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作文 “品鲁迅” 是老师叫我们写的,要800个字以上,我有急用,明天还要交,清你们尽快帮我解决

品鲁迅的意思是,品就是把你读过鲁迅的文章,把主要内容写下来,在进行描写,写在你的心中鲁迅是一个怎么样的人,他有那些地方可以值得我们去学习,我今天有急用,要800字以上,拜托,你们帮帮忙,我明天还要上交
不要写太多,大概有700字就行了

1
——立体的鲁迅——
初读鲁迅,他的怨恨、刻毒令我费解,同时他那“我以我血荐轩辕”的誓言又让我振奋。鲁迅,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呢?品读鲁迅的文章,我觉得他是一个立体的人!《孔乙已》,刻画了一个穷困迂腐,深受封建科举制度毒害的旧时代知识分子的形象,那一句“窃书不能算偷”,把当时知识分子的自命清高与麻木不仁毕露无余。《阿Q正传》,描绘了一个被时代抛弃的人,社会的压迫与剥削使阿Q受尽欺凌,他只能用“精神胜利法”来安慰自己。其实,现如今,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还有多少人沿用了阿Q的“精神胜利法”来自欺欺人,苟且偷生。《药》,写出了流血者的英勇无畏和吃血者的不觉醒,华老栓买来为儿子治病的人血馒头及革命者坟头的花圈,透出了革命者仍在战斗,也看到了鲁迅急于改变现状的迫切心境。
鲁迅写道:“让他们怨恨去,我也一个都不宽恕”,他的辛辣,他的刻骨的恕毒,更彰显了鲁迅是一位仁爱的、立体的文化战士。
——多彩的鲁迅——
前面,妈妈写了一篇“立体的鲁迅”,让我深有触感。读了鲁迅的《读书杂谈》和《朝花夕拾》,我感觉鲁迅是一个多彩的人!鲁迅对黑暗的社会有着刻骨的仇恨,但他的性格中也有让人温暖的一面。在《读书杂谈》中,我就体会到了鲁迅先生对当时中学生的满腔热爱。他教导学生怎样在茫茫书海中摸索图径,提倡“观察”的读书方法,他的言语中处处流露着独特的幽默,溢满了对学生的关切和爱护。读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我更被鲁迅先生那妙趣横生的描写所吸引。“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字里行间,表达了童年鲁迅天真烂漫的感情,写出了鲁迅心底那份热爱自然,向往自然的童真。读着鲁迅如此美妙的文章,我也渴望自己的童年能够有一片自由的天空,我渴望能和当年的鲁迅一样,爬上花坛去折腊梅花,或在地上桂花树上寻蝉蜕……童年之梦,鲁迅与我一样,希望在大自然的圆舞曲中度过。
鲁迅真是一个多彩的人,品读鲁迅,我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亲切。
2
精彩隽永,一字千金是鲁迅小说的显著语言特征,同时也是整个作品的显著特征之一。对鲁迅作品学习之后,特别是小说,让我深深感受到了鲁迅作品在语言上极强的哲理性和文学性。看了他的作品后若隐若现的浮现出一个坚决、勇敢、刚直、朝气蓬勃的大文豪形象。

这一语言特征无论你是在小说集《呐喊》还是《彷徨》之中都体现的淋漓尽致。例如代表作《伤逝》,在“如果我能够,我要写下我的悔恨和悲哀,为子君,为自己。”开头中,“如果我能够”说明了悔恨和悲哀程度之深,第二个“我”字证实了手记的真实性。“悔恨和悲哀”用来照应标题《伤逝》,同时也设置了悬念,引起读者深思。“为子君,为自己“表明了写作本文的目的所在。接下来在正文第一段,用了“被”字暗示出了当时经济状况和旧社会里知识分子的卑微地位。连用五个“这样”揭示了鲁迅先生婚姻前程的暗淡等等。

