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喝倒彩的威尔逊到底有多牛

如题所述

他曾经在舞台上沉默了7个小时;他的一出歌剧长达4个半小时,节奏奇慢还没有中场休息;他曾经让Lady Gaga扮成名画《马拉之死》的样子一动不动在浴缸里躺了11个小时……如果了解了罗伯特·威尔逊的“前科”,或许,中国观众对他开场15分钟一言不发、用3分钟的极慢速度吃掉一根香蕉等“奇形怪状”就不会那么错愕。

12月7日,当这位73岁的老人第一次登上北京舞台的时候,台下满心期待的看客有人被细腻的表演感动,有人被长久的沉默送入梦乡,还有人被激怒—剧场里居然有观众中英文相杂爆粗、发出“下去吧”的叫喊。这一喝倒彩的杂音,使得当晚的一场文艺活动成了一个“事件”。

罗伯特·威尔逊,当代剧场最耀眼的一颗明星,华语世界却对他知之甚少。国内著名搜索引擎上,能搜到的信息寥寥无几。

当晚7点半,演出本应开始,观众却还排着长队等待检票。检票员要求每一位观众当面关闭手机,原因是罗伯特·威尔逊对光线和声音极其敏感,如果拍照或打电话他随时可能罢演,在中国如此严格的检查大概并无先例。临近晚8点,场灯渐暗,观众席的嘈杂声随之偃旗息鼓,剧场里久违的一片漆黑与宁静。突然一声惊雷,大幕缓缓升起,独角戏《克拉普的最后碟带》正式开演。

罗伯特·威尔逊强大的“朋友圈”

罗伯特·威尔逊在舞台上演了15分钟的“默剧”,好在暴风雨的声音淹没了观众的咳嗽和议论,剧场显得有些不安。他长久静默地坐在椅子上,像京剧一样程式化地走路,花三分钟吃了一根香蕉,然后打开抽屉查找碟带。巨大的雨声和沉默的表演,舞台上慢慢延伸出一种莫名的张力,大家都在等着第一句台词。

这样的局面,在罗伯特·威尔逊的作品里经常出现。在与贝克特相遇的那部戏里,他让整个舞台沉默了7个小时。1971年,罗伯特·威尔逊首次登台欧洲,在法国南锡的世界戏剧节上,他把自己的两部戏《弗洛伊德的生平与时代》和《聋人一瞥》组合成了一出长达7小时的“默剧”。著名的服装设计师皮尔·卡丹因此邀请他前往巴黎演出,观众席里坐着诗人路易·阿拉贡、剧作家尤金·尤涅斯库、画家马克斯·恩斯特、导演彼得·布鲁克、法国前总统的遗孀蓬皮杜夫人,还有荒诞派戏剧最重要的剧作家塞缪尔·贝克特—他最为人所知的作品是《等待戈多》。

当时,贝克特便向威尔逊发出了邀请,认为他非常适合导演自己的剧作。对于一个30岁的年轻人来说,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肯定。但那时候威尔逊觉得自己还没有准备好,等他准备好的时候已经是40年后了。2012年,威尔逊开始自导自演这出贝克特名剧《克拉普的最后碟带》。整个创作过程经过了三周的“无声排练”,又经过三个月的“有声排练”,还有8个月的重新思考才最终完成。

所谓“无声排练”,就是把文本拿掉,先进行视觉合成。在欧洲的传统剧场里,文本是最重要的元素。但威尔逊通常先设计出视觉方案,置阵布势、举手投足都排定之后,才开始加入文本。在他看来,一个动作并不一定要和文本绑在一起,它有自己的节奏、力量和含义。他就好像先完成了一出“默剧”加一出“广播剧”,双管齐下、并行不悖。

威尔逊饰演的克拉普,动作的节奏忽快忽慢不合情理,有时看上去像个机器人。但在他自己看来,“演员最理想的状态就是像机器人般地工作,然后创作自由自然应运而生。”威尔逊小时候口吃,4岁的时候医生说他有语言障碍。后来通过艺术治疗,语言障碍痊愈了,但这段经历成为无法磨灭的记忆。后来,他还领养了一个听觉障碍的黑人男孩,和他的交流给了威尔逊另一种观察世界的视角。

威尔逊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到纽约的时候,受到了各种艺术思潮的冲击,其中现代芭蕾大师乔治·巴兰钦和现代舞先驱默斯·坎宁汉对他的影响尤其深刻,在他们的创作中,舞蹈艺术从叙事走向抽象。“我喜欢巴兰钦和坎宁汉,因为我不必为了情节或意义操烦,我只要看着那些设计和图形就好了。”在他看来,戏剧也可以走向抽象。

很多年后,威尔逊找到了一种满足他品味的剧场,那就是日本的能剧。“东方剧场拥有一套可以教授与传承的视觉语言,像是姿势、舞台、布景或服装等。这跟西方的剧场是大相径庭的,西方视服装或布景为了一种装饰。”看惯了西方传统戏剧的观众,走进剧场就希望一目了然,对他们来说,威尔逊无疑是先锋。但他自己却说:“我不是先锋艺术家,我只是在古典中创新。”

看歌剧就当是看画展

1976年,罗伯特·威尔逊和作曲家菲利普·格拉斯共同创作了一部惊世骇俗的作品—歌剧《沙滩上的爱因斯坦》(Einstein on the Beach)。后来这部作品被认为是两位艺术家的成名作,并以此树立了他们在后现代剧场中不可动摇的地位。但这部作品的上演率并不高,首演之后在1984年和1992年上演过两次。去年的世界巡演是这部歌剧问世以来的第四轮演出,也是离我们最近的一次,因为它在去年3月登陆了香港艺术节。

