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没有老子和《道德经》,世界会怎样?

如题所述

在中国历史上,老子是一个大神级的存在,他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是“道教”的始祖。

老子凭仅借一本短短五千字的小红书《道德经》,扬名四海,万古流芳。这是全球文字出版发行量最大的著作之一,秒杀现在所有的超级网红大IP。

“天不生夫子,万古如长夜”。如果没有老子,没有《道德经》,会怎样?

老子不过是中国春秋时期一个有血有肉的普通人,是中国众多历史名人之一,他的《道德经》也只是灿若星河的众多皇皇巨著之一。没有老子,中国历史大势一样滚滚向前,顺之者昌,逆之者亡。

不过,如果真的没有老子的话,世界上会有很多缺憾。

如果没有老子,道教和道家学派将不复存在,庄子、列子、鬼谷子、张良、司马徽、诸葛亮、刘伯温、王通等人也找不到自己思想的源头,可能去研习别的什么学问和技巧,比如说金石学、考古学,或木匠铁匠之类,也可能被淹没在历史的洪流中,籍籍无名。

如果没有老子,“老庄”的当红双人组合将不复存在,庄子可能将代替老子成为道家学派的始祖,他可能与列子成为新的组合:“庄列”。没有了老子的加持,道家学派的影响力,将会大打折扣。春秋时期百家争鸣的力量格局,可能要改写,历史也要重写。

如果没有老子,中国的哲学思想可能会倒退几百年,中国人也不懂得辩证法,直到大约2500年后,马克思诞生并开始著书立说,俄国十月革命一声炮响,将马列主义送到中国,才弥补这个缺憾。

人们不会知道“性命双修”之道,也不讲究虚心实腹、不与人争的修持。在政治理念上,中国人也不懂无为而治、不言之教。在权术上,中国人也不懂“物极必反”之理,甚至不懂什么中庸之道。

如果没有老子,寺庙里将没有中国元素,清一色都是外来宗教——佛教的塑像和摆设。而全国各地大大小小的道观将不复存在,天下也没有道士,没有道姑,没有道袍和拂尘。

宋真宗也不会在东京汴梁花八年时间(本来预计建造工期十五年),修建金碧辉煌的玉清宫,更不会有人批评这座宫殿“竭天下之才,伤生民之命”。

要知道,在两宋时期,道教依然是“国教”。尤其是真宗、徽宗时期,全国大兴道观,每个州府更是有一座与地方衙门规模相当的道观。单是玉清宫,建造时“役工日至三四万”,据说其规模有两千六百二十楹。如果没有老子,宰相丁谓造宫,不会成为工程理论的一个典型实例。

如果没有老子,中国武术四大门派(少林派、武当派、峨眉派南拳)将不完整,武林格局要重新洗牌。源于佛教的少林派和南拳武术,将横扫天下,两枝独秀。

金庸武侠小说也要重写,金大侠甚至会感觉无从下笔。因为武侠江湖六大门派(少林派、武当派、昆仑派、峨嵋派、华山派、崆峒派),几乎只剩下少林派一脉,而独角戏往往没什么写头,更没看头,勉强写了,他的书也卖不掉。各类武侠电影、电视剧也将不复存在,或者让人看了索然寡味,快速切换频道。

如果没有老子,玉皇大帝、王母娘娘、元始天尊、灵宝天尊、太上老君、四海龙王、灶王、土地神都将不复存在,八仙过海的故事也不会被演绎得如此动人,孙悟空保护唐僧西天取经的故事也要改写。甚至齐天大圣孙悟空也将不复存在,因为没有师傅教他武艺,他将会继续在花果山水帘洞,过着原始穴居生活,做他的人间美猴王。

明朝的吴承恩,苦思冥想了很多个日夜,脑子里一直在翻滚着神魔鬼怪的影子,但就是像“茶壶煮饺子”,怎么也倒不出来,《西游记》至死也没有动笔。

中国神魔小说将会少了这么一部重要的经典之作,古代长篇浪漫主义小说的巅峰将拱手让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将会缺了一部,变成三大名著,只剩下《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

