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地区淡水生物调查

十万火急,请各位帮帮忙

代以前的潮汕·第三章文明初曙·第一节

黄挺 [《潮汕史》]

唐代以前的潮汕·第三章文明初曙 (公元前6000年至公元前222年的潮汕)

在这一章,我们只能根据有限的考古发现,来建构本地区秦代以前历史演化的概貌。①我们将把这8000年的漫长的时期,按照考古文化类型,分成四个阶段来叙述。这四个阶段分别是:(一)象山文化,(二)陈桥文化,(三)后山一浮滨文化,(四)南越文化。
这四个阶段的文化,从类型学看,并不同质;它们之间,也不存在继承性。从“象山”到“陈桥”,从“陈桥”到“后山”,时间上并不衔接。而“后山一浮滨”两种文化类型有明显的继承关系,它们和南越文化在时间上也相衔接。

① 这一建构过程,我们得益于本地区许多文博考古工作者和其他考古学家的成果,特别是中山大学人类学系曾骐教授和广东考古古研究所邱立诚研究员在潮汕的考古发掘和研究成果。如果没有他们多年来的辛勤劳动,我们不可能对潮汕的史前史有今天这么清晰的了解。

第一节从象山遗址到陈桥遗址

一、象山遗址的人类活动
近年,在韩江门外的南澳岛象山麓,发现了一处古人类活动遗址。
它在我们的面前展开了潮汕历史源头那一幅朦朦胧胧的图像。
象山遗址位于南澳后宅镇后江湾东面,海拔高度约5—30米,面对海湾浅滩。考古工作者在这里采集到的文化遗物大多是细小石器,石质为黑色、棕色、灰白色隧石。石器形体长度在2—4厘米之间。其品种包括削割器、尖状器、石钻和雕刻器,其中刮削器的数量最多。弧背长副削器和“人字形”凹刃刮削器可以看作象山人文化的典型器物。这些细小石器适合于原始人的渔猎、采集劳作。
在遗址表土层下面深1.55米的文化层中,曾采集到一片夹砂灰陶片,表里均有纹饰,外面是斜绳纹,内壁是浅印的方格纹,烧制火候偏低,与60年代在江西万年县发掘仙人洞遗址出土的陶片相似。
据考古专家推断,这一处考古文化遗址的年代,距离今天已经在8000年以上。它与闽南的“漳州史前文化”,属于同一个文化系统。①
这些代表性遗物,透露着距离我们已经很遥远的人类活动的信息。

①曾骐:《韩江流域史前考古与潮汕文化源》,《潮学研究》第1辑,汕头大学出版社,1993年。

当时生活在这里的古人类,似乎过着一种相当单纯的经济生活,他们用这些细小石器当工具,在附近的山林和海滩上采集捕捞鱼虾贝类作食物。由于这个遗址还没有经过科学发掘,其他遗物很少,对于这个遗址的主人的情况,还难以确凿了解。①
二、陈桥人
陈桥遗址的文化类型
在距今6000—5500年前后,今天的韩江三角洲平原还是古海湾,在古海湾的沿岸和岛屿上,本区的原始居民选择一些临海的低丘台地作为营地居住下来。这些低丘台地一般高出水面10米左右,背面有林木茂密的高丘陵作为屏障。距离营地不远的地方,有小河流或者湖沼可以汲水。
原始居民在营地附近的山林里采集可以食用的植物嫩叶和果实,用石铲石镑挖掘芋、薯的块茎,用石戈骨矢猎狞鸟兽。他们把被驯养的猪和牛放育在山麓草坡上。他们借助原始的独木舟在海湾中捕鱼、拾贝。海边礁石上盛产的牡躯,更是他们重要的食物。为了把这种鲜美的食品从坚硬的蛇山中挖出,他们制造出名为“蚝蛎啄”的工具。日月更迭,年复一年,营地附近的贝壳竟然堆积如山。
这些贝丘遗址,以潮安陈桥文化遗址最具代表性。考古工作者这样描绘陈桥文化遗址的地形:

①曾骐:《南澳岛两处古遗址研究》,《潮学研究》第2辑,汕头大学
出版社,1994年。关于象山遗址,请参考a.汕头大学潮汕文化研
究中心等:《南涣县古文化遗址考察记》,《汕头大学学报》1992
年第2期;b.柯世伦:《南澳考古获重大突破,象山人生活在距
今8000年》,《汕头史志》1993年第1期。

