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字的解释

如题所述

您好。
黄,汉语常用字(一级字),读作huáng,最早见于甲骨文 。其本义表示像金子或向日葵花的颜色;引申义表示事情失败或计划不能实现等。
会意字。甲骨文像一人胸前带着佩玉,像正立的人形,中间之“口”像玉环形。玉环形或在中间加横,如字形2。甲骨文“黄”字的写法与“寅”字有时相同,二者是同形字。西周文字继承了商代文字的写法,如字形3,但也开始发生变化,多在上部加上“廿”形,如字形4、5,此形直到隶变后与本是表示人形两臂的两笔合为一横,最后才形成“黄”字的写法。春秋战国时期文字异形,如字形7、8、9皆为异构,其中《说文》古文之形,据《说文》所说为从古文“光”声,当是一种声化现象。“黄”的本义是人佩玉环,引申为佩环之称,这个意义后来写作“璜”。假借为表颜色之“黄”,本义废而借义行。《说文》:“黄,地之色也。”所解为其假借义。《易·坤》:“天玄而地黄。”作动词,变黄,表示草木枯萎或果子成熟。又作为“黄帝”、“黄河”等的简称。
康熙字典
古文𡕛《唐韵》乎光切。《集韵》《韵会》《正韵》胡光切。𠀤音皇。《说文》:地之色也。《玉篇》:中央色也。《易·坤卦》:黄裳元吉。象曰:黄裳元吉,文在中也。《文言》:君子黄中通理。
又《史记·天官书》:日月五星,所行之道曰黄道。
又山名。《前汉·东方朔传》北至池阳,西至黄山。
又黄河。《尔雅·释水》:河出昆仑虚,色白,所渠幷千七百一川,色黄。
又地名。《春秋·哀十四年》:公会晋侯及吴子于黄池。注:陈留封丘县南有黄亭。
又国名。《左传·桓八年》:楚子合诸侯于沈鹿,黄随不会。注:黄国,今弋阳县。
又州名。古邾国,汉西陵县,隋黄州。
又县名。《前汉·地理志》:黄县属东莱郡。内黄属魏郡。外黄属𨻰留郡。注:县有黄沟泽,故名。师古曰:惠公败宋师于黄。杜预以为外黄县,东有黄城,卽此地。
又中黄,天子内藏。《後汉·桓帝纪》:建和元年,芝生於黄藏府。
又官名。杜氏《通典》:乗黄令,晋官,主乗舆金根车。又晋以后,给事黄门侍郞、散骑常侍,俱属门下省,称曰黄散。
又老人曰黄发。《礼·曲礼》:君子式黄发。疏:人初老,则发白。太老,则发黄。《尔雅·释诂》:黄发,齯齿,鲐背,耈老,寿也。疏:寿考之通称。
又小儿曰黄口。《淮南子·汜论训》:古之伐国,不杀黄口。高诱注:黄口,幼也。《唐开元志》:凡男女始生为黄,四岁为小,十六为丁,六十为老。每岁一造计帖,三年一造戸籍,卽今之黄册也。
又翠黄、飞黄,𠀤马名。《淮南子·览冥训》:靑龙进驾,飞黄伏皁。《诗·鲁颂》:有骊有黄。注:黄騂曰黄。
又鵹黄,鸟名。《尔雅·释鸟》仓庚注:卽鵹黄也。
又黄目,卣罍类。《礼·郊特牲》:黄目郁气之上,尊也。黄者,中也。目者,气之淸明者也。
又大黄,弩名。《太公六韬》:陷坚败强敌,用大黄连弩。《史记·李广传》:以大黄射其裨将。
又大黄、地黄、硫黄、雄黄、雌黄,𠀤药名。
又流黄,彩也。《古诗》:少妇织流黄。《广雅》作留黄。
又会稽竹簟,供御,亦号流黄。唐诗:珍簟冷流黄。
《正字通》:贴黄,卽古引黄。唐制,诏勑有更改,以纸贴黄。其表章略举事目见於前封皮者,谓之引黄。后世卽以引黄为贴黄,不用黄纸。
又仓黄,急遽失措貌。《风土记》:大雪被南越,犬皆仓黄吠噬。
又《玉篇》:马病色也。《尔雅·释诂》虺隤,黄,病也。注:皆人病之通名。而说者便以为马病。《诗·周南》:我马虺隤。
说文解字
地之色也。从田从炗,炗亦声。炗,古文光。凡黄之属皆从黄。,古文黄。乎光切。
希望能够帮到您,谢谢,望采纳。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0-20
黄字的解释

