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求偏方治疗腮腺炎

我家孩子得了腮腺炎.具体症状是:开始耳垂以下两侧肿大,但是没出现疼痛,服用药物,但是效果不明显.两天后太阳穴以下肿大,并伴有轻微疼痛.请求偏方帮助,希望提供有效的治疗意见.如果好,追加100分.

局部可用:1.紫金锭或青黛散(中药房有售)醋调外涂,一日二三次;
2.马齿苋或蒲公英或鸭跖草或水仙花根,任选一种捣烂,外敷,止痛消肿效果很好。
其他没有特殊治疗,主要是卧床休息直到腮腺肿胀完全消退,注意口腔清洁、饮食以流质、软食为主(因为腮腺肿胀影响咀嚼),避免酸性食物,保证液体补充。
本病属于病毒感染,抗生素治疗无效,一般不用,除开有明显的并发细菌感染。一般采用中药普济消毒饮(名方)加减:
金银花10g、连翘6g、板蓝根15g、玄参10g、蒲公英15g、青黛5g煎服;咽喉肿痛加牛蒡子6g、桔梗3g、大便干结加大黄2g。
一般腮腺肿胀4-5天会自行消退,病程10天左右。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7-02-21
仙人掌一个(大小适中)去刺,黄柏10克青黛10克冰片5克共研细末,然后和仙人掌共捣成糊状外敷。一日一换。忌辛辣,发物。
第2个回答  2007-02-21
腮腺炎

唾液腺有3对,腮腺、舌下腺和颌下腺,其中最大的一对是腮腺。小儿得了腮腺炎后,面部就像打肿脸的胖子。因为腮腺位于两侧面颊近耳垂处,腮腺炎时肿大的腮腺是以耳垂为中心,向周围蔓延,故腮腺炎在民间称为"大嘴巴"。

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侵犯腮腺引起的急性呼吸传染病,病人是传染源,飞沫的吸入是主要传播途径,接触病人后2-3周发病。腮腺炎主要表现为一侧或两侧耳垂下肿大,肿大的腮腺常呈半球形,以耳垂为中心边缘不清,表面发热有角痛,张口或咀嚼时局部感到疼痛。腮腺肿胀在发病1- 3天最明显,以后逐渐消退,约2周肿胀完全退尽。在发病初期的3-5天,可有发热、乏力、不愿吃东西等全身症状。

一旦发现腮腺炎,患儿应立即隔离,卧床休息。饮食宜软、易消化,避免酸辣等刺激性食物。因为这些食物易剌激唾液腺分泌,导致局部疼痛加剧。要多饮开水,保持口腔清洁,也可用复方硼砂溶液漱口。肿胀部位可用中药外敷,取青黛15克,或中成药如意金黄散15克,用水调匀即可。外敷后可减少局部疼痛,帮助消肿。同时还可服板蓝根冲剂。

一旦小儿得了腮腺炎,应隔离至腮腺肿胀完全消退后才可入托或上学,以免传染给其他小儿。由于腮腺炎容易在托幼机构中流行,因此若发现患儿,应加强晨检工作,对可疑患儿有接触的小朋友,应观察21天,同时预防性口服板蓝根冲剂。一般连续3-5天。有一点要注意,丙种球蛋白对腮腺炎无预防作用。







腮腺炎分为化脓性和病毒性两种。
化脓性腮腺炎是由细菌感染引起,主要是葡萄球菌。常见的病因是1,腮腺分泌机能减退,多见于急性传染病及衰弱的患者;2,腮 腺导管口堵塞;3,腮腺邻近组绢的炎症;
症状是发热、白细胞增多,腮腺局部红、肿、痛、热,当病变进入化脓期挤压腮腺可见脓液自导管口流出。
病毒性通常称之为流行性腮腺炎,较多发生于幼儿或少年时期有传染接触史,可双侧或单侧受累,白细胞不但不增高反而减低或正常,局部症状和化脓性差不多,但没有化脓倾向。
治疗:急性化脓性腮腺炎早期以药物治疗为主,抗菌素,中药荆防败毒散、五味消毒饮;同时采用剌激分泌的方法以保持唾液分泌畅通。如果病程超过一周,进入化脓期,则应进行切开排脓手术。
病毒性腮腺炎没有特效疗法,可以使用前述中药治疗,如果有并发细菌感染的可以使用抗菌素。

