而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首先,对西欧来说,哥伦布的航行和发现引起了西欧各国和各地区之间经济关系和经济制度发生重大变化。
新航路开辟之后,西欧出现了价格革命,使按传统方式征收货币地租的封建主受到损失,而新兴的资产阶级的经济地位得到了提高。
促进了西欧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而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又促进了封建制度的解体和资本主义的发展。
改变了西欧各国的经济地位,位于大西洋沿岸的一些城市发展起来,尼德兰、英国等西北欧地区的资本主义经济随之迅速发展起来,为资产阶级革命创造了条件。
西欧国家使殖民地成为他们的附庸,从而攫取了大量财富。正如亚当.斯密所说(1776):“在任何一块西印度群岛殖民地的甘蔗种植园里,我们所获取的利润一般都远远超过在欧洲或美洲已知的任何一块耕地。”

其次,对美洲来说,哥伦布的发现所带来的重要后果是殖民地掠夺的开始。殖民主义罪恶使美洲土著居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在拉美掠夺资源与财富,成为欧洲原始资本积累的主要来源,造成了殖民地人民极端贫困和落后;欺诈性的商品贸易形成不公平的世界贸易市场;在美洲实行种植园经济造成此后拉美经济结构不完整、缺乏独立性,以致严重依赖国际市场。
殖民者大肆屠杀印第安人,贩运奴隶,造成精壮劳动力丧失和人口锐减。楚马耶尔的奇兰.巴兰之书(17世纪末):“当时的印第安人没有疾病……当时人的德性的进程井然有序。外人来到了这里,一切都改观了。”
此后,西欧各国开始了争夺殖民地和商业霸权的斗争,殖民地人民过着更加悲惨的生活。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04-08
1、哥伦布航海主要是经济因素,为了寻找财富。郑和下西洋主要是政治目的,宣扬国威为主。

2、哥伦布是资产阶级是以扩张为目的 资产阶级是追求利益的阶级 ,郑和下西洋是为了显示中国的大国实力,促进了中国和南亚国家的友好关系

3、不应该被禁止,郑和下西洋对中国了解世界是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的,你可以假设一下如果中国一直和外界保持联系,还可能会落后挨打吗?还可能有屈辱的历史吗?

4、历史以什么论人?以名声?以成败?还是以功劳?我不认同以功利心去看待历史人物,应该有更为全面客观的评价。
像哥伦布,当我们的教科书一次又一次地阐述他的航海事业对整个近代史的意义时,是否遗忘了那个 “殖民者哥伦布”? 历史的确应该重视“意义”,但更不应忘了基本的“善”与“恶”
应采用史实史论相结合的方法,列举史实说明观点阐明人物的阶级性和在历史中的地位
我认为,评价哥伦布应从他的主要事迹、主观目的、及他带来的客观结果和影响四个方面入手,结合当时的历史时代,并与类似人物比较,客观全面地予以评价。故本文也将遵循这一顺序和原则,来谈一谈我对哥伦布的看法和评价。
马克思说:“在原始积累的历史中,对正在形成的资本家阶级起过推动作用的一切变革,都是历史上划时代的事情。”哥伦布的航行和发现确实对资本主义的产生起过推动作用,因而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首先,对西欧来说,哥伦布的航行和发现引起了西欧各国和各地区之间经济关系和经济制度发生重大变化。
新航路开辟之后,西欧出现了价格革命,使按传统方式征收货币地租的封建主受到损失,而新兴的资产阶级的经济地位得到了提高。
促进了西欧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而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又促进了封建制度的解体和资本主义的发展。
改变了西欧各国的经济地位,位于大西洋沿岸的一些城市发展起来,尼德兰、英国等西北欧地区的资本主义经济随之迅速发展起来,为资产阶级革命创造了条件。
西欧国家使殖民地成为他们的附庸,从而攫取了大量财富。正如亚当.斯密所说(1776):“在任何一块西印度群岛殖民地的甘蔗种植园里,我们所获取的利润一般都远远超过在欧洲或美洲已知的任何一块耕地。”

其次,对美洲来说,哥伦布的发现所带来的重要后果是殖民地掠夺的开始。殖民主义罪恶使美洲土著居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在拉美掠夺资源与财富,成为欧洲原始资本积累的主要来源,造成了殖民地人民极端贫困和落后;欺诈性的商品贸易形成不公平的世界贸易市场;在美洲实行种植园经济造成此后拉美经济结构不完整、缺乏独立性,以致严重依赖国际市场。
殖民者大肆屠杀印第安人,贩运奴隶,造成精壮劳动力丧失和人口锐减。楚马耶尔的奇兰.巴兰之书(17世纪末):“当时的印第安人没有疾病……当时人的德性的进程井然有序。外人来到了这里,一切都改观了。”
此后,西欧各国开始了争夺殖民地和商业霸权的斗争,殖民地人民过着更加悲惨的生活。