黄,汉语常用字(一级字) ,读作huáng,最早见于甲骨文] 。其本义表示像金子或向日葵花的颜色;引申义表示事情失败或计划不能实现等。

基本解释:
1. 像金子或向日葵花的颜色 :~色。~昏。牛~。~澄澄。信口雌~。

2. 特指中国黄河 :~灾。治~。~泛区。

3. 指“黄帝”(即“轩辕氏”,传说中原始社会部落联盟首领) :~老(黄帝和老子)。炎~子孙。

4. 事情失败或计划不能实现 :事情~了。

5. 姓。

会意字。甲骨文像一人胸前带着佩玉,像正立的人形,中间之“口”像玉环形。玉环形或在中间加横,如字形2。甲骨文“黄”字的写法与“寅”字有时相同,二者是同形字。西周文字继承了商代文字的写法,如字形3,但也开始发生变化,多在上部加上“廿”形,如字形4、5,此形直到隶变后与本是表示人形两臂的两笔合为一横,最后才形成“黄”字的写法。春秋战国时期文字异形,如字形7、8、9皆为异构,其中《说文》古文之形,据《说文》所说为从古文“光”声,当是一种声化现象。“黄”的本义是人佩玉环,引申为佩环之称,这个意义后来写作“璜”。假借为表颜色之“黄”,本义废而借义行。《说文》:“黄,地之色也。”所解为其假借义。《易·坤》:“天玄而地黄。”作动词,变黄,表示草木枯萎或果子成熟。又作为“黄帝”、“黄河”等的简称。

古籍解释:
古文𡕛《唐韵》乎光切。《集韵》《韵会》《正韵》胡光切。𠀤音皇。《说文》:地之色也。《玉篇》:中央色也。《易·坤卦》:黄裳元吉。象曰:黄裳元吉,文在中也。《文言》:君子黄中通理。
又《史记·天官书》:日月五星,所行之道曰黄道。
又山名。《前汉·东方朔传》北至池阳,西至黄山。
又黄河。《尔雅·释水》:河出昆仑虚,色白,所渠幷千七百一川,色黄。
又地名。《春秋·哀十四年》:公会晋侯及吴子于黄池。注:陈留封丘县南有黄亭。
又国名。《左传·桓八年》:楚子合诸侯于沈鹿,黄随不会。注:黄国,今弋阳县。
又州名。古邾国,汉西陵县,隋黄州。
又县名。《前汉·地理志》:黄县属东莱郡。内黄属魏郡。外黄属𨻰留郡。注:县有黄沟泽,故名。师古曰:惠公败宋师于黄。杜预以为外黄县,东有黄城,卽此地。
又中黄,天子内藏。《後汉·桓帝纪》:建和元年,芝生於黄藏府。
又官名。杜氏《通典》:乗黄令,晋官,主乗舆金根车。又晋以后,给事黄门侍郞、散骑常侍,俱属门下省,称曰黄散。
又老人曰黄发。《礼·曲礼》:君子式黄发。疏:人初老,则发白。太老,则发黄。《尔雅·释诂》:黄发,齯齿,鲐背,耈老,寿也。疏:寿考之通称。
又小儿曰黄口。《淮南子·汜论训》:古之伐国,不杀黄口。高诱注:黄口,幼也。《唐开元志》:凡男女始生为黄,四岁为小,十六为丁,六十为老。每岁一造计帖,三年一造戸籍,卽今之黄册也。
又翠黄、飞黄,𠀤马名。《淮南子·览冥训》:靑龙进驾,飞黄伏皁。《诗·鲁颂》:有骊有黄。注:黄騂曰黄。
又鵹黄,鸟名。《尔雅·释鸟》仓庚注:卽鵹黄也。
又黄目,卣罍类。《礼·郊特牲》:黄目郁气之上,尊也。黄者,中也。目者,气之淸明者也。
又大黄,弩名。《太公六韬》:陷坚败强敌,用大黄连弩。《史记·李广传》:以大黄射其裨将。
又大黄、地黄、硫黄、雄黄、雌黄,𠀤药名。
又流黄,彩也。《古诗》:少妇织流黄。《广雅》作留黄。
又会稽竹簟,供御,亦号流黄。唐诗:珍簟冷流黄。
又《正字通》:贴黄,卽古引黄。唐制,诏勑有更改,以纸贴黄。其表章略举事目见於前封皮者,谓之引黄。后世卽以引黄为贴黄,不用黄纸。
又仓黄,急遽失措貌。《风土记》:大雪被南越,犬皆仓黄吠噬。
又《玉篇》:马病色也。《尔雅·释诂》虺隤,黄,病也。注:皆人病之通名。而说者便以为马病。《诗·周南》:我马虺隤。
第2个回答  2020-10-20

