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人说“愚公移山”比喻坚持不懈,而“精卫填海”比喻徒劳无功呢?

如题所述

传说中精卫是炎帝的女儿,本名唤作女娃,一天她到东海游玩,在海里淹死了。死后灵魂化作精卫鸟,每天从山上衔来石头,投入东海,誓要把大海填平。不过,由于大海实在太大,她至今仍在做着填海的工作……

与这个故事相似的还有愚公移山,年近九十的愚公觉得自己家门口的两座山(太行山和王屋山)妨碍交通,就号召家族邻里所有人一起搬山,最终他的精神感动了天帝,天帝就让两位大神把山给移走了。

这里有个疑问,为什么同样是做不切实际的事情,愚公的精神就能感动天帝,而精卫鸟的精神就不能呢?两人的结局为什么大相径庭?

有人说愚公是在做一件对家族后代有意义的事情,而精卫鸟只是在发泄私人的恩怨,所以两人的结局不同。

其实,深究精卫鸟填海故事背后的成因,它实际上表现了遭受自然灾害的原始人类征服自然的渴望,而愚公移山同样也是人类征服自然的一次实践活动,两者本质上差别不大,都想征服自然,为什么会产生不一样的结局呢?

难道是山比较好移动,而海比较难填平吗?

其实,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在古人心中海要比山大的多。愚公移山的时候就说了,将来他们把挖出的石料都填到渤海里,潜台词是大海的容量能够轻松地吞下太行、王屋二山。

可见在古人心中,山的高是有限的,但海的大却是无限的,愚公移山凭借子子孙孙的力量,也许真有成功的那天,而精卫填海,是在填一个无底洞,即使她把一百个太行、王屋山都投进海中,大海也填不平。

所以这就是为什么愚公移山能够感动天帝,而精卫填海却不能,因为这件事恐怕连天帝本人也办不到。

另外一个因素,愚公能够成功,精卫注定失败,和他们两人的出身也有很大关系。

精卫鸟是炎帝的女儿我们都知道,而愚公是谁呢?他其实就是黄帝的后代大禹的化身。

大禹和愚公是同一个人,证据如下:

1、《愚公移山》中太行、王屋二山原本位于冀州,愚公认为他们如果搬走了,将来就可以直达豫州。而古代尧舜都在冀州称王,但是大禹继位之后铸造九鼎,把最大的鼎放在的豫州,此后天下便以豫州为中心。所以,从冀州到豫州,其实就是暗示了大禹继位后的这次政治中心的转移。

2、愚公要搬的两座山是太行和王屋,而《尚书.禹贡》中有大禹为了治水疏通王屋山、太行山的记载:“柱、析城至于王屋;太行、恒山至于碣石,入于海。”大禹治水,遇上阻碍河道的山,要搬走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种种迹象表明,大禹就是愚公的原型,愚公其实就是禹公的意思。大禹是黄帝的玄孙,而精卫鸟是炎帝的女儿,炎黄二帝结盟打败了蚩尤部落之后,之后炎黄部落又爆发了战争,结果黄帝取胜,而炎帝落败。那么炎帝后代的下场可想而知。

有学者认为“精卫填海”是部族婚姻历史事实的产物,是炎帝部落集团与少昊部落集团帝俊时代王子婚姻的真实反映,它实际描写了炎帝公主女娃嫁与帝俊部落王子后思亲的伤悲意绪,是对女性婚姻及命运悲剧的形象写照,也是中国历史上最早“和亲”史事的反映。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