……

总之,在鲁迅的小说中,字字精炼,句句精巧,极具个性化色彩。

人物形象塑造——栩栩如生,极具时代性、典型性和批判性

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具有时代性、典型性和批判性是鲁迅小数在中国文学历史长河中永放光芒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其活的灵魂所在。无论是在代表作《狂人日记》、《阿Q正传》还是《伤逝》中,这一特点都表现的十分突出。

例如,《阿Q正传》中阿Q,最大特点就是“愚“胡涂,莫名其妙,简言之,就是“昏”。他的王胡之役是昏,恋爱悲剧是昏,错误把小D当“敌人”是昏,盲目革命是昏,糊里胡涂的被当作“示众材料”,甚至死刑判决书伤画圈未圆而“遗憾”更是昏。鲁迅先生通过描绘出个个精彩场景,将旧社会黑暗、腐朽、荒诞的时代色彩和鲁迅先生对社会的批判思想渗透于阿Q的血液中,从而将典型的个性化人物形象绘制在《阿Q正传》佳作和读者的心灵之中。王冶秋的“警报器”说,对阿Q这一人物形象有很多很有意思的说法。

看第一遍,我们会笑的肚子痛
第二遍,才咂出一点不是笑的成分
第三遍,鄙弃阿Q的为人
第四遍,鄙弃化为同情
第五遍,同情化为深思的眼泪
第六遍,阿Q还是阿Q
第七遍,阿Q要向你身上扑来,要和你“困觉”
第八遍,合而为一
第九遍,又化为你的亲戚故旧
第十遍,扩大到你的左邻右舍
第十一遍,扩大到全国
第十二遍,甚至到洋人的国土
第十三遍,你觉得他是一个镜子
第十四遍,也许是个“报警器”
……

总而言之,鲁迅小说在语言和人物塑造方面具有代表性、典型性和指导性,为后来人们对鲁迅先生及其作品的研究提供了重要参考数据,同时也为我国小说甚至整个文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和指明了方向。
两篇够没?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0-11-23
《朝花夕拾》中的所有文章,均为经典之作。然而就我而言,我还是比较喜欢《无常》和《五猖会》这两篇文章。为什么呢?我也不是很清楚,也许是因为这两篇文章比较和我的口味吧。
这两篇文章均揭露了在封建社会中生活的人们的无知与悲哀。
鲁迅先生在《无常》这篇文章中,大谈特谈鬼怪之事。看上去是鲁迅先生很迷这些。其实不然,鲁迅先生实际上是借此来分析封建社会时的“下等人”如何因为绝望于黑暗的社会体制,愤慨于人世的种种不公正,而渴望在冥冥中寻求到寄托,寻求到“公正的裁判”。 “无常”是劳动人民创造的一个艺术典型,这恐怕也是鲁迅先生之所以念念不忘的原因吧.
再来说说《五猖会》这篇文章虽然不是很直接,但也有批判封建社会时的教育思想的意味。明明答应了让鲁迅先生去看会,却先要背书。那时的思想与现在简直是天壤之别,如果换做是现在的孩子,不和父亲吵起来才怪。当时的人往往认为这样是教子有方,实则往往根本就不是那么一回事。
这就是当时人们的悲哀,受着封建思想的荼毒。如果你将要读《朝花夕拾》这本书的话,请一定读读这两篇文章,了解当时人们的悲哀。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0-11-24
我国有这样一位大文豪:他时常穿一件朴素的中式长衫,短短的头发刷子似的直竖着,浓密的胡须成一个隶书的“一”字&hllip;&hllip;他,就是鲁迅。

以前我并不了解鲁迅,只是时常从大人们口中听起而已。说到鲁迅,我知道他是一位大文豪,并没有深入的了解。这个学期通过一组课文的学习,我才真正走近鲁迅,了解鲁迅。

读着《少年闰土》让我看到了这样一个鲁迅:他的家景良好,但却处在一个黑暗的封建社会,只能被关在高墙大院之内,对所处环境感到深深的不满,因而羡慕见多识广的闰土,喜爱丰富多彩的农村生活。