郑和下西洋不应该被禁止:
600年前,中国明王朝继承了唐帝国的威名和实力,睥睨万邦,从日本到阿拉伯,“天朝”是亚洲诸国无法比肩的巨人和榜样。而中国水师的武力不仅远胜于亚洲任何一国,甚至全欧洲的联合舰队也不是对手,凭借如此强大实力,中国著名航海家郑和率领庞大舰队开始了伟大的七下西洋之旅。同一百年之后的西方航海家不同,本可以称霸世界的郑和既没有“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建立殖民地;也没有烧杀掠夺,抢了就跑。反而始终本着“怀柔远人”,“和顺万邦”,“共享天下太平”的宗旨,倡导“王道”,反对“霸道”。建立并巩固了海上丝绸之路,传播中华文明,输出先进的科学技术,在本来战火纷纭的亚非世界开创建立了和平秩序,为世界文明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

但是郑和七下西洋却留下了许多未解之谜,比如郑和是否到达过澳洲甚至早于哥伦布发现了美洲并环游了世界?什么原因让统治者将郑和20多年积累的宝贵航海资料付之一炬,造成七下西洋“过水无痕?为什么如此庞大规模的航海活动、航海贸易随着郑和故去,就戛然而止?七下西洋是否加速了明王朝的衰落?无论这些疑问的答案如何,事实却是中国从此开始禁海,甚至“寸板不得入海”,两代王朝实行了长达400年闭关锁国政策。领先世界的航海技术、强大的远洋舰队瞬间瓦解。给西方带来工业文明的航海活动却没有给中华民族带来革命性动力,郑和也最终被历史定位为访问者、航海家以及和平使者。从此,至少领先世界三个世纪的中华帝国开始衰落。郑和七下西洋也成为中华文明鼎盛和衰落的分水岭。

纪念郑和不仅是为了树立中华民族的奋斗精神,激发炎黄子孙的新世纪海洋观念;也不仅仅是为了继承祖先的荣耀,昭示当今中国的实力,还在于600年以来,郑和七下西洋无论是史学地位还是文化地位都有失公允,尤其是对人类文明进步的作用更被长期忽视,有些盖棺定论也是以史传史,甚至是靠传说佐证,缺乏实地考证。英国皇家海军退伍军官孟席斯穷个人之力,造访120个国家、900多家博物馆和图书馆,出版了《1421:中国发现了世界》一书,书中指出中国人比哥伦布早72年发现美洲大陆,比麦哲伦提前一个世纪完成了环球航行,这一观点震动了西方文史界。不论这个观点是标新立异还是铁证如山,单就这个西方人孜孜以求的科学精神,也足以让我们这些郑和后人汗颜。因此做为炎黄子孙的一分子,我们有责任有义务拂去600年岁月的尘埃,抽丝剥茧,再现历史的本来。