拼 音 

huáng 

基本释义 详细释义 

    1.像丝瓜花或向日葵花的颜色。

    2.指黄金:~货。~白之物。

    3.指蛋黄:双~蛋。

    4.象征腐化堕落,特指色情:扫~。查禁~书。

    5.(Huáng)指黄河:治~。引~工程。

    6.(Huáng)指黄帝,我国古代传说中的帝王:炎~。

    7.姓。

    8.事情失败或计划不能实现:买卖~了。

第3个回答  2020-10-20
黄,汉语常用字(一级字)[1],读作huáng,最早见于甲骨文[2]。其本义表示像金子或向日葵花的颜色;引申义表示事情失败或计划不能实现等。
会意字。甲骨文像一人胸前带着佩玉,像正立的人形,中间之“口”像玉环形。玉环形或在中间加横,如字形2。甲骨文“黄”字的写法与“寅”字有时相同,二者是同形字。西周文字继承了商代文字的写法,如字形3,但也开始发生变化,多在上部加上“廿”形,如字形4、5,此形直到隶变后与本是表示人形两臂的两笔合为一横,最后才形成“黄”字的写法。春秋战国时期文字异形,如字形7、8、9皆为异构,其中《说文》古文之形,据《说文》所说为从古文“光”声,当是一种声化现象。“黄”的本义是人佩玉环,引申为佩环之称,这个意义后来写作“璜”。假借为表颜色之“黄”,本义废而借义行。《说文》:“黄,地之色也。”所解为其假借义。《易·坤》:“天玄而地黄。”作动词,变黄,表示草木枯萎或果子成熟。又作为“黄帝”、“黄河”等的简称
第4个回答  2020-10-20

读音:[huáng]
部首:黄
五笔:AMWU
释义:1.像丝瓜花或向日葵花的颜色。

2.指黄金:~货。~白之物。

3.指蛋黄:双~蛋。

4.象征腐化堕落,特指色情:扫~。查禁~书。

5.(Huáng)指黄河:治~。引~工程。

6.(Huáng)指黄帝,我国古代传说中的帝王:炎~。

7.姓。

8.事情失败或计划不能实现:买卖~了。
黄,象形字。甲骨文象佩璜形。上为系,下为垂穗,中间为双璜 并联状。黄姓是现今中国大陆第七大姓氏、台湾岛第三大姓氏,在《百家姓》中排名第96位。黄姓人口在广东省最多,占全国黄姓人口总数约19%。根据1977年中国史学家李栋明在《东方杂志》发表的一篇有关“姓”的论文上指出,黄姓是全球华人十大姓之一。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