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所有关于以王昭君为题材的诗,文,曲

如题所述

  起初,王昭君故事见于《汉书,匈奴书》:“竞宁元年,单于复入朝,自言愿婿汉氏以为亲,元帝以后宫良家子王嫱字昭君赐单于,号宁胡阏氏。”《后汉书,南匈奴传》也有记载:“昭君字嫱,南郡人也。初元帝时以良家子选掖庭;时呼韩邪来朝,帝敕以宫女五人赐之。昭君入宫数岁,不得见御,积悲怨,乃请掖令求行。”这表明王昭君仅是一个含有宫怨、自愿出塞和亲的历史人物。

  其次,王昭君被歌舞、小说、变文刻画成了一个被迫出塞和亲的文学形象。最有影响的是晋。葛洪《西京杂记》的描述:“元帝后宫既多,不得常见,乃使画工图形,案图召幸之。诸宫人皆赂画工,多者十万,少者亦不减五万。独王嫱不肯,逐不得见。匈奴入朝,求美人为阏氏,于是上案图以昭君行。及去,召见,貌为后宫第一,善应付,举止闲雅,帝悔之。而名籍已定,帝重信于外国,故不复更人。乃穷案其事,画工皆弃市,籍其家,资皆巨万。”不难看出,王昭君已被刻成一个本应获元帝之宠,因被画工丑画了她的图像,不但得宠不成,反而还遭远嫁厄运的人物形象。鲁迅说:“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在社会生活中,人生合乎自身发展趋势的行为,难免会受到自然界的惩罚或逆历史势力的扼杀,这就会形成这样或那样的悲剧。《西京杂记》中刻画的这一形象,显然是一个人物性格及社会环境造成的悲剧。残本《王昭君变文》着力渲梁了昭君出塞之后归君思汉的气氛,使悲剧色彩更加凝重。王昭君则变成了一个悲悲切切,哭哭泣泣在无尽的怨思中死去的悲剧形象。

  再次,是咏史诗中诗人们笔下的王昭君。这也是文学形象,但多是诗人们从歌舞、小说、变文中选择某一侧面,加以放大、改造,而形成的比较复杂的形象。但这一形象的意义已不在于王昭君自身了,而是带有鲜明 的作者个性及新的时代特征。如庚信《昭君辞应诏》:“敛眉光禄塞,还望夫人城,片片红颜落,双双泪眼生,冰河牵马渡,雪路抱鞍行,胡风入骨冷,夜月照心明,方调琴上曲,变入胡笳声。”全是诗人想象昭君出塞,琵琶马上,留恋故国的深情,这里流露着作者故国之思的身世之感。

  白居易关于王昭君的诗,是从《西京杂记》取史事的。我们知道,《西京杂记》与正史记载的最显著的区别在于一个是被迫出塞,一个是自愿出塞,而被迫出塞的原因,突出表现在画工丑画王昭君形象,致使元帝失查,作出违反本意的决策。因此,我们虽然不能根据其没有写到画工断定一定不是取材于取材于《西京杂记》。但我们根据其写到画工判断取材于《西京杂记》是有一定理由的。白居易咏王昭君诗中,五首写到了画工。如“如今却似画图中”,(《王昭君》二首)“何乃明妃命,独悬画工手”(青冢)“见疏从道速图画”(《昭君怨》)“白黑即可变,丹青何足论”(《过昭君村》)无疑这是取史于《西京杂记》。

  但是作者并不是完整地复现史事,我们知道《西京杂记》中的王昭君是放在多种矛盾之中刻画。其中有昭君与画工的矛盾,昭君与元帝的矛盾,元帝与画工的矛盾,元帝于单于的矛盾、国事与家事的矛盾等等。白居易诗中,重点表现的是前两种矛盾关系,突出渲染她的悲剧命运,及造成悲剧的原因。这是因为这两组矛盾与白居易所处时代的矛盾有着象征的意义,与作者的身世有十分的相似性。下面诗作的内容分析中这一点将凸现得更加具体清楚。

  公元七八八年,年仅十七岁的白居易写下了二首《王昭君》。

  其一:
  满面胡沙满鬓风,眉销残黛脸销红。
  愁苦辛勤憔悴尽,如今却是画图中。
  诗人借助想象,抓住王昭君悲剧既成之后的外貌变丑描写。胡地风沙、愁苦辛勤是变化的原因。但她又因什么发愁呢?