腮腺炎的饮食原则

(1)饮食宜清淡,便咀嚼吞咽的流质。如米汤、藕粉、桔子水,新鲜的水果汁,蔬菜汁、西 瓜汁、梨汁、蔗汁、胡萝卜汁及牛奶、鸡蛋花汤、豆浆等。
(2)病情好转尽快改食半流及软食。但必须细、软、烂易咀嚼吞咽。
(3)忌辛辣发物。避免闻油及吃煎炒食物。
(4)可多食香椿头(嫩芽叶)、马齿苋、芫荽、绿豆、赤豆、丝瓜等,可绞汁服用,也可外敷 。

--腮腺炎食疗方

苦菜汁:苦菜煮汁饮服。
荸藕芽根饮:荸荠、藕、茅根等量煎水饮。
绿豆汤:绿豆60克,加水煮汤饮。

马齿苋茶:鲜马齿苋,洗净捣汁,加冰糖10克,兑开水适量当茶饮,连服7天。

三豆粥:绿豆60克,赤小豆50克,黄豆30克,粳米100克,红糖30克。将豆浸24小时,与 粳米同煮,豆烂熟粥成,加红糖食之,每日1剂,分1?3次服完。

丝瓜鸭跖草煎:鲜丝瓜叶、鲜鸭跖草(竹叶菜)各30?60克,洗净捣烂外敷,一日2次。

忌吃下列食物。
狗肉
性温,味咸酸,为温补性食品。凡感染性疾病之人,皆不宜食。痄腮为腮腺病毒感染,且伴有发热、腮腺肿大等火热邪毒之症,故在发病期间和病后恢复期皆忌食狗肉。
羊肉
虽有益气补虚之功,但痄腮之人为腮腺病毒引发的传染性发热肿胀疾患,饮食宜清不宜温,宜冷不宜温。羊肉温热助火,益气补虚,法当忌食,否则益增其疾,加剧病情。
鸡肉
性温,味甘,虽有温中益气的作用,但痄腮之人是热毒为患,宜吃清淡,切忌鸡肉之类肥腻壅滞的温补食品。《随息居饮食谱》中还说:鸡肉“多食生热动风”。《饮食须知》也认为它“善发风动肝火”。故痄腮之人发病期间,切勿食之。
鹅肉
为发物食品,家喻户晓。唐·孟诜早就指出:“多食令人发痼疾。”明·李时珍亦云:“鹅肉发风发疮发毒。”清·黄宫绣也说:“鹅,气味俱厚,发风发疮,莫此为甚。”可谓是大发毒物。小儿患痄腮,热毒为患,切忌切忌。鹅蛋亦为发物,痄腮患儿同样不可食用。
螃蟹
根据民众及前人经验,螃蟹亦为发物,可诱发病气,加重病情。宋代医家在《本草衍义》中指出:“此物极动风,体有风疾人,不可食。”儿童患有痄腮期间,不宜服食。
虾子
性质温热,属于发物,人人皆晓。清代食医王孟英早有告诫:“虾,发风动疾,生食尤甚,病人忌之。”患有流行性腮腺炎的儿童,切不可食。
鲢鱼
性温,味甘,有温中补气之功。但患有痄腮儿童,热毒为患,概不宜补。况且鲢鱼也为发物,《随息居饮食谱》中即有记载:“多食令人热中,动风,发疥。”故当忌之。
带鱼
性温,味甘,属海腥发物,诸病忌之。清·王孟英早有告诫:“带鱼,发疥,动风,病人忌食。”儿童患有流行性腮腺炎期间,切勿食之。
鲤鱼
性辛,味甘,虽为淡水鱼,但民间及古今医家均视之为发物食品。唐·孟诜说过:“天行病后下痢及宿症,俱不可食。”《随息居饮食谱》亦载:“多食热中,热则生风,变生诸病。发风动疾,天行病后及有宿症者,均忌。”流行性腮腺炎,实属中医“天行病”之列,故当忌之。
黄鱼
