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古代有很多计量单位,比如诗句“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中的“仞”,一仞约为多长?

如题所述

在唐朝诗人王之涣的《凉州词》中,黄河的壮丽与孤城的巍峨交织出一幅边塞风情画卷。其中的"仞",一个承载着深厚历史文化内涵的计量单位,究竟相当于今天的多长呢?</


这首脍炙人口的诗出自王之涣笔下,描绘了戍边士兵的思乡之情,"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这两句,不仅展示了壮阔的边塞风光,也巧妙地融入了古代长度单位"仞"。一仞,在古代相当于七尺或八尺,具体换算,需考察各个朝代的尺长。


以周秦汉的尺度为例,一尺约等于今日的23.1厘米,因此一仞便是8尺,折合现代长度为1.848米,这正是古人所谓"堂堂七(八)尺男儿"的长度。</


但值得注意的是,"仞"的长度并非固定不变,它随着历史的变迁而有所调整。从商代的16.95cm到明清时期的31.1cm,可以看出古代长度单位的演变。然而,不论尺的长短,"万仞山"的豪迈和遥远,无疑强化了戍卒与故乡之间的遥不可及。


诗中的羌笛和《折杨柳》曲,更是引发了读者对离别和乡愁的共鸣。"春风不度玉门关",暗示了戍卒身处边塞,连春风也无法带去的苦楚。王之涣的诗,通过"仞"这一计量单位,不仅描绘了地理空间,还承载了深厚的情感维度。


一仞,不仅是长度的象征,更是边塞诗人心中的情感尺码,它连接了历史的厚重与诗人的豪情,让人在读诗的同时,也领略到了古代计量单位的独特魅力。</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