  请读其二:
  汉使却回凭寄语,黄金何日赎蛾眉?
  君王若问妾颜色,莫道不如宫里时。

  原因是因为思君思汉而愁。这一细节,不见前人记载,纯属作者推想、体会。他为什么这么年轻而能深刻地体会这桩历史故事中主人公的心理和感情呢?答案在诗人早年的身世上。

  白居易出生在动荡不安的中唐初年,“安史之乱”遗祸末了。写作此诗前,基本上在“颠沛流离”、“苦节读书”中度过。他十一二岁就因两河藩镇叛唐之乱、被迫流离于越中避难。思乡怀亲是他早岁诗作的一个重要主题。
  作者十五岁写的《江南送北客,凭寄徐州兄弟书》这样写到:

  故园望断欲何如?楚水吴山万里余。
  今日因君访兄弟,数行乡泪一封书。

  这与“汉使却回凭寄语”的推想是有相似之处的,这是他能体会王昭君思汉心理的一个原因。但是否说《王昭君》二首仅仅表达作者这种思乡怀亲之情呢?问题并不这么简单。

  再看诗人早年生活的另一面吧!白居易“五六岁始学为诗,九岁谙识声韵”(《与元九书》)“十岁解读诗,十五能属文”(《朱陈村》)“居易幼聪慧绝人”(《旧唐书》)不待多言。“十五六始知有进士”这意味着白居易从此明确了学习目的和奋斗目标,找到了读书人的出路。

  然而这条路也不是很好走的,白居易“朝中无思麻之亲,达官无半面之旧”出身于一个中小官僚家庭,他唯一所恃者即才,即文章。据《旧唐书,白居易传》云:年十五六时,袖文一篇,投著作郎吴人顾况。况能文,而性浮薄,后进文章无可意者。

  览居易文,不觉迎门礼遇,日:吾谓斯文逐绝,复得吾子矣!”这表明居易“襟情宏放”。不仅有用世的理想,而且有用世的行为。但顾况无力作实际的推荐,终使诗人理想难以实现,而在这样的背景下,写出“黄金何日赎蛾眉”显然有更深的意味。

  这两首《王昭君》诗,都作昭君口吻,表现自己在困境中渴望用世的热情及担忧。《王直方诗话》说:“古今人作昭君词多矣,余独爱乐天一绝云(略,指其二)”其意优游而不迫切。虽是赞誉,但赞之不当。“何日”一词,写迫不及待的用世之想,不能算“不迫切”,“莫道”一句,写求人包涵,担心君王不赎“蛾眉”的惶恐不安。那有“优游”而言呢?

  明?谢榛在《四溟诗话》中说:“此虽不忘君,而辞意两拙。”这显然是贬斥,但贬之无理。用世热情用昭君思归于君来表达是恰当的,诗中用语从一“赎”字出也很贴切,辞皆达意,并非两拙。若用谢榛的效颦之作:“使者南归重妾思,黄金何日赎蛾眉,汉家天子如相问,莫道容光异旧时”。来表达白居易的本意,至少是辞不达意,甚至是辞意两拙。所改之处,第三句区别最大。但这一句“汉家”与“使者南归”重复多余,不如用“君王”简洁:“如相问”,所指不清,不如用“若问妾颜色”明白,同时应注意。

  白居易这一句话,实质上包含这样一段思维过程:大前提:君王是重“颜色”的。小前提:如果昭君颜色如宫中,君王就可能赎回,如果不如宫中,则君王一定不会赎回。结论:如今我提出要君王赎回我,君王一定会问我的颜色如何,这时我拜托你们这些使者,千万不要说我的颜色不如宫中的时侯。
  显然这些内容都无法用谢榛的效之作来表达。谢氏之论是隔靴搔痒,不得白诗三昧,谢氏之改是用自己之手,搔他人之痒,不得止白氏之痒。

  总之,《王昭君》二首,表现了一个身处困境,却对生活充满热情,对君王寄托着希望,对前途极为担忧的用世者的心理,诗中的王昭君就是诗人的自我形象。张玉谷说:“或止述史事,而已意默寓”。这两首诗就属于一行