郑和出使西洋,揭开了世界大航海时代的序幕”,“郑和下西洋,是传播文化理念的‘香料之旅’,意义比丝绸之路更为深远”……
明初郑和出使西洋揭开了世界大航海时代的序幕,是中国拥抱外部世界的象征;郑和以多元宗教文化为先导,打通东南亚海上丝绸之路的实践,将中国的航海事业铭刻在世界航海史的里程碑上。由于世界性大航海时代的到来,东西方交通为之大变,促进了世界各国之间的往来,逐渐打破了全球东西方之间、各大洲不同地区之间相对封闭隔绝的状态。这对人类社会与国际关系,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导致人类社会日益具有世界性,从此进入一个带根本性的历史转轨时期。在这个人类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发生于东方的郑和航海壮举,让大批中国人走出国门,走向海洋,在人类文明交汇的大舞台上,以伟大的和平实践,谱写了十五世纪初人类文明史上的壮丽篇章。
与同时代的西方大航海不同,以郑和为代表的中国人大航海,推动大批中国人以空前的规模走向海洋,是为了以中国人传统的政治道德理念,尝试建立和平与和谐的国际社会秩序。中国传统的政治哲学,是以“仁”、“恕”为核心的价值理念。郑和使团在海外努力传播中华文教,与古代志士仁人所追求的大同理想,追求人类社会和自然界的和谐发展,是一脉相承的。这种“大同”与“和谐”的理想,也是各国人民向往“世界大同”理想的一种表现,反映了海外各国人民向往美好幸福生活的愿望。
郑和下西洋,固然有其贸易上的贡献,因为当时明代的陶瓷、丝绸、钱币等,多为东南亚各地人民所喜爱及需要;而产自南洋各地的香料、染料等,也为国内所需要,这种各取所需的现实,使郑和的远航彰显了贸易的重要性。郑和远航影响之持久深远的,还是在文化交流方面。一方面,就中华文化的西传而言,郑和所到之处,往往立石纪功,宣扬中国文化;另一方面,西洋基督教大量传入中国,同时使西洋的数学、理化、天文等学术教材也随之传入,使西洋现代化的科技学术启蒙了当时的高级官员及知识分子,这也是郑和出使对东西文化交流的重要贡献。
第2个回答  2011-04-06
郑和出使西洋,揭开了世界大航海时代的序幕”,“郑和下西洋,是传播文化理念的‘香料之旅’,意义比丝绸之路更为深远”……
明初郑和出使西洋揭开了世界大航海时代的序幕,是中国拥抱外部世界的象征;郑和以多元宗教文化为先导,打通东南亚海上丝绸之路的实践,将中国的航海事业铭刻在世界航海史的里程碑上。由于世界性大航海时代的到来,东西方交通为之大变,促进了世界各国之间的往来,逐渐打破了全球东西方之间、各大洲不同地区之间相对封闭隔绝的状态。这对人类社会与国际关系,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导致人类社会日益具有世界性,从此进入一个带根本性的历史转轨时期。在这个人类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发生于东方的郑和航海壮举,让大批中国人走出国门,走向海洋,在人类文明交汇的大舞台上,以伟大的和平实践,谱写了十五世纪初人类文明史上的壮丽篇章。
与同时代的西方大航海不同,以郑和为代表的中国人大航海,推动大批中国人以空前的规模走向海洋,是为了以中国人传统的政治道德理念,尝试建立和平与和谐的国际社会秩序。中国传统的政治哲学,是以“仁”、“恕”为核心的价值理念。郑和使团在海外努力传播中华文教,与古代志士仁人所追求的大同理想,追求人类社会和自然界的和谐发展,是一脉相承的。这种“大同”与“和谐”的理想,也是各国人民向往“世界大同”理想的一种表现,反映了海外各国人民向往美好幸福生活的愿望。
郑和下西洋,固然有其贸易上的贡献,因为当时明代的陶瓷、丝绸、钱币等,多为东南亚各地人民所喜爱及需要;而产自南洋各地的香料、染料等,也为国内所需要,这种各取所需的现实,使郑和的远航彰显了贸易的重要性。郑和远航影响之持久深远的,还是在文化交流方面。一方面,就中华文化的西传而言,郑和所到之处,往往立石纪功,宣扬中国文化;另一方面,西洋基督教大量传入中国,同时使西洋的数学、理化、天文等学术教材也随之传入,使西洋现代化的科技学术启蒙了当时的高级官员及知识分子,这也是郑和出使对东西文化交流的重要贡献。
第3个回答  2011-04-06
郑和下西洋不应该被禁止:
600年前,中国明王朝继承了唐帝国的威名和实力,睥睨万邦,从日本到阿拉伯,“天朝”是亚洲诸国无法比肩的巨人和榜样。而中国水师的武力不仅远胜于亚洲任何一国,甚至全欧洲的联合舰队也不是对手,凭借如此强大实力,中国著名航海家郑和率领庞大舰队开始了伟大的七下西洋之旅。同一百年之后的西方航海家不同,本可以称霸世界的郑和既没有“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建立殖民地;也没有烧杀掠夺,抢了就跑。反而始终本着“怀柔远人”,“和顺万邦”,“共享天下太平”的宗旨,倡导“王道”,反对“霸道”。建立并巩固了海上丝绸之路,传播中华文明,输出先进的科学技术,在本来战火纷纭的亚非世界开创建立了和平秩序,为世界文明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

但是郑和七下西洋却留下了许多未解之谜,比如郑和是否到达过澳洲甚至早于哥伦布发现了美洲并环游了世界?什么原因让统治者将郑和20多年积累的宝贵航海资料付之一炬,造成七下西洋“过水无痕?为什么如此庞大规模的航海活动、航海贸易随着郑和故去,就戛然而止?七下西洋是否加速了明王朝的衰落?无论这些疑问的答案如何,事实却是中国从此开始禁海,甚至“寸板不得入海”,两代王朝实行了长达400年闭关锁国政策。领先世界的航海技术、强大的远洋舰队瞬间瓦解。给西方带来工业文明的航海活动却没有给中华民族带来革命性动力,郑和也最终被历史定位为访问者、航海家以及和平使者。从此,至少领先世界三个世纪的中华帝国开始衰落。郑和七下西洋也成为中华文明鼎盛和衰落的分水岭。

纪念郑和不仅是为了树立中华民族的奋斗精神,激发炎黄子孙的新世纪海洋观念;也不仅仅是为了继承祖先的荣耀,昭示当今中国的实力,还在于600年以来,郑和七下西洋无论是史学地位还是文化地位都有失公允,尤其是对人类文明进步的作用更被长期忽视,有些盖棺定论也是以史传史,甚至是靠传说佐证,缺乏实地考证。英国皇家海军退伍军官孟席斯穷个人之力,造访120个国家、900多家博物馆和图书馆,出版了《1421:中国发现了世界》一书,书中指出中国人比哥伦布早72年发现美洲大陆,比麦哲伦提前一个世纪完成了环球航行,这一观点震动了西方文史界。不论这个观点是标新立异还是铁证如山,单就这个西方人孜孜以求的科学精神,也足以让我们这些郑和后人汗颜。因此做为炎黄子孙的一分子,我们有责任有义务拂去600年岁月的尘埃,抽丝剥茧,再现历史的本来。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