读着《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让我看到了这样一个鲁迅:他很忙,他日理万机,但又能从百忙之中抽空出来给侄女翻译童话书,询问侄女的学习情况并教导她读书、学习要认认真真,不能马虎。鲁迅先生很幽默、乐观,积极的与反动势力作斗争。他还很关心劳苦大众,为别人想得多,为自己想的少。

读着《一面》让我看到了这样一个鲁迅:他关心进步青年,忧国忧民。他很累,他的健康已让完全没有休息的艰苦工作吞噬了,他把一生的时光交给了我们的民族,他真是一位越老越坚强的战士!

读着《有的人》让我看到了这样的一个鲁迅:他虽然已离开了人世,但精神却永远留在别人的心中。他爱憎分明:憎恶反动派,却对吃不饱穿不暖的劳苦大众倾囊相助,给予关心。“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正是他的真实写照。

经过本组课文的学习,鲁迅在我心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是一个勤勉的,为别人想得多,为自己想的少的人。他一心一意为人民服务,,甘愿做人民的公仆。

经过本组课文的学习,让我了解了鲁迅。我想,我也要好好学习,发扬鲁迅的精神:关心别人,节约时间,多看书,多动笔,为国家作出贡献,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材。
第3个回答  2010-11-25
我欣赏鲁迅——小学生作文
作者:曾奕宾 时间:2008-2-28 点击数:629 所属年级:小学六年级
谈起鲁迅,就让人感到:他既没有冰心的含蓄委婉,徐志摩的浪漫,也没有老舍似凄厉的诙谐,给人的尽是尖锐与冷峻之感,他有自己独一无二的风格,正因为如此,我欣赏他。
初识鲁迅是在六年级第五单元的一篇课文《少年闰土》,一开始,我并不怎么欣赏他。当时,我将其内容视为平淡至极,为此我感到反感。
后来,我读了《朝花夕拾》,我的态度来了个180度大转弯。读了《拿来主义》,我感到它的犀利之风,鲁迅直把他的投枪匕首指向敌人。鲁迅对敌人的辱骂可谓义愤填膺,犀利尖锐,入木三分。让我深深地感到“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媚骨”。读《药》、《阿Q正传》、《一件小事》等,激扬的文字间,有他的情绪,平凡中有他的追求。那种感觉,并非一个“佩服”所能言表,“五体投地”或许不太实际,但“顶礼膜拜”倒是真正发自内心深处的。
当旧中国,全中国人民仍处在朦胧黑暗之中时,鲁迅却振臂高呼,以他“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儒子牛”的伟大人格,用不懈的努力,以求拯救中国人民。他经受磨难,却给后人留下了不朽的真理。
在鲁迅身上,我感到满腔悲枪,千古兴衰,皆益于其中。早已远逝的流水,一去不返,但鲁迅先生又告诉我们这些后来人,只有经历推倒的痛苦,阻隔的墙才能成为沟通的桥。
这正是我所欣赏的鲁迅。
绝望与希望中的启蒙者
很久以前读《伤逝》,读鲁迅,不懂。记忆中只有子君走过紫藤棚与涓生谈易卜生、谈泰戈尔的风景,子君瞥见雪莱半身像的羞涩,还为着子君的死可惜,我抄了林徽因的《别丢掉》:“别丢掉/这一把过往的热情/现在流水似的/轻轻/在幽冷的山泉底/在黑夜,在松林/叹息似的渺茫/你仍要保存那真/一样是隔山灯火/满天的星/只使人不见/梦似的挂起/你向黑夜要回/那一句话——/你仍得相信/山谷中留者/有那回音”,以此来祭奠子君,祭奠那些为了爱奋力拍翅飞出围城却又在无可奈何中走向坟墓的女子。《伤逝》是先生少有的温情之作,之中寄寓的,有关于爱的回忆,有对封建社会的现实性的反抗,更存在的是先驱者无法回避的历史命运。子君的无畏的“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代表着众多蒙受西方浪漫主义思潮影响的年青人,在才子佳人梦的破灭中,对于封建的叛逃只能留下一声叹息。这之中,有鲁迅对个体生命存在与社会历史群体关系的探讨,深入触痛的,更是于绝望与希望中他都无法忘怀的启蒙,个性主义与人道主义交织中斗争的空白,留给他只一点罅隙去品位再一次的孤独。
