跪拜的起源是什么?

如题所述

《春秋左传正义》有云:“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五千年的中国史,也是一部礼仪史,礼仪涵盖的种类很多,从日常生活、交往等方面都有严格的体现。尤其在君臣关系、外交关系上,礼仪更是马虎不得,其中尤以跪拜礼最能体现中国臣服四方的威严。这里就对跪拜礼仪的起源和发展略作论述。

一,物质生活方式与致礼形式

中国特殊的跪拜形式起源,与中国古代特有的坐姿方式和坐具的演变密切相关。跪拜礼仪的出现与古代中国人的坐姿相关。“上古之时,无论是宫殿廷堂,官府民宅,没有后来的桌椅高床之类的生活用具。”

其时,无论男女老幼,不分贫富贵贱,一律席地而坐,其坐法是以双膝着地,臀部抵于脚跟,因此古代的坐姿与跪姿非常相似,“诸所谓坐,皆跪也。盖以膝隐地,伸腰及股,危而不安者,跪也。以膝隐地,以尻着蹠,而体便安者,坐也。”跪与坐的区别仅在于臀部是否压在脚跟部而已。

当然,古代中国人还有两种非主流的常见坐法:箕踞和趺坐。所谓箕踞,就是双腿前伸而坐;所谓趺坐,就是盘腿而坐。

上面所说的与跪相类的坐姿,相互之间不是一方向另一方的致敬,只是无任何意义的相对而坐。顾炎武在《日知录》卷二十八载:“古人席地而坐,引身而起,则为长跪。手至地则为拜。首至地则为稽首。”所以史籍中提到具体的“拜”,就是指这种拜礼。

伴随着历史的发展,双脚垂地而坐取代了席地而坐,这种坐姿的改变与我国坐具、卧具的演化相联系。

古代席地而坐时期,并非没有任何附属的凭依用具,而是有“几案”相搭配。《诗经》里面提到的“几”,就是人们席地而坐时凭依的几案。“床”就是中国早期的卧具,到战国以后,中国的床具有了革新,据《风俗通》记载:“赵武灵王好胡服,作胡床。”此后胡床成为中国境内的流行之物。虽说这种卧具作为高坐的可能工具,但在两汉时期风俗“犹皆席地”。

直到东汉末期,“始斫木为坐具,其名仍谓之床,又谓之榻。”。虽然新式坐具出现,但名称依然用“床”、“榻”之名。此后史料出现了以床为坐的记载。但把床作为坐具并且垂脚而坐的姿势到南北朝时代,都没有大范围内流行。

到唐代,把床改为木榻,而穿以绳,名曰“绳床”。把这种坐具命名为“椅子”,是从宋代开始的。大量宋代文献出现了“椅子”的名称。张瑞义《贵耳录》认为:“交椅即胡床也,向来只有栲栳椅,秦太师偶仰垫巾,吴渊乃制荷叶托首以媚之,遂号曰太师椅。”这就是后来“太师椅”名称的由来。

文献中,“椅”有时候写作“倚”字,到后来才完全改为“椅”字。至于杌子、墩子这些坐具之名,也从宋代开始,在《宋史》等著作中,都有这类名词。由席地而坐向高坐发展,宋代是最为关键的时代。

这种由席地而坐转变到椅子上高坐,导致站立地上的作揖礼成为日常社会中另外一种常用的一种致礼方式。但由席地而坐产生的跪拜礼并没有消失,而是演变成对尊者致礼的最高形式,成为中国传统社会中尊卑等级制度的重要礼仪。

二,跪拜礼的种类及其演变

跪拜礼不论是席地而坐时期,还是出现椅凳之后,都是中国古代长期使用的致敬礼节,也是日常生活中使用最频繁的一种礼节。

跪拜礼种类繁多,根据《周礼·春官·大祝》记载,古代跪拜礼就有“九拜”:“辨九拜,一曰稽首,二曰顿首,三曰空首,四曰振动,五曰吉拜,六曰凶拜,七曰奇拜,八曰褒拜,九曰肃拜,以享右祭祀。”

稽首是跪下后,两手着地,拜头至地,停留一段时间,是拜礼中最重者。顿首是引头至地,稍顿即起,是拜礼中次重者。空首是两手拱地,引头至手而不着地,是拜礼中较轻者。这三拜是正拜。