  上有饥雁号,下有枯蓬走。
  茫茫边雪里,一掬沙培土娄。
  传是昭君墓,埋闭蛾眉久。
  凝脂化为泥,铅黛复何有。
  唯有阴怨气,时生坟左右。
  郁郁如苦雾,不随骨销朽。
  妇人无他才,荣枯系妍否。
  何乃明妃命,独悬画工手?
  丹青一诖误,白黑相纠纷。
  逐使君眼中,西施作嫫姆。
  同侪倾宠幸,异类为配偶。
  祸福安可知,美颜不如丑。
  何言一时事,可戒千年后。
  特报后来姝,不须倚眉首。
  无辞插荆钗,嫁作贫家妇。
  不见青冢上,行人为浇酒。

  诗的前八句,写王昭君的不幸的毁灭;中间十六句,写诗人对王昭君怨屈的评述;后八句,写诗人从王昭君悲剧中引出的教训。作者以一旁观者身份,作劝人口吻,乍看起来是在劝妇女,实则另有他意。

  作者运用的是以美女喻贤才的传统手法。自从屈原在《离骚》里以:“众女嫉余之蛾眉分,谣谓余以善淫”的诗句来比喻自己的遭遇后,这一手法成了古代诗人惯用的表现方法。
  曹植的《美女篇》写美女要追求理想的配偶:“容华耀朝日,谁不希令颜?媒氏何所营?玉帛不时安,佳人慕高义,求贤良独难?众人徒嗷嗷,安知彼所观。盛年处雾室,中夜起长叹”。诗中只字不提贤人志士,但借一美女盛年未嫁,而抒发贤人志士不遇明主的慨叹。

  《昭君怨》全诗共八句。

  首联:“明妃风貌最娉婷,合在椒房应四星。”

  写王昭君合乎自身发展趋势的理想行为,“最娉婷”者理所当然的应该侍君王。尤如说我自己很有才华,本来应该在君侧为君王效力。

  颔联:“只得当年备宫掖,何曾专夜奉帏屏。”

  写王昭君合乎自身发展趋势的理想行为没有实现。仅仅备于宫掖中,不曾得宠幸。尤如说我仅仅入朝入宫为官,但并没有深得君王信任。结合诗人的身世看,这是事实。

  颈联:“见疏从道速图画,知屈那教配虏庭。”

  以指责的口气,写王昭君被疏远,配虏庭的怨恨。王昭君被疏远,不得见御,纵然说是“画工”丑画了容貌招致的,后来君王你发现她“貌为后宫第一”就已经知道屈委了她,怎么还教她去远嫁虏庭呢?

  尤如说,我被调任冷宫赞善大夫,权臣们诬我越职言事,纵然说是权臣们嫉恨人才而导致的,这些事你做君王的就该知道委屈了我,怎么还要贬我去江州呢?

  作者在这里先让一步,把画工撇开,腾出笔锋,直接指责君王不惜人才,知错不改,一意孤行的过失,作者不无胆量,不无义愤,是丰富的生活经历,使他更深地认识了王昭君形象,表述了作者深刻地思想,诗的最后两句,作者水到渠成,以必然之势,呼出了积于胸中的最强音:

  尾联:自是君恩薄如纸,何经一向恨丹青。

  本来君恩薄如纸,本来君王对人才就没有多少遇礼,本来在君王眼中臣命如妾,这些与画工没有关系,与权臣没多大关系,何必一向恨丹青呢?作者这种认识上的飞跃,说明作者思想的发展变化,试把这一认识同前一首《青冢》里“丹青一诖误,白黑相纷纠,遂使君眼中,西施成嫫姆”相比较,这就显得特别突出。

  白居易三年江州司马任满,升忠州剌史,途经昭君村,写下了一首有关王昭君的诗《过昭君村》:

  灵珠产无种, 彩云出无根;
  亦如彼殊子, 生此遐陋村。
  至丽物难掩, 遽选入君门;
  独美众所嫉, 终弃于塞垣。
  唯此希代色, 岂无一顾恩?
  事排势须去, 不得由至尊。
  白黑即可变, 丹青何足论!
  竟埋岱北骨, 不返巴东魂。
  惨淡晚云水, 依稀旧乡园。
  妍姿化已久, 但有村名存。
  村中有遗老, 指点为我言。
  不取往者戒, 恐贻来者冤。
  至今村女面, 烧灼成瘢痕。

