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中国古代的地理名称,如:郡,州,城,等。都等于现在的什么

称谓搞不懂具体概念,
州有多大?县有多大?
州大县大。

答:中国古代的地理名称如郡、州、城、都,与现在的县、市、乡、镇相当,特别以泉州府城〈古称温陵〉为例,泉州市地处福建省东南部,是福建省三大中心城市之一。北承省会福州,南接厦门特区,东望台湾宝岛,西毗漳州、龙岩、三明。现辖鲤城、丰泽、洛江、泉港4个区,晋江、石狮、南安3个县级市,惠安、安溪、永春、德化、金门(待统一)5个县和泉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故而州比县大。

一、地名或因改朝换代、时空环境变迁、城池建制大小不同、国防军队驻守布署、地理位置升格,社会经济繁荣,故政府施政范围经常采因地制宜、交通便利、地方建设需要、或地图制定丈量、区域设置规划等等原因,概因省、道、路、州、郡、县、都、镇、乡、村、里名称相同,或因称呼相类似,容易令人混淆不清造成史料、志传、府志、县志、乡镇志、村里志、家谱之撰写困难模稜两可,导致后代子孙无所适从,形成争议纷扰得不偿失。

二、古时福建是个后开发区,相对于战乱频仍的中原地区,政局稳定,偏安一隅,而泉南一带更为安定。“南疆安定”是当时人们公认的历史事实,因而梁天监中析晋安郡地置南安郡时,即以“南安”名之。而靠近南安郡治(今丰州镇)的江流即以郡名名之。

先秦及秦汉时南安历史沿革
夏商两代地理区划属古扬州之域,西周时为七闽属地;春秋末期为越国属地;战国中期为楚国属地;秦朝时属闽中郡地;西汉时属闽越国地;东汉时属南部都尉的侯官地。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南安历史沿革
三国孙吴永安三年(二六○年),析侯官县地置东安县;晋武帝太康三年(二八二年)析建安郡置晋安郡,改东安县为晋安县,隶属晋安郡;南朝刘宗改晋安郡、晋安县为晋平郡、晋平县;萧齐复称晋安郡、晋安县;南朝梁初(五○二~五一九年)析晋安郡置南安郡,下领晋安等三县。

唐朝武德五年(六二二年),在南安县分置丰州,州治在今南安丰州镇,并析南安县置莆田县。丰州下辖莆田、南安尤溪三县。贞观元年(六二七年),丰州撤销,所辖南安、莆田、龙溪三县并入泉州(治设今福州)。

唐朝嗣圣初年(六八四年),析泉州(州治在今福州)的南安、莆田、龙溪三县地设武荣州,州治设在今南安丰州镇。不久,武荣州废,三县复属泉州。武则天久视元年(公元七○○年),又于南安县置武荣州,州治迁往县东南十五里处(今鲤城),下辖南安、莆田、龙溪、清流四县。唐景云二年(公元七一一年),泉州改为闽州(治设今福州),武荣州改称泉州(治设今福州)。晋江、同安、永春、安溪、长泰等五地脱离南安而设置。

唐朝开元六年(七一八年),析南安县东南地置晋江县。贞元十九年(八○三年),析南安西南四乡置大同场。长庆二年(八二二年),析南安西北二乡置桃林场。咸通五年(八六四年),析南安西二乡置小溪场。干符三年(八七六年)析南安县武德乡置武德场(后改武胜场、武安场)。上述四场为立县之雏形,仍属南安县管辖。后唐长兴四年(九三三年),升桃林场为桃源县(九三八年改为永春县)。后晋天福四年(九三九年),升大同场为同安县。后周显德二年(九五五年),升小溪场为清溪县(一一二一年改为安溪县);升武安场为长泰县。

五代时南安建制
唐末光启二年(八八六年)八月,王潮据泉州,南安属焉。五代后梁开平二年(九○八年),封王审知为琅琊王。翌年四月,梁封王审知为闽王,泉州为闽王国地。后晋开运二年(九四五年)九月,王继勋以泉州降南唐,后汉干佑二年(九四九年),南唐升泉州为清源军。后周显德二年(九五五年),清源军因有场升县增至辖有九县:南安、晋江、莆田、仙游、同安、德化、永春、清溪、长泰。