振动,是两手相击,振动其身而拜。吉拜,是先拜而后将额头触地。凶拜,是先拜而后头触地时表情严肃。奇拜,先屈一膝而拜,又称“雅拜”。褒拜时行拜礼后为回报他人行礼的再拜,也称“报拜”。肃拜,是拱手礼,并不下跪,俯身拱身行礼。推手为揖,引手为肃,这是军礼,军人身披甲胄,不便跪拜,所以用肃拜。

各种跪拜礼仪,功能和所使用的场合有所不同:宗庙祭祀拜祖先,郊祀拜天拜神,以及臣拜君,子拜父,学生拜老师,新婚夫妇拜天地,拜父母,都行稽首礼。平辈同级之间,拜迎拜送,拜望,拜谒,行顿首礼。对于卑者的稽首礼,尊者以空首礼答拜。吉拜礼行于祠祭,凶拜礼是服三年之丧时所行的礼。

上古时席地屈膝而坐,跪拜行礼不像后来那样复杂。古人行跪拜礼,即使是君臣之间,亦只两拜,《孟子》所谓“以君命将之,再拜稽首而受”。到后周时,天元帝发布诏令:“诸应拜者,皆以三拜成礼。”三拜之礼才正式出现。但即使到了唐代,郊天祭地之时,仍然行两拜礼。

到明代,出现了四拜、五拜,而且跪拜礼仪趋于复杂,出现了拜与叩头两者按照不同次数相组合而成的礼节。《明史·礼志》记载:“常朝仪,朔望御奉天殿,常朝官一拜三叩头。”“大朝仪,赞礼,唱鞠躬,大乐作,赞四拜”;“谢恩见辞官,于奉天门外,五拜三叩头。”

此外,百官见东宫、亲王行四拜礼,子于父母亦四拜礼。这些跪拜礼节中,五拜三叩礼成为最隆重的礼节。

三,清代的三跪九叩礼

清朝继承明制,也出现了一套颇为复杂的跪拜礼节:有一跪一叩、一跪三叩、二跪六叩、三跪九叩。其中三跪九叩礼是清朝才出现的礼仪。

早在努尔哈赤时代,三跪九叩礼仪就已出现。万历四十四年,努尔哈赤建立后金政权,在随后的拜天仪式上,努尔哈赤率诸贝勒行三跪九叩礼。皇太极时期,有关三跪九叩礼的记载大量增加。清廷入关后,三跪九叩礼顺理成章成为中国社会的最高礼仪。

清代的三跪九叩礼普遍实行在各种朝仪中。《大清会典》记载:“大朝,王公百官行三跪九叩礼,其他朝仪亦如之。”在元旦、冬至、万寿节等大朝期间,即使在外的文武百官,俱应设香案、着朝服,望阙行三跪九叩礼。大体归纳起来,清代实施三跪九叩礼主要是在臣工朝见皇帝、外国使臣觐见皇帝、各种场合下的拜天等仪式上进行。

清代三跪九叩礼仪的赞法也有讲究。行礼口令不能直念,必须把声音拖得很长,不但响彻殿廷,且要悠扬动听,每一个口令音都必须与相应动作实施的时间符合。完成整个三跪九叩过程,大致须费时三分钟。

三跪九叩礼,也适用于中国使节前往朝贡国进行册封、谕祭时,藩属国君、臣所施行的礼仪。中国使节在这些国家宣布诏书、谕旨时,各国君臣都要醒三跪九叩礼。各藩属国共尊大清为天朝上国,尊大清皇帝为天下共主,行中国国内的君臣跪拜之礼,这也属于常理。