遗址在潮州市西约2公里陈桥村沟北的冲积台地上。这里是一个洼地,西北面2。4公里处有连绵不绝的群山,群山的东南端就是韩江边的竹竿山,东南面是风山,其余脉沿着韩江边由西北向东南形成一条天然的堤坝,高出韩江水面约8。15米。遗址就在其西南面洼地的中央,虽然地势颇低,但四周的群山可以避免水患。韩江就在遗址东西,沿着竹竿山和凤山由北往南婉蜒流过。从遗址附近的地质地貌观察,昔日这里应是一个浅水的沼泽地带。①
在遗址堆积厚达1.40米的地层中,数十万斤软体动物——有牡蛎、魁蛤、文蛤、海蛏、海螺、乌蛳等咸水生物及蚬蚌等淡水生物——的硬壳和灰黑色粘土熟结在一起,其中遗物非常丰富,有石器、骨器、陶片,牛、猪、鹿、鱼、龟等动物骨头。还发现属于10个个体的已经轻微石化的人骨,这就是著名的“陈桥人”。⑦
陈桥人又处在一种什么样的物质文化水平上呢?
在陈桥遗址发现的石器,种类较少。大部分是打制石器,以椭圆形的河砾石在边缘及尖端采用交互打击法制成,石器保留自然岩面的现象十分普遍。器形有“蚝蛎啄”、手斧状石器、砍斫器和敲砸器等。石料以石英粉砂岩为多,极少数为矽质角岩和黄色粗砂岩。磨制石器只有石锛,多数是半磨的,石料是细砂岩。另外,还有粗砂质岩的砺石。
“蚝蛎啄”是这处遗址中主要的石器,系使用其尖端以采蚝。

①广东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广东潮安的贝丘遗址》,载《考古》
1961年第11期。
②曾骐:《潮汕史前文化的新研究》,载《汕头史志》1994年第4期。

这里出土的蚝蛎啄,按器形及加工方法,可分为5式。其中第5式是这类石器中制作最精细的。这种石器与当地居民现在使用的铁制的“蚝蛎啄”大体近似,还可用作砍斫和刮削。磨制石器甚少,只有用细砂岩打制后再磨制的几件石锛。陈桥人在使用石器的同时,也使用骨器。①
图1潮汕地区贝丘遗址分布图·,
1. 梅林湖2.池湖3。陈桥4—海角山5.内底6.梅陇
陈桥遗址出土的陶器全是粗沙陶。胎色杂,灰色最多,也有红色和黑色的。器形以罐和钵为主。陶器表面磨光,部分施红彩,纹饰多贝纹:一种是利用贝壳的花纹,在陶器表面印出点纹、齿纹,一种是利用贝壳边缘,在陶器上刻划出线饰。陈桥遗

⑦广东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广东潮安的贝丘遗址》,载《考古》
1%1年第31期。

址的陶器的特点很突出,1961年发表的报告书就说:“这里的陶器、不论质料、形制和装饰,都和广东及邻近省区一般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的有所不同,是很值得注意的现象。”⑦
此区另外几个贝丘遗址:潮安石尾山、海角山、池湖、梅林湖,澄海内底、梅陇溪西、管陇,揭阳洪岗等遗址,与陈桥遗址文化面貌接近,应属于同一种文化。
其实,早在30年代,意大利传教土、考古学家麦兆汉(Fr·R.Mag1ioni)在海丰沙坑西(SOW)已经发现了有同样特征的陶器,并对它作了描写:
所有的SOW陶器都火候很低……SOW典型而别处罕见的陶器是篦纹陶——薄而含砂,带红色,在素面或绳纹面上有不规则的波纹,显然用一种梳形器所刻划……刻划纹线细 致.似用尖器、梳子和贝壳所制,仅在口缘和肩上。线纹有数种:刻或印、直形、曲折而波形、连续点形,有时间以小圆圈,或排列成三角形,或其他几何形、有各种形状。②
继陈桥遗址之后,考古学家又在福建金门富国墩、平潭南厝场和平潭县海坛岛壳丘头等遗址中发现了这种“饰篦点纹和贝齿纹”的粗沙陶器。这些发现在大陆未曾引起学者们的注意,而在

①广东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广东潮安的贝丘遗址》,载《考古》
1961年第11期。
②上述文字转引于张光直:《中国东南海岸考古与南岛语族起源问
题》,原载《南方民族与考古》1987年第1期,又北京:三联书
店,1999年、第222页。又,麦兆良著、刘丽君译:《粤东考古发
现,汕头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51—52页。译文略同,唯
SOW译为沙坑北,麦兆汉译为麦兆良。