《伤逝》作于五四落潮时期,正如鲁迅在显示中所体会的各样人生情态,高升的高升,沉沦的沉沦,这些个体所表达的都是先驱者对于寂寞中选择的不同的历史命运。子君的夭折、涓生的悔恨是突破封建束缚后自我选择的结果,它具有不可回避性,这不仅来自五四偏执错误的启蒙思想,更有对自我认识的绝望与希望的模糊体验。《伤逝》是以涓生手记的形式把握的,其中对会馆的败壁、吉兆胡同生活的描写都带有回忆的性质,而这种回忆,终于没能落入乌托邦神话的幻想,最后还是回到现实,重新面对新的痛苦与寂寞,咬着牙关选择了历史。子君和涓生对自我个体解放中蕴涵的有鲁迅前期的浪漫主义和个性主义的思想,他的以“个人”为本位的个性主义思想与封建传统思想以封建“社会”为本位的思想构成了尖锐的对立,在揭露封建思想对个人生存权利的漠视和对思想的摧毁中,鲁迅把西方浪漫主义的某些观点也寄托在这里。子君和涓生一起读泰戈尔、雪莱的诗,一同散步,探讨未来,于无畏中将自我从封建牢笼的束缚中释放出来,实现了自我的启蒙,在这之后的一段时间,是徘徊在希望边缘中渐而升起的绝望,这种绝望来自于未知前路的迷茫。等待的面前面对的是现实的危机,经济的拮据、家人朋友的不理解都使子君与涓生对这种生活产生怀疑,于是一个开始沉溺于与官太太的勾心斗角中,一个开始在内心中反思现实,这种背道具有历史性的选择意义,个性解放后面对的问题是如何与整个社会历史相结合、相协调,而这种结合与协调又不至于丧失自我。这之中,鲁迅提出的,是个性主义与人道主义的关系问题。对个性启蒙的怀疑已不只是一个单纯的体验,更升华为对人的自觉的怀疑。人的独立品格、人的自由自觉都应是与人相协发展的。
当鲁迅着力于个体生命体验时,他感到的是极大的孤独,这种孤独,在《伤逝》中的体现,不仅有世人对涓生和子君的不理解,更有他们之间的无法沟通,于是个性主义在此沦落为对于“启蒙梦”的深刻怀疑与绝望,这种深层意识与潜在心理使得温情的文字背后浮现的是更为深刻的思考。个性精神的解放,脱离了变革社会制度的斗争,是无法得到结果的,然而鲁迅又从根本上否定了为了“爱”而牺牲个人意志和个性的人道主义,涓生也说“爱必须有所附丽”,而这种“附丽”不仅来自对现实生活的经济需求,更应有双方自我生命存在的把握,这种希望似乎又于一瞬中陷入虚妄中,悲剧主人公自身本就是与周围环境相对的,个性主义与人道主义在鲁迅看来是无法调和的,在这种绝望与希望的交织中,鲁迅认为应使其并存对立,择其能用者而用之,爱则爱之深,恨则恨之切,鲁迅不是“泛爱众”,提倡“人皆兄弟”的人道主义,他也不是纯粹浪漫的个性主义者,他既否定脱离开个性主义的的人道主义,也否定脱离人道主义的个性主义。正是在个性主义与人道主义相交织的此消彼长中,鲁迅在绝望与希望的中间,依然孜孜不倦的实现着对自我与社会的启蒙。子君的夭折、涓生的悔恨,在现在看来,也是启蒙者们不可回避的历史命运的选择,具有必然的孤立性与矛盾性。
作为处于绝望与希望之间的启蒙者,鲁迅也咬着牙关选择了历史,他从来不否定或掩饰自身思想的矛盾与破碎,将慈爱与悲怆互为表里,使“爱”与“死”成为对立永恒的存在,又一次把自我放进了历史的荒原中,孤独的承担启蒙的责任。《头发的故事》中N先生的愤激,《孤独者》里魏连殳的痛苦以及《在酒楼上》吕纬甫的感喟,都表现出先驱者对社会历史的背离与逆转,但这种背离又并非完全的复归,这种陷入极端孤立的状态中的先驱者,面对这种寂寞,或在绝望中死亡,或于希望中沉沦,辩不清真正的方向。这种深刻的历史使命感,在鲁迅一直默默进行的启蒙工作中,是由自我来背负的,这种孤独与寂寞之于绝望与希望,是置于之中的艰难。他曾在《<呐喊>自序》中提到:“我在年青时候也曾做过许多梦,后来大半忘却了,但自己也不以为可惜。所谓回忆者,虽然可以使人欢欣,有时也不免使人寂寞,使精神的丝缕还牵着已逝的寂寞的时光”,历史给予先驱者的馈赠,全由自我一力承担。
“绝望之为虚妄,正与希望相同”,先生拒绝了完美与圆满,对于历史的发展,社会的变更、人生道路的极境,他都抱有怀疑,他同时拒绝了个性与人道的调和,在更深沉的痛苦与孤独中践行自我与社会的启蒙,于绝望与希望中实现真理的探索。“斯失子与之德,而留者为空无”。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在世的时候,我年纪还小,根本不知道鲁迅是谁,以为伯父就是伯父,跟任何人的伯父一样。伯父死了,躺在万国殡仪馆的大礼堂里,许多人都来向他告别,有的人甚至失声痛哭。数不清的挽联、花圈围着他,堆满了整间屋子。送挽联、花圈的有学生,有工人,各种各样的人都有。那时候我有点惊异了,为什么伯父得到这么多人的爱戴?我呆呆地望着来来往往的人,想到我从此永远见不到伯父的面了,泪珠就一滴一滴地掉下来。