但到了乾、嘉时期,欧洲国家使节来华访问与中国发生冲突最多的就是朝觐礼仪问题,即三跪九叩礼。乾隆朝马戛尔尼使团以及嘉庆朝阿美士德使团,皆因三跪九叩礼与大清发生礼仪上的冲突,及至晚清,才通过礼仪改革,废除了西方使臣觐见皇帝的三跪九叩礼。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11-04
跪拜礼的起源,与古代人的起居方式有关。中国古代最早是没有凳子、椅子的,当然连桌子也没有,只有很矮的“几”。留存到今天,还有茶几之类,大都很矮。“桌”字最早写作“卓”,就是高的“几”,有鹤立鸡群的意思。桌子与凳子、椅子等家具差不多时间出现。在此之前,中国人和亚洲很多民族一样,长期习惯坐在地上,每个人都坐在一个席子上,不像今天,席子专门指凉席。至今在日本、韩国等国家还能看到席地而坐的古老习惯。席地而坐一般有两种方式,一是双腿放在前面的盘腿而坐。在古代社会,坐下时双腿放在前面却不盘起来,而是大大咧咧地伸开或张开,是非常不礼貌的举止。史书中记录某些不尊重他人的行为,就有专门描写席地坐时大伸腿的情形,例如秦始皇、刘邦等,都有这种情况。席地而坐的另一种方式是跪坐,也就是臀部坐在自己的双脚后跟上。 理解了古人的这种起居方式,就很容易懂得跪拜礼为什么会产生。正常跪坐的时候,双手一般是放在膝盖上。在这种坐姿下,如果要行跪拜礼,只要身子稍往前倾,双手放到地上或席上就行了。因此,对于跪坐习惯来说,跪拜礼是一种十分方便的礼节。当所有人都是跪坐的时候,向对方行跪拜礼并没有多少高低的区别。那时候,君王要显得地位高,只是有一个自己专用的平台。这种地位高的人跪坐在平台上的传统,沿袭到后来,就变成宫殿要建在一个台地上。比方说紫禁城的主要宫殿,都有一个高出平地的平台。凳子、椅子在中国出现的具体时间不容易明确,但至少在唐朝时期已经不太稀罕了。有专家指出,李白著名的诗句“床前明月光”中的“床”,并不是我们今天意义上的床,而是中国最早的凳子,而且是可以折叠的小凳子,今天北方人叫做“马扎”。它的出现是因为唐朝有大量外国人进入中国,便给中国人带来了坐凳子的习惯。随着凳子、椅子的出现,桌子也出现了,家具的高度普遍升高,“几”渐渐成为不太重要的家具,或者变成高腿的“几”。与席地而坐不同的是,古代社会有一部分民族长期采取悬足而坐的方式,也就是坐在凳子、椅子上。这两种不同的坐姿习惯,其产生的原因往往与气候有关。寒冷潮湿地区,席地而坐明显不舒服。而在温暖干燥的地区,席地而坐就很方便。因此,席地坐和悬足坐是由于自然环境条件造成的习惯,并没有高下之分。顺便说一下,发明地毯最早的目的原先就是为了方便席地而坐,今天的人们已经不管这些了。但是,凳子、椅子在中国出现后,起居方式的彻底改变,并没有改变长期形成的跪拜礼习惯,跪拜礼作为一种固定的礼节,依然被保留下来。不同的是,由于人们不再采取跪坐,跪拜礼就显得不太方便了。时间长了,这种不方便也变成了礼节的一部分。向坐在椅凳上的人或者站着的人行跪拜礼,地位高低的差别就很明显了。由此,跪拜礼的不平等性、屈辱性才真正出现。 欧洲人很早就是悬足而坐的,因此,他们没有跪拜礼的习惯。面对君王等地位高的人,一定要显示出不平等,大都只用单膝跪。所以,清朝某些迂腐的中国人会误以为欧洲人膝盖不能打弯,实际上是不了解不同起居方式造成的不同习惯。然而,习惯往往是文明的一部分,当欧洲文明开始主导世界的时候,跪拜礼似乎也变成了落后文明的野蛮行为。这种观点是在“悬足坐”代替“席地坐”以后产生的,没有真正懂得跪拜礼的起源。今天来看,人们已经普遍接受了“悬足坐”,因此,跪拜礼被大范围淘汰也很正常。只有保留“席地坐”习惯的民族,依然会保留日常生活中跪拜礼,他们也没有为此感到不平等、屈辱之类的文化含义。
第2个回答  2021-11-04
跪拜是中国古代最主要的礼节之一,又称叩头,磕头。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下辈或社会地位低的人对长辈或社会地位高的人所施的以示礼貌尊敬的礼仪。如今几乎没有人愿意再行磕头跪拜礼,因为对于今天的人们来说,一是不方便,二是在心理上不太接受。纵览古代社会磕头跪拜礼的起源,我们会惊奇发现这磕头跪拜礼是当时生活习惯下最方便、最简捷的礼仪方式,但在起居方式彻底改变后,跪拜礼的不平等性、屈辱性彻底显露出来,成为急需改变却仍根深蒂固的封建陋习。下面乐奀就和各位看官说说磕头跪拜礼的由来溯源。