现在的孩子们,将看不到《西游记》《大话西游》这些脍炙人口的影视和图书作品,也不认识齐天大圣孙悟空,中国人的独立、反抗、无畏、开拓精神也缺了一个依托。

如果没有老子,孔子就没有了一个伟大的问学对象,历史上也不会有这一次伟大的思想碰撞。

杜甫与李白的相识,曾被后世称为“四千年历史上继孔子见老子之后最伟大的相遇”,是“青天里太阳月亮走碰了头”。如果孔子遇不见老子,那么,这两位唐朝诗人的另一次伟大相遇,便没有了参照和呼应。要知道,论“中国四千年历史上最伟大的相遇”,孔子问学老子的经历当排第一。

儒家和道家,中国最庞大的两个学问流派的创始人,一个伟大的思想家和他同样伟大的粉丝,碰撞出了穿越千年的思想火花。据说,孔子曾多次向老子“问礼”,婚丧朝聘到典章制度,从“持盈之道”到万物的生成化育等问题,老子还引荐孔子向擅长音乐的大夫苌弘求教乐律、乐理。

如果没有老子,孔子在礼制、乐理乃至哲学思想方面的造诣,可能要大打折扣。朱熹的《朱子语类》卷九十三中,可能也不会留下“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这句著名对联。

老子看到周王朝越来越衰弱,衰败得不像样子,他决定出走,远走高飞,到西域去。函谷关是必经之路,守关的长官是尹喜,这一天他正站在城关上瞭望,只见关谷中有一团紫气从东方冉冉飘来,他料想到必然有大人物来访,紧接着,就看到了老子。他老人家气宇非凡、仙风道骨,正骑着一头青牛,慢慢走来。

成语“紫气东来”,就是从这里来的。“紫气东来”甚至成了中国文化中的一个基因,无论帝王之家、寻常百姓,都将“紫气”当作吉祥、祥瑞。如果没有老子,你们家的春联横批,将会少了这四个祥和贵气的大字。

尹喜当然认识老子,就让这位当代最著名的思想家留下一些墨宝,作为放他出关的条件。这尹喜,也不是等闲之辈,他是周朝大夫、大将军、哲学家、教育家,自幼究览古籍,精通历法,善观天文,习占星之术,能知前古而见未来。庄子把他和老子并列,称为“古之博大真人”。

或许是遇到了知音,或许是为了一张通关护照签注,老子也是够拼的,洋洋洒洒写了5000多字,81个小章节,还分为《道经》《德经》上下两篇,这就是传世经典巨著《道德经》。

据说,关令尹喜被老子的渊博深邃所吸引,跟着老子出走散关,教化西域。这是后话。如果没有老子,关令尹喜会继续守关,世界上也不会有《道德经》

传说,老子出生时就长有白色的眉毛及胡子,所以被后人称为“老子”。这种说辞太过神秘、附会,更确切的说法是老子“天生老相”。如果没有老子,当今那些天生老相的少年大叔、少年大妈,便没有了挡箭牌,只有独自黯然神伤了。

如果没有老子,很多成语我们都不会写,也不会用,更无法理解其精髓。

我们形容一个人品行高尚,如水水滋润万物,但从不与万物争高下,就不能用“上善若水”这个成语了。形容跟随我们经历种种磨难的兄弟,或者饱经战火洗礼的革命烈士、革命英雄,纵然他们甚至不惜冒着生命危险,不顾个人安危,英勇无畏,我们却不能说他们“出生入死”。看到别人家庭园富丽堂皇,财富煌煌让人眼红,或者学识丰富,也不能说“金玉满堂”。

我们对某个人、某件事物、某句话感到厌烦或无视,我们不会说“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我们与朋友的疑虑、误会、隔阂消除了,也不会说“涣然冰释”“冰释前嫌”。表达互为因果、互相转化的辩证哲学,我们不会说“祸福相依”,更说不出“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我们说不出“治大国若烹小鲜”。比喻人心地纯洁善良,我们说不出“赤子之心”。比喻事物错综复杂,令人分辨不清,我们写不出“目迷五色”。形容生活美满、安定,我们写不出“安居乐业”。吃饭清淡无味,形容说话、写文章内容平淡无趣味,我们写不出“淡而无味”。为亡故的人唱赞歌,我们写不出“虽死犹生”“死而不亡”。

