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历史名人及其主要事迹

如题所述

1. 赵旭,字石知,号晓峰,清朝贵州桐梓县人。1812年出生于一个丧父的家庭,青年时期随叔父至山东腾县居住。他游学吴楚,学识丰富。回乡后,多次参加乡试未能中举。在家乡教授学生,与"西南世儒"郑珍、莫友芝建立了深厚的友谊。曾任教于桐梓、荔波,1862年被任命为荔波县教谕,并加封翰林院孔目衔。1866年,在农民起义军攻破荔波县城时,赵旭重伤投江自尽。赵旭博学多才,关心家乡文化事业,编有《桐鉴》、《被桐鉴》、《桐梓耆旧诗抄》、《桐梓艺文志》等作品。他一生主要成就在诗歌创作,著有《播川诗抄》等作品,其诗作多反映农民疾苦,同情劳动人民,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
2. 汪承潮,字小瀛,号祖龙坑外人,贵州贵阳人,清朝画家。他擅长山水人物画,能够写真。道光十二年(1832年),他为麟庆的《鸿雪因缘图记》绘制了黔中名胜。
3. 王立中,清朝贵州平越(今福泉县)人。1832年,他通过科举考试成为进士,进入翰林院。
4. 安淦辛,清朝贵州水西人,奢香后裔。1833年,他请求为奢香立碑于墓前,并修建奢香祠于墓侧,树立"奢香夫人故里"石柱标志于路旁。
5. 陈钰,字二如,号一指山人,清朝贵州贵阳人,贵州籍指画名家。他自幼不喜欢科举,醉心于水墨绘画,中年后因用心过度而双目失明,后重见光明。他擅长指画,画人物、山水、花鸟,以人物画最为精湛。他的书画造诣很高,但由于局限于贵州,未能与海内外名家交流,未能广泛传播名声。陈钰的人物画在民国年间仍有保存,如《一指山人行乐图》、《十八罗汉册》等。贵州省博物馆收藏有其画作数种,如《钟馗破扇图轴》、《墨笔山水花卉散页》等。
6. 何德胜,字安国,本姓刘,清朝贵州黄平木老坪人,农民起义军黄号军首领。他性格倔强,对清政府滥征捐税、强行"折征"的政策极为不满。1855年,他在瓮安天文组织起义,用黄布扎头,史称黄号军。他建立了上大坪、轿顶山等根据地,与官军进行了多年的争夺战。他一生征战十三年,纵横数百里,队伍发展到十余万人,使清政府极为震慑,被视为"腹心之患"。1867年,他在轿顶山军中病逝,其起义队伍由其妻领导继续坚持斗争。由于太平天国革命运动的失败,清朝廷调集大军前来镇压,黄号起义军最后失败。
7. 舒光富,乳名舒大,民间称他舒裁缝,清朝贵州遵义人。他幼年时就读于私塾,成年后随父业盐商。1854年,他参加了独山杨元保的农民起义,拉开了贵州咸丰同治年间农民大起义的序幕。起义失败后,他回到家乡。1855年,他与桐梓九坝场的杨龙喜领导起义,攻占桐梓县城,以"除暴安民"为宗旨,建立了以赛波府(九坝场)为中心的根据地。他尊舒光富为江汉皇帝,杨龙喜为都督大元帅,改咸丰四年为江汉元年,开仓赈贫,得到了广大农民的拥护。队伍发展很快,壮大到两万多人。后率军南下,攻娄山,战板桥,占仁怀,并准备攻打遵义。由于朝廷派云南总督罗绕典率官兵围剿,起义军失利,南退归化(紫云)、罗斛(罗甸)、都匀、独山、麻哈(麻江)、平越(福泉)、瓮安、余庆、石阡等地。1855年4月,杨龙喜举家殉难于石阡的葛彰河边。舒光富继续率队奔松桃,过思南,回桐梓,后在遵义土窑失败被俘,壮烈就义。此次起义,对川楚震动极大,为贵州各族人民咸同大起义起到了奠基作用。
8. 谌厚光,清朝贵州织金人,清道光年间(1821-1850年)进士。1836年,他任山西大同府知府,勤奋有为,组织修堤护城,平市商限息调剂,其盈虚缓急定为每年三限,商民称信。他至仕归。
9. 胡万育,字仁山,清朝贵州黎平人,清道光年间(1821-1850年)贡生。他与遵义黎柏容为开泰校官时,多有唱和。著有《容膝山房诗集》二卷。
10. 何开瀛,字莱仙,清朝贵州清镇人,书画家。生活于道光年间(1821-1850年),曾为贡生,善书画,尤精兰竹。
11. 赵钟域,字省三,又字友莪,清朝贵州普定人,画家。生活于道光年间(1821-1850年),曾为廪生,善画蛱蝶鱼虫。
12. 杨沂秀,字鲁川,贵州镇远人,为果勇侯杨芳之侄。系清朝道光年间进士,曾任陕西鄂县知县等。其女儿杨林贞工书画。
13. 田溥,字雪樵,清朝贵州绥阳人,画家。清道光(1821-1850年)年间贡生,工水墨山水画,师法董、巨。
14. 徐樗,清朝贵州铜仁人,清道光(1821-1850年)中监生。《黔诗纪略后编》录有其诗,并称善画。
15. 史荻洲,字胜书,清朝贵州黔西州(今黔西县)人。清道光六年(1826年)与黔西诗人、书法家张琚结"桐荫诗社"。十五年(1835年)中举人。他与清镇诗人戴粟珍同为黔西知州、著名诗人吴嵩梁之学生,二人结下终身情谊,不仅诗赋文章出类拔萃,而且情同手足,二人同赴京城任职,同到吉林大安从政。当地称诗者,赞誉戴、史二人"才名不相上下,交情亦最深"。后来荻洲客死辽宁任上,粟珍安葬荻洲后,每岁必以荻洲名义为荻洲之母致书奉遗金,及至史母仙逝时也不知儿子已死。这种至深至厚的情谊至今传为美谈。史、戴的诗,曾载于都中,后刊于黔。史荻洲著有诗集《秋灯画荻诗抄》。
16. 任必达,字裴然,清朝贵州清平县(今凯里)人,生活于清嘉庆、道光年间(1796-1850年)。初参幕务,后杜门不出,居家著述。著有《清平县志稿》四卷。又工诗文,书法亦重笔墨外间韵味,远近识者,无不赞赏。
17. 杨开秀,字实田,号云卿,贵州绥阳县人。应乡试久不中,直到五十岁才中举人。一生以教书为业。道光末年到遵义禹门寺设私塾,各乡学生多慕名来读书,寺中房舍全住满。黎庶焘、庶番、兆铨、光普和庶昌等都是他的学生。黎庶昌为文,多得力于杨先生。此时的禹门寺私塾盛况足以与乾隆年间黎安理执教时相辉映。晚年力学古文奇字,撰有《古文异训》,成一家言。惜未完成而逝,终年67岁。
18. 郭超凡,字小袁,贵州清镇人。幼时聪明好学,十七岁时就很有文名,学者徐光文给他起名"超凡"。1836年,他中进士。先在贵州兴义府任教授六年,兴修试院,擢拔人才,张之洞皆出其门下。鸦片战争后,于1844年调广东作官,历任饶平、东莞、香山知县和广州知府。他不畏强暴、不惧洋人,平息地方械斗,擒杀海盗"天公大王",矫正考场弊端,多次抗击英国侵略者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大家正在搜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