台湾和国外却有很大的反响。著名的考古学家张光直教授,就对这种陶器的文化性质作了说明。他说:
这几个遗址出土的陶器,从器形和纹饰上,构成中国新石器时代在公元前五千年到二千年前这一段时期之内的一个新的文化,与华北的仰韶文化和大汶口文化,长江中游的大 溪文化、长江下游的马家浜文化和河姆渡文化平行存在。因为富国墩的发现而导致这个文化的新认识,我们不妨称之为富国墩文化。目前这个文化的分布,北到闽江流域的溪头,南到广东东部的海丰和潮安,中间包括金门富国墩与平潭。台湾的大岔坑文化与这个富国墩文化的关系非常密切,两种文化的显著特征都具备的遗址在台湾有台南八甲村,在福建有平潭。这是两个文化,还是一个文化的两种类型,现在还不敢说定。如是后者,不妨把这整个文化称为大金坑文化,下面开分两个类型,即大岔坑类型与富国墩的类型。
从大岔坑文化的核心区域(台湾海峡两岸)向西,沿着广东的海岸一直到越南有不少时代相当的遗址,以绳纹陶器为特征,并有典型的双道或三道的篦划纹,但用贝壳缘部作为篦具的划纹,在巳知的考古文献中似乎罕见。①
更让学者们感兴趣的是,包括陈桥遗址在内的“大岔坑·富国墩文化”的主人究竟是什么人种?
关于南岛语族
这个问题的提出,是由台湾的民族考古研究引起的。汉族人

①张长直:《中国东南海岸考古与南岛语族起源问题》,见《中国考
古学论文集》第222—223页。

进入台湾岛的时间,在明末。在这300多年时间里,台湾的原住民,居住在平原地区的、被称作“平埔族”那一部分,汉化了;居住在山区的“高山族”,汉化程度很浅,至今仍然保留着自己的语言和文化。高山族的语言,属于南岛语系。南岛语系是分布在太平洋众多岛屿上面的一个大的语系。它的分布地域相当辽阔,几乎遍布整个太平洋水域的四分之三。学者们对使用南岛语的民族的来源,分别从语言学和考古学的角度进行研究。语言学家研究的结果表明:南岛语族的祖先,应该是住在热带的海滨地区;他们已经懂得种植芋、薯、稻、粟和果树,也进行狩猎,浅海的捕捞活动在他们的生活中更占据重要位置;他们能够制作陶器,有石、木、竹器工具,使用蚌贝;他们懂得纺织,有树皮布,居住在于阑式的房子里;造船工业和航海技术很发达。由于台湾的环境特征与上述研究结果吻合,于是,对高山族的历史文化研究,引起了学者们的关切。“大岔坑·富国墩文化”的考古学研究表明,这些遗址所反映的文化内容,与语言学家所拟测的原始南岛语族的文化基本相同。也就是说,包括陈桥遗址在内的“大岔坑·富国墩文化”的主人可能是现代使用南岛语的民族的祖先。另外,也有一些考古学家和人类学家认为,高山族的祖先,是分成好几批从大陆东南沿海迁移到台湾的。其中年代最早的,大约在距今6500年前,最迟的大约在2000—2500年前。
陈桥人的种族
在台湾是否是原始南岛语族的老家这个问题上,学者们各持己见。但是,原始南岛语族的老家在中国东南沿海,基本是他们共同的看法。唯一还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大陆东南沿海的原始南岛语族后来为何销声匿迹?他们到底哪里去了?已经有一些学者试图回答这个问题。不过,问题的最终答案恐怕还有赖于更深入的、多学科的研究才能得到。然而,无论如何,陈桥人不是现代潮汕人的祖先,这一点是毫无疑问的。

参考资料:http://www.chxw.net/cs/cs/5.htm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7-02-13
v陈桥人
陈桥遗址的文化类型
在距今6000—5500年前后,今天的韩江三角洲平原还是古海湾,在古海湾的沿岸和岛屿上,本区的原始居民选择一些临海的低丘台地作为营地居住下来。这些低丘台地一般高出水面10米左右,背面有林木茂密的高丘陵作为屏障。距离营地不远的地方,有小河流或者湖沼可以汲水。
原始居民在营地附近的山林里采集可以食用的植物嫩叶和果实,用石铲石镑挖掘芋、薯的块茎,用石戈骨矢猎狞鸟兽。他们把被驯养的猪和牛放育在山麓草坡上。他们借助原始的独木舟在海湾中捕鱼、拾贝。海边礁石上盛产的牡躯,更是他们重要的食物。为了把这种鲜美的食品从坚硬的蛇山中挖出,他们制造出名为“蚝蛎啄”的工具。日月更迭,年复一年,营地附近的贝壳竟然堆积如山。
这些贝丘遗址,以潮安陈桥文化遗址最具代表性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