这些成语,我们都说不出,写不出,悟不到。据不完全统计,出自《道德经》成语就有80多个。如果没有了老子,中国的成语宝库将会塌了一角,成语词典的页码也会减少很多,孩子们上语文课或许也会减负一些,但他们汉语的表现力也会弱爆了。

是的,如果没有老子,在很多个场合,我们突然发现自己不会说话了,不知道如何表达自己了。

我们劝导别人要虚心,或者形容一个人十分谦虚,胸怀像山谷那样深而且宽广,不会说“虚怀若谷”。劝导别人要知道自己几斤几两,透彻了解自己的能力(多指缺点),不会说要有“自知之明”。

教导孩子脚踏实地学习,从头做起,循序渐进,我们不会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也不会说“合抱之木,生于毫末”,更不会说“九层之台,起于累土”。教导孩子吸取别人的长处,来弥补自己的不足,我们说不出“取长补短”。

指导下属做事要谨慎收尾,如同开始时一样,我们说不出“慎终如始”。或许,清代大词人纳兰性德也写不出“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这样凄美惆怅的句子。

批判一个嘴炮口无遮拦凭空捏造,把没有的说成有,我们不会说“无中生有”。安慰朋友长期不得志,或者在担当重任前要经过长期的锻炼,所以很晚才成就,我们不会说“大器晚成”。

讨厌一个人贪得无厌,不能说“得寸进尺”。形容得到的少而失去的多,得不偿失,不能说“寸进尺退”。听到最洪亮最美的声音,我们不能说“大音希声”。

与人绝交,彼此不联系,不交流,不来往,我们不能说“老死不相往来”。说人仁慈宽厚,我们不能说“以德报怨”。遇到难啃的骨头、难解决的问题、难搞的恶势力、难改变的观念,我们不能说“根深蒂固”。 

历朝历代的将军不懂得“功成不居”,官员也不知道用“和光同尘”这种不露锋芒、与世无争的平和处世方法,与世界和解,安身立命。

我们不会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也不会说“吾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我们不会说“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也不会说“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我们不懂“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谓天下王”,更不懂“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我们不知道什么是“芸芸众生”,这原指世间的一切生灵,后多指大群无知无识的人。我们不知道什么是“大巧若拙”,更不知道“大直若屈”“大辩若讷”“大智若愚”。没有了老子的指引,没有了老子捧献的智慧和语言词汇,我们最终会发现,我们真的很无知。

如果没有老子,很多伟大的诗词歌赋和文章,也写不出来,或者黯然失色。

近代的陶渊明写不出“阡陌交通,鸡犬相闻”这样淳朴的句子。当今的社会新闻报道和警察文学中常用的“天网恢恢,疏而不漏”,也写不出来。陈继儒的《幽窗小记》和洪应明的《菜根谭》中,也写不出“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这类妙句。 

《孙子兵法》中,三十六计中,会少了一个重要计策“欲擒故纵”,或者说“欲取姑予”。这本来是老子最早总结的处事智慧,意思是要想夺取他些什么,得暂且先给他些什么。先付出些微的代价,诱使对方放松警惕,然后找机会夺取。老子以精炼的词语,呼应着另一个民间智慧:舍不得孩子,套不得狼。

兵法中也不再有“哀兵必胜”的劝诫,这用来形容力量相当的两军对阵,悲愤的一方获得胜利,也表示因受欺侮而奋起抵抗的军队,必定能取胜。

男欢女爱的动人情感故事里,也少了“天长地久”的誓言,当代更不会有一家同名的连锁婚纱影楼。白居易的《长恨歌》中,也写不出“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这样的感人名句。

如果没有老子,世界会怎样?

地球依然转动,太阳照常升起,四季交替往复,万物成长荣枯,人们秋收冬藏休养生息。

机器照常轰鸣,飞机翱翔,电波穿梭,车站挤满远行的人,淘宝和京东挤满买买买的剁手党,抖音和快手挤满加了美颜滤镜的漂亮网红小姐姐,微信朋友圈每分钟都在刷新……

但是没有了老子和他的《道德经》,我们总觉得少了些什么。(韩志/文)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