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面无私的人有哪些?

如题所述

铁面无私的人有包拯、海瑞、于谦等。

1、包拯,字希仁,庐州合肥(今安徽合肥肥东)人,北宋名臣。包拯廉洁公正、立朝刚毅,不附权贵,铁面无私,且英明决断,敢于替百姓申不平,故有“包青天”及“包公”之名。

2、海瑞,字汝贤,号刚峰,海南琼山(今海口市)人。明朝著名清官。海瑞参加乡试中举,初任福建南平教谕,后升浙江淳安和江西兴国知县,推行清丈、平赋税,并屡平冤假错案,打击贪官污吏,深得民心。

3、于谦,字廷益,号节庵,汉族,浙江杭州府钱塘县(今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人。明朝名臣、民族英雄。以御史职随明宣宗平定汉王朱高煦之乱,因严词斥责朱高煦而受宣宗赏识。


扩展资料:

铁面无私 ( tiě miàn wú sī )

近义词:明镜高悬、大公无私

反义词:结党营私

歇后语:开封府的包公——铁面无私 ;包公断案——铁面无私

灯谜:包公断案

解释:铁面:刚直无私。形容公正严明,不讲情面。 常用来形容包公,断案铁面无私。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2-30

铁面无私的代表人物是包拯。

包拯(999年-1062年7月3日),字希仁,庐州合肥(今安徽合肥肥东)人,北宋名臣。

包拯廉洁公正、立朝刚毅,不附权贵,铁面无私,且英明决断,敢于替百姓申不平,故有“包青天”及“包公”之名,京师有“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之语。后世将他奉为神明崇拜,认为他是奎星转世,由于民间传其黑面形象,亦被称为“包青天”。

扩展资料:

包拯管理行政,重视生产,巩固国防,提拔良官,向人民请命。他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官员,是官员的杰出代表。保正之道,成为正直的象征。

包拯的性格是严厉而正直的。他讨厌那些不友善的小官员,尽管他对他们恨之入耳,但他从不放弃忠诚和宽恕。他不善交际,不喜欢奉承人,没有私人信件,断绝了与朋友和亲戚的往来。他虽身居高位,却穿着和普通人一样的衣服,用一样的餐具,吃一样的食物。

人们还说包拯有一个“庄严不屈的节日”,他“有些白,喜欢羞辱别人”。由此可见,包拯的行为是正直正直的,几乎是固执的,甚至有一点不人道。然而,这是他和一些普通官员的根本区别。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1-01-02

、海瑞、狄仁杰、于成龙、

一、包拯。

包拯(999年-1062年7月3日),字希仁,合肥(今安徽合肥肥东)人,北宋名臣。

包拯廉洁公正、立朝刚毅,不附权贵,铁面无私,且英明决断,敢于替百姓申不平,故有“”及“”之名,京师有“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之语。后世将他奉为神明崇拜,认为他是奎星转世,由于民间传其黑面形象,亦被称为“包青天”。

二、海瑞

海瑞为官清廉,是个正直的好官。他面对权贵直言不讳,多次触碰到他们的权益,甚至得罪了皇帝,差点被皇帝杀掉。所以他在官员弹劾下被罢官。虽然他在官场不得志但深受百姓喜爱。

海瑞把矛头指向了皇帝。嘉靖四十五年(1566),海瑞任户部主事时,犯了傻劲,就多年来人们最最忌讳却没人敢说的事上疏皇帝,批评皇帝迷信、不理朝政,结果被逮捕入狱,差点判了死刑。从此皇帝便不再信任他,加之有人趁机打小报告,于是被革职回家,闲居16年。

三、狄仁杰

狄仁杰出身于太原狄氏,早年以明经及第,历任汴州判佐、并州法曹、大理寺丞、侍御史、度支郎中、宁州刺史、冬官侍郎、文昌右丞、豫州刺史、复州刺史、司马等职,以不畏权贵著称。天授二年(691年)九月拜相,担任地官侍郎、同平章事。

但仅四个月便被酷吏来俊臣诬陷谋反,夺职下狱,平反后贬彭泽县令。他在营州之乱时被起复,并于神功元年(697年)再次拜相,担任鸾台侍郎、同平章事,进拜纳言。后犯颜直谏,力劝复立庐陵王为太子,使得唐朝社稷得以延续。