又称石首鱼。根据前人经验,属于发物,有发动病气、促发疮毒之害。如《本草汇言》中说:“石首鱼,动风发气,起痰助毒。”或曰:“多食发疮助热,病人忌之。”儿童患痄腮,切莫食用。
刀鱼
又称鲚鱼。属海鲜发物,有发疮、动痰、助火之弊。唐·孟诜曾说:“鲚鱼肉发疥,不可多食。”《食鉴本草》也说它“助火动痰”,加重病情。儿童患有流行性腮腺炎时,当忌之。
鲥鱼
根据前人经验,鲥鱼属于发物。如《食疗本草》中说:“鲥鱼稍发疳痼。”《本草求原》亦云:“鲥鱼发疥癞。”近代也有学者认为“多食动火发脓”,患有流行性腮腺炎的儿童,切勿食用,否则容易引起腮腺化脓,加重病情。
鲳鱼
根据前人经验,鲳鱼亦属海鲜发物。如清代食医王孟英指出:“鲳鱼,多食发疥,动风。”患有流行性腮腺炎的儿童,不宜多食之,以防加速腮腺化脓之害。
桃子
性热,味甘酸,多食易上火。如《别录》中指出:“多食令人生热。”《滇南本草图说》亦云:“多食动脾助热,发疮疖。”小儿痄腮是为热邪火毒为患,属于热症实症,桃子性热助火,故应忌食之。
龙眼肉
即桂圆肉。性温热,味甘甜,古代医家及民间群众都认为它有助热上火生痰之弊。《药品化义》中就指出:龙眼“甘甜助火,亦能作痛,若心肺火盛,皆宜忌用。”《随息居饮食谱》也说:“内有郁火均忌。”痄腮乃火毒为患,法当忌之。
胡椒
性大热,味辛辣。清·王士雄认为“多食动火燥液,耗气伤阴”。明·李时珍亦云:“胡椒,大辛热,纯阳之物,热病人食之,动火伤气,阴受其害。盖辛走气,热助火,病咽喉口齿者亦宜忌之。”痄腮亦属火热实证,切勿服食动火助热的辛辣刺激物胡椒。
小茴香
性温,味辛,为五香调味品之一,有温热助火之弊。所以,《得配本草》中早有告诫:“肺、胃有热及热毒盛者禁用。”痄腮为温热病毒所致,故当忌食之。
丁香
为民间常用的五香粉主要成分。性温,味辛,易助热上火。正如《本草经疏》中所言:“一切有火热症者忌之。”患有痄腮的病儿,腮腺肿痛发热,理当忌食。
此外,患有痄腮时还应当忌吃油炸花生、炒米花、爆玉米花、白鱼、糟鱼、鹿肉、肥肉、猪头肉、牛肉、韭菜、大蒜、生姜、大葱、洋葱、芫荽、香椿头、芥菜、樱桃、大枣、荔枝、杏子、李子、山楂、梅子、石榴、葡萄、栗子、核桃、花椒、桂皮、人参、紫河车、黄芪、西洋参、冬虫
夏草等。
第3个回答  2007-02-23
腮腺炎是“腮腺炎病毒”感染所致,目前还没有任何针对该病毒的特效治疗药物。所以请勿迷信偏方。
腮腺炎是一种自限性疾病,即使不经任何治疗,一般一至两周就可完全恢复。
腮腺炎最严重的并发症是“继发性附睾炎”,情况严重有可能会引起不育症。但这种概率极低。如果病儿是男童,为稳妥起见,请上正规医院让医生观察有无类似并发症。
腮腺炎具有传染性,近期内尽量别让其他小伙伴与病儿在一处玩耍。
第4个回答  2007-02-21
我们农村一些信神的老先生们只要捉去就可以了,你相信吗?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