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书院制度

如题所述

书院制度是实现通识教育(素质教育)和专才教育相结合,力图达到均衡教育目标的一种学生教育管理制度。

1、书院制度发展形式

书院通过通识教育课程和提供非形式教育(即非课程形式),配合完全学分制,推展学术及文化活动,实现学生文理渗透、专业互补、个性拓展,鼓励不同背景的学生互相学习交流,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要,最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古代,书院制度是我国封建社会特有的一种教育组织形式。它是以私人创办为主,聚集大量图书,教学与研究相结合的高等教育机构,从唐末五代到清末,对我国封建社会教育的发展产生过重大影响。

2、书院制度的功能

官方设立的书院,主要功能在收藏、校勘和整理图书,如唐开元六年(718年)朝廷设丽正修书院(后改名为集贤殿书院)。私人设置的书院,是私人治学读书或聚徒教学的场所,如四川张九宗书院、湖南李宽中秀才书院,福州松州书院、善福精舍等。

作为教育机构的书院,主要是后一类私人设置的书院。

四大书院制度对现代教育的启示

1、百家争鸣、兼容并蓄

书院的讲会制度鼓励不同学派共同讲学、平等论学,倡导百家争鸣,以探究一个学派精义之处或辨析不同学派主张之异同。讲会以学问为重,推崇辩论争鸣、取长补短的学风。

书院的讲会制度一直延续到清代,其间东林书院、紫阳书院的讲会为最盛,已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制度和严密的组织。书院依靠讲会扩大了教学范围,丰富了教学内容,活跃了学术空气,提高了书院的教学水平,形成了百家争鸣、兼容并蓄的理念。

2、推进学术交流,促进学术的繁荣

学派自由争辩,百家争鸣,兼容并蓄,不仅扩大了学派的影响,传播了学术思想,而且推进了不同学派之间的学术交流,促进了学术的繁荣。书院广泛吸收了官学与私学的经验,实行开放教学,硕学鸿儒在不同书院巡回讲学、书院生徒不远千里慕名师求教问学成为普遍现象。

书院的教学内容一般取决于其学术流派及山长、洞长、讲教师之所长,课程简约、灵活、宽泛,注重自学与独立钻研,采用论辩式方法启发生徒。特别是在学风方面常有创新,形成了“开放性”办学的鲜明特点。

3、顺应潮流,与时组进

古代书院时代无疑已经过去了,但总结过去为今所用的文化设想应当是可能的。研究中国古代的优秀的书院精神和特有的教育理念,有助干我们今日重新审视、梳理、明晰、匡正大学精神,使之承前启后,顺应潮流,与时组进。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