  明妃曲/王安石
  明妃初出汉宫时,泪湿春风鬓脚垂。
  低徊顾影无颜色,尚得君王不自持。
  归来却怪丹青手,入眼平生几曾有;
  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杀毛延寿。
  一去心知更不归,可怜着尽汉宫衣;
  寄声欲问塞南事,只有年年鸿雁飞。
  家人万里传消息,好在毡城莫相忆;
  君不见咫尺长门闭阿娇,人生失意无南北。

  明妃曲 (其二)
  王安石
  明妃初嫁与胡儿,毡车百辆皆胡姬。
  含情欲语独无处,传与琵琶心自知。
  黄金杆拨春风手,弹看飞鸿劝胡酒。
  汉宫侍女暗垂泪,沙上行人却回首。
  汉恩自浅胡恩深,人生乐在相知心。
  可怜青冢已芜没,尚有哀弦留至今。

  【赏析】
  王安石《明妃曲》是咏昭君最好的诗,好在立意新。这诗前半部只写昭君的美,但不是从形象上写,而是从故事上写。昭君出来,泪湿鬓脚,自顾“无颜色”,但元帝见了,竟不能自持。原来昭君美不在容貌,而在精神,即“意态”。而画师又是个画肉不画骨的,所以“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杀毛延寿”;二句成为千古绝唱。
  后半部写昭君在蒙古仍是关心祖国的,但是,“万里家人传消息,好在毡城莫相忆”。就是说,安慰来自家人,而非宫廷。宫廷呢?“君不见,咫尺长门闭阿娇,人生失意无南北”。这才是诗的主题。玩弄、遗弃女子,历代帝王皆如此,古今中外,概莫能外。“南北”者即中外。
  这样,王安石就提出一个社会制问题,虽然他没有解答。这层意思,比“和亲事却非”的论点高得多了;而白居易的“黄金何日赎娥眉”则简直不象话。居然有人作考证,说蔡文姬是被俘,可赎;王昭君是官派的,不可赎了;真是腐儒。不过,有人匿名作了首《反明妃怨》,说“昔日画图金不足,今日天涯以金赎”,讽刺得痛快。此人大约是清代的蔡尚翔。
  郭沫若在一篇文章中说,王安石闯了诗祸。这是指王安石的《明妃曲》,今选本皆不录,不知何故。其诗曰:“明妃初嫁与胡儿,毡车百辆皆胡姬。含情欲语独无处,传语琵琶心自知。黄金捍拔春风手,弹看飞鸿劝胡酒。汉宫侍女暗垂泪,沙上行人却回首。汉恩自浅胡自深,人生乐在相知心。可怜青冢已芜没,尚有哀弦留至今。”
  所谓诗祸,当然是指“汉恩自浅胡自深,人生乐在相知心”一联。此语一出,议论汹汹。或谓“今之背君父之恩投拜而为盗贼者皆合乎王安石之意”;或谓“苟心不相知,臣可叛其君,妻可弃其夫乎?”为王安石辩护的人也只好说,“汉恩自浅胡自深”的“恩”是专指男女关系,无关君臣之义。我想,王安石这里所说的恩,确是指男女关系。但不是一般的男女关系,而是从更高的角度,即从社会的角度来看问题的。也可说,此语即对前一首所提问题的答案,即男女结合应以“相知心”为准则。这思想非常近代化,有资本主义萌芽味道。不过,男女关系也要从政治上看问题,例如我们在大批判中就是这样,那情况就有所不同了。
  还有,王安石这诗的结尾是错误的。曾经拜访过明妃的青冢,而明妃的“哀弦”却并未“留至今”(留下的是词)。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7-04-19
楼上高才~我补充下 关于她的戏曲 很著名的有<汉宫秋>
第2个回答  2007-04-22
《红楼梦》中有一首《明妃》:绝艳惊人出汉宫,红颜薄命古今同。君王终使轻颜色,欲夺何权畀画工。此为林黛玉所作。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