四、于成龙

于成龙,十八年(1661年),于成龙被任命为罗城县知县,在任上明确保甲制度,百姓安居乐业,全力耕作土地。康熙六年(1667年),于成龙升任四川合州知州。

后迁任湖广黄州府的同知和知府,历任代理武昌知府,福建按察使,布政使、巡抚和总督等职。康熙二十年(1681年)入京觐见,升任江南江西总督。

于成龙在二十余年的宦海生涯中,三次被举“卓异”,以卓著的政绩和廉洁刻苦的一生,深得百姓爱戴,被赞誉为“清官第一”。

五、杨震

杨震少时师从太常桓郁,研习《欧阳尚书》。他通晓经籍、博览群书,有“关西孔子杨伯起”之称,不应州郡征辟命数十年。

五十岁时,接受大将军邓骘征辟,举茂才出身,历任荆州刺史、东莱太守,政绩卓著。元初四年(117年),授太仆,迁太常。永宁元年(120年),担任司徒。

延光三年(124年),遭到罢免,遣返回乡,饮鸩自尽。汉顺帝继位后,得以平反昭雪。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20-12-30

1、包拯

廉洁公正、立朝刚毅,不附权贵,铁面无私,且英明决断,敢于替百姓申不平,故有“包青天”及“包公”之名,京师有“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之语。后世将他奉为神明崇拜,认为他是奎星转世,由于民间传其黑面形象,亦被称为“包青天”。

2、海瑞

明朝著名清官。海瑞一生,经历了正德、嘉靖、隆庆、万历四朝。他打击豪强,疏浚河道,修筑水利工程,力主严惩贪官污吏,禁止徇私受贿,并推行一条鞭法,强令贪官污吏退田还民,遂有“海青天”之誉。

扩展资料:

1、清廉作风

按照当时官场的风气,新官到任,旧友高升,总会有人来送些礼品礼金,以示祝贺。这些礼品礼金只要数额不大,也是人之常情。

2、断案技巧

在断案技巧上,海瑞不能明察秋毫,料事如神。对于那些疑案,他不是慎重调查。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20-11-04
包拯铁面无私的故事:包拯是我国北宋时候著名的清官。人们都称他包公,很少提他的名字。流传很广的古代通俗小说和传统戏曲中,有不少关于包拯的故事。可是,小说戏曲中的包拯,和历史上的包拯,事迹却有很大的出入。小说戏曲中的有些情节,完全是虚构的。
包拯是庐州合肥(今安徽合肥)人,生于公元999年。他二十八岁那年考上进士,开始做官,后来一直做到枢密副使(枢密使是当时的最高军事长官,枢密副使是副职)。
包拯这个人很会审理案件,而且执法如山,铁面无私。他在庐州府做官的时候,有个亲戚犯了法,被人告到官府。包拯依法处理,照样打他一顿板子。有些亲友本来想利用包拯做靠山,胡作非为。这一来,他们再也不敢为非作歹了。
后来,包拯调到京城里做官。京城里有许多皇亲国戚,权贵大臣,这些人更是无法无天。有个张尧佐,他的侄女在宫内当贵妃。凭这点关系,他竟同时担任了三司使等好几个重要官职。三司使是主管全国财政赋税的官员,包拯认为按照张尧佐的才能,不适宜担任三司使,更不适宜同时担任几个重要官职。于是,他一连写了五道奏疏,弹劾这个既有后台、又有权势的大人物。为了这件事,有一次,包拯在朝堂上竟和宋仁宗当面争吵起来。在包拯的再三反对下,宋仁宗终于免去了张尧佐的两个官职。当时,还有一个大官僚,叫王逵。他担任荆湖南路转运使的时候,非常残暴凶狠,拼命剥削和压迫人民,逼得人民逃亡山中,联合起来进行反抗。后来,他调任江南西路转运使,还是继续残害百姓。 包拯访问到这些情况,气愤极了,立刻上了两道奏疏,弹劾说:“王逵残害百姓,逼得他们逃入山洞,造成大害,至今未息。朝廷决不能任用这样的坏人,危害国家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