宋朝时南安建制
宋干德二年(九六四年),隶属由清源军改为平海军。太平兴国三年(九七八年),陈洪进占据闽南,乃复为泉州,属威武军。雍熙二年(九八五年),泉州改属福建路,南安隶焉。

元明两朝时南安建制
元朝至元十五年(一二七八年),置泉州路总管府,下辖南安等七个县。大德元年(一二九七年)改福建行省为平海行中书省。至正十八年(一三五八年)设立泉州分省,明洪武二年(一三六九年),改泉州路为泉州府,南安仍隶泉州。

清朝时南安建制
清初仍置泉州府,仍领有南安等七个县。雍正十二年(一七三四年),永春县升为直隶州,辖有德化、大田二县。南安仍与晋江、惠安、同安、安溪等县合为泉州。

三、如永春县古称桃林场,建场时间,史志所载共有三说:一谓隋开皇九年(五八九年),一谓唐长庆二年(八二二年),一谓唐宝历年间(八二五至八二七年)。五代后唐长兴四年(九三三年)升为桃源县,后晋天福三年(九三八年)改为永春县。以“众水会于桃溪一源”,故名桃源;“四时多燠”,故称永春。宋元明均隶属泉州,至清雍正十二年(一七三四年),升为直隶州,辖德化、大田二县。民国二年(一九一三年)废州,复改为县,一直至今。〈永春州古为桃源县又下辖大田县又有桃源镇。不足为哉也。〉

四、泉州古称清源郡,仙游叫清源县。泉州市区叫鲤城区,仙游县城叫鲤城镇。乃天下第一难题非也,易是无足为奇之谈。依据从历朝历代环境变迁、历史沿革、人民迁移、文化传承、时空背景、语言不同〈泉州属闽南语系〉、〈仙游属莆仙语系〉,故只能说是「民族融合」之下的产物及「时代环境变迁」的一种情镜。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04-08
一、秦:内史、郡、县
二、两汉:部、州、郡、县
三、魏晋:州、郡、县 四、北魏:州、郡、县
五、西魏:州、郡、县
六、北周:州、郡、县
七、隋:郡、县
八、唐:道、府(州)、郡、县
九、宋:路、府(州、郡)、县
十、金:路、府(州)、县
以上这些是古代的一些地域分法,在不同的时代郡、州有不同的代表,但是,一般而言,郡、州都可等于现在的省,县和城一般等于现在的县,历朝历代,州的地域级别都比县的级别大!!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12-09-27
我来正解。
古代中国分为九州分别是: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梁州、雍州。豫州。
然后就是郡,比如就有荆襄九郡的说法。意思是说荆州有九个郡,襄阳是直辖郡。
所得出的结论就是:

州=省
郡=市

县=区或者县。
第3个回答  2011-04-08
郡应该就相当于现在的县吧 城应该就相当于市 因为古代和现在的政治局域都不一样 古代有郡县制之类的 而且时间都过了这么久了 各地的划分局势都变了 这么类比也只能是笼统的说 说精了其实很多地方还是不一样的
第4个回答  2011-04-08
在现代中国在中国州是比县很多,一般的话,一个州有几个县或者几十个县
现代中国已经没有郡这个叫法了,只有市,区,县,地区(相当于市)
古代中国分为九个州,也就是华夏九州的由来,包括古扬州,古徐州,古青州等九个那时候的一个州等于现在好几个城市那么多,比如扬州就包括苏南,浙江,安徽部分和福建部分
在秦汉时候郡很大,尤其是秦朝全国才三四十个郡组成,一个郡等于几个县
再后来郡就变小了。但是还是比县大。
古代城市比较模糊的概念的,城可以使一个县或者一个州或府。现在城一般指的是县那么大。县城的叫法差不多就是这样。
总之现在中国州大于县,一个州等于几个县和区还有市辖区(其实都是县级)组成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