就在伯父逝世的那一年,一个星期六的下午,爸爸妈妈带我到伯父家里去。吃晚饭的时候,伯父跟我谈起《水浒传》里的人物故事。老实说,我读《水浒传》不过囫囵吞枣地读一遍,只注意紧张动人的情节;那些好汉的个性,那些复杂的内容,全搞不清楚,有时候还把一个人做的事情安在另一个人的身上,伯父问我的时候,我就乱说一气。伯父摸着胡子,笑了笑,说:"哈哈!还是我的记性好。"听了伯父这句话,我觉得很不好意思。从此,我读什么书都不再马马虎虎了。

还有一件事情我至今记忆犹新。

一天傍晚,北风呼呼地刮着,街上的人都匆匆忙忙地赶着回家。爸爸妈妈拉着我的手,到伯父家去。走到离伯父家门口不远的地方看见一个拉车的坐在地上呻吟。我们走过去,他听见脚步声,抬起头来,脸上现出难以忍受的痛苦。

"怎么了?"爸爸问他。

"先生,"他颤抖着说:"没留心,踩在碎玻璃上,玻璃片扎进脚心了。疼得厉害,回不了家啦!"

爸爸跑到伯父家里去,不一会儿,就和伯父拿了药和纱布出来。他们把那个拉车的扶上车子,一个蹲着,一个半跪着,给他取出碎玻璃片,消毒,又敷上药,扎好绷带。那个拉车的感激地说:"我家离这儿不远,这就可以慢慢地走回去了。两位好心的先生,我真不知道怎么谢你们!"伯父又拿出一些钱来给他,叫他在家里休息几天,把剩下的药和绷带也给了他。我们回伯父家的时候,伯父深深地叹了口气,脸上的神情十分严肃。

伯父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他的心里时时关心着普通老百姓的命运。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