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初三体名词解释

如题所述

“宋初三体”是活跃在宋太祖、太宗、真宗朝的三个主要的诗歌流派。 

首先是“白体”,以徐铉、李昉、王禹偁为代表,主要学习白居易的闲适诗和杂律诗,以君臣和同僚间的闲适唱和和应酬为主,风格平易浅切。

徐、李均为五代旧臣,王禹偁属于后起之秀,不仅兼学白居易的讽谕诗,而且艺术上兼学社甫之凝练,因而也多有起色。

其次是“晚唐体”,宋人多分唐诗为初、盛、晚三阶段,所谓晚唐实兼中唐而言。“晚唐体”诗人以僧人、隐士为主,其中著名的有潘阆、林逋等隐士,,也有惠崇等九位诗僧,号称“九僧”。

他们喜作五律,崇尚白描,少用典故,效法贾岛,注重炼字炼句,往往在两联对仗上见出功夫。但他们生活积累不足,往沉溺于用小巧细碎的笔法描写最物,或者发抒清苦幽僻的个人性情,意境较狭,变化不多,因而影响不大。

再次是“西昆体”,简称“昆体”。

其意义主要在艺术上,他们多是朝廷的手笔,学问较之前辈深博,以师法晚唐李商隐为主,兼学唐彦谦,追求辞藻的华赡、用典的贴切、对仗的工巧等,因而初步显示了宋诗“以才学为诗”的时代特征。

宋代文学诸多样式之间的相互影响与协调发展。

横向:文、诗、词,是“雅”与“俗”、“理”与“情”、实用与审美之间依次过渡的文体序列,价值互补的创作机制。文以载道,诗以言志,词以言行。

纵向:古文运动在先,带动诗歌革新,进而词坛革新,文学改革逐步展开,不同文体相互促进,时代精神充分展现。

不是诗,词,文中的任何一体,而是诗、词、文多元互补的格局才能,多用白描手法写山林景色和隐逸生活,重五律,字斟句酌,诗风清苦,代表作有林逋的《秋日西湖闲泛》;西昆体因诗集《西昆酬唱集》而得名,杨亿,刘筠等,他们以李商隐为师,辞藻华丽,对仗工稳,讲究用典,呈现出整饬典丽的艺术特色。

宋代独特而渊深的美学意识是由其文化土壤所培植、文化精神所孕育出来的,经过有机的整合和融化,产生出特定的审美形态、格调和风味,遂成为文化型美学,有别于前代的唐美学。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大家正在搜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