早在东汉之前,还没有正式的凳椅,当然连桌子也没有,只有很矮的"几"(如延续至今的茶几)。下至平民百姓,上至豪门贵族甚至是万人之上的皇帝,在进食、议事、看书时,只是在地上铺一条用芦苇、竹篾等编成的铺垫用具,即席子,人就坐在席子上,故称"席地而坐"。如果请客人坐正席,则多垫一重席子,表示恭敬。就连朝廷的最高统治者也是"席地而坐",不过,所坐的东西比普通老百姓好一些,如周代每次举行大朝觐时,王者所坐的席位,设有绣着黑白斧形的屏风,屏风前面南向铺设着莞草编成的席子,上面再加上五彩蒲席和桃枝竹席,左右摆设玉儿,给王者凭依。
因此,古代所谓"坐"的姿势,和我们现代人的"坐"姿完全不一样。为了方便站起来和臀部下腹不受潮湿和寒气,人们习惯坐时要两膝着地,屁股坐于自己两腿和后脚跟上,脚掌向后向外,有点像现在小日本的坐姿。
古人的"坐",实际上就是我们如今的跪。在接待宾客中,每当"坐"着向客人致谢时,为了表示尊敬,很自然就会往往从跪坐伸直上半身,也就是"引身而起",使坐变成了小腿着地的跪姿,接着俯身曲背向下撑地表示恭敬,就这样,逐渐形成了日常生活中的跪拜礼。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21-11-21
中国古代最主要的礼节之一,又称叩头,磕头。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下辈或社会地位低的人对长辈或社会地位高的人所施的以示礼貌尊敬的礼仪。如今几乎没有人愿意再行磕头跪拜礼,因为对于今天的人们来说,一是不方便,二是在心理上不太接受。纵览古代社会磕头跪拜礼的起源,我们会惊奇发现这磕头跪拜礼是当时生活习惯下最方便、最简捷的礼仪方式,但在起居方式彻底改变后,跪拜礼的不平等性、屈辱性彻底显露出来,成为急需改变却仍根深蒂固的封建陋习。下面乐奀就和各位看官说说磕头跪拜礼的由来溯源。
早在东汉之前,还没有正式的凳椅,当然连桌子也没有,只有很矮的几(如延续至今的茶几)。下至平民百姓,上至豪门贵族甚至是万人之上的皇帝,在进食、议事、看书时,只是在地上铺一条用芦苇、竹篾等编成的铺垫用具,即席子,人就坐在席子上,故称席地而坐。如果请客人坐正席,则多垫一重席子,表示恭敬。就连朝廷的最高统治者也是席地而坐,不过,所坐的东西比普通老百姓好一些,如周代每次举行大朝觐时,王者所坐的席位,设有绣着黑白斧形的屏风,屏风前面南向铺设着莞草编成的席子,上面再加上五彩蒲席和桃枝竹席,左右摆设玉儿,给王者凭依。
因此,古代所谓坐的姿势,和我们现代人的坐姿完全不一样。为了方便站起来和臀部下腹不受潮湿和寒气,人们习惯坐时要两膝着地,屁股坐于自己两腿和后脚跟上,脚掌向后向外,有点像现在小日本的坐姿。
古人的坐,实际上就是我们如今的跪。在接待宾客中,每当坐着向客人致谢时,为了表示尊敬,很自然就会往往从跪坐伸直上半身,也就是引身而起,使坐变成了小腿着地的跪姿,接着俯身曲背向下撑地表示恭敬,就这样,逐渐形成了日常生活中的跪拜礼。
第4个回答  2021-11-04
跪拜礼是古人们使用得最广泛、最频繁的礼仪,这最早要追溯到商周时代。在遥远的部落群居时期,人类社会就已经出现了贫富差距,而后社会阶级逐渐分化明显,统治者为了强化阶级意识,相应的一系列礼乐制度应运而生。周公兴制礼乐,以划分贵族与平民的区别,在著名的儒家经典《三礼》中,记载了衣、食、住、行各个方面的礼仪标尺。

“辨九拜:一曰稽首,二曰顿首,三曰空首,四曰振动,五曰吉拜,六曰凶拜,七曰奇拜,八曰褒拜,九曰肃拜。”——《周礼·春官·大祝》
《周礼》中记载了脍炙人口的“三叩九拜”,“九拜”的每一拜都有着明确规定。首先,九拜大体被划分为两类,“稽首”、“顿首”、“空首”这三拜为正拜,而后的六拜则是正拜的衍生产物。正拜的三拜有着明确的阶级划分,在不同的礼仪场合,需要用到的拜法也不同。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