一出4个半小时的歌剧,没有中场休息,舞台上的表演、台词、音乐时常处于一种缓慢和重复中,有时甚至是静止的状态。在这段时间里,观众经历了坐立不安、昏昏欲睡,最后兴许能感受到一种巨大的感染,这是通过时间流逝和舞台流动所完成的戏剧张力。威尔逊称自己的舞台是“自然时间”:“大部分的剧场都试图加快时间,但我使用的是太阳升起、云层变化、日暮低垂等自然时间。我让你们可以有时间去反省,去沉思在舞台演出之外的事情,我给你们时间与空间去思考。”

威尔逊曾经教观众这样去欣赏《沙滩上的爱因斯坦》:“就当你们正在逛博物馆,就当我请你们来看画展。品味着苹果的颜色、服装的线条、还有光线的闪耀。我的歌剧比《蝴蝶夫人》简单,你不必想故事是什么,因为根本没故事。你不必听语言,因为语言并不意味任何事。你只需享受场景、时间与空间的建筑结构、音乐,还有它们唤起的感受。看着画面就对了。”

对画面的专注,同样是因为儿时的语言障碍。那时候,被孤立的威尔逊开始习惯独处,最爱躲在房间里画画。就这样从小画到大,他现在也经常拿起画笔。“在我所有的作品中,都是抽象地看待舞台。我会先从素描与草图出发,一旦我知道空间里是什么样子,接下来要决定做什么,就会变得更容易多了。”

1973年,威尔逊遇见了年近七旬的意大利电影导演鲁奇诺·维斯康蒂,当时他们都在意大利斯波莱托排演剧目。维斯康蒂在看了威尔逊的戏之后,盛赞这是他见过的最美的灯光设计。次日威尔逊去看维斯康蒂排练,在巨大空旷的舞台上,维斯康蒂好像在用光作画,这里多一点黄色,那边再加一点蓝。这让威尔逊感觉到一种肯定,因为这正是他也在尝试做的事情。

在威尔逊的舞台上,所有的元素,包括空间、灯光、演员、声音、文本、服装、道具等,都是同等重要的。“我们现在所说的故事,都是莎士比亚说过的,也是我们在肥皂剧里看过的,然后百老汇还在反复说着同样的故事。所以我感兴趣的是,在没有文字的协助下,剧场可以通过视觉让加密的片段和隐藏的细节变得一目了然。”

在美国作家苏珊·桑塔格眼中,“《沙滩上的爱因斯坦》是二十世纪最重要的舞台作品之一。即使鲍勃(指罗伯特·威尔逊)什么都没做而只做过这出戏,那也足够了,虽然他的作品如此多。当我坐在剧场里时,我只能坐在那里,根本没办法将我的眼光从舞台转移开来。”

他的舞台哲学常被认为是虚张声势

威尔逊从来都是和当时最先锋的艺术家合作,从当年的菲利普·格拉斯到如今的Lady Gaga。去年底到今年初,卢浮宫邀请威尔逊开展。于是,他布置了两个展厅,用来陈列自己的收藏,其中不乏印第安木雕和日本能剧面具。除此之外,他还和Lady Gaga合作了一系列作品,用影像的方式重现经典画作中的场景,其中包括大卫的《马拉之死》和安格尔的《里维耶夫人像》。

其实他还在得克萨斯大学念书的时候,就已经开始参加画展了。1993年,他更是凭借装置作品《记忆/失忆》,拿下了当年威尼斯双年展金狮奖。如果不是在剧场界耀眼的光芒掩盖了这一切,大概罗伯特·威尔逊在艺术界也会是一个超级明星。那个作品由艾略特的诗篇《荒原》而来,观众通过一道窄门进入偌大的空间内,声音装置里播放着威尔逊朗诵的诗文片段。在长约12分钟的过程中,不断被噪音和尖叫声所破坏。

在那个作品里,威尔逊摔碎了文本。而在和Lady Gaga合作的作品中,威尔逊建立起影像。在重新创作《马拉之死》时,威尔逊让Lady Gaga包着头巾,左手拿着信纸、右手握笔低垂、胸前一道血痕,在浴缸里躺了11个小时。但是她的眼神偶有流转,窗外日升日落天色变化,整个画面看似静止但时间又在流淌。大卫的《马拉之死》,因其凝固了革命者马拉被刺杀时的神情和姿态,而透露出一种深重的悲剧感。威尔逊却在他的制作中,呈现出了完全不同的意象。至于究竟要如何理解这些意象,威尔逊的答案是开放的。

其实,威尔逊在他的艺术作品所呈现的,与他在剧场里的实践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他的作品非常接近日本导演铃木忠志。“我认为铃木忠志最令人感到刺激的地方,就是当我们进入剧院后,我们感受到惊奇。剧场让你必须重新思考,我只是在提出问题,而不是回答问题。”

在北京的演出落幕时,台下竟有人大喊:“下去吧!”其实不难理解,威尔逊的剧场有他的哲学,却也常被人认为是虚张声势。但或许我们应该以更加开放的心态,去面对他的美学,以及他带来的另一种戏剧。如果说他的舞台充满意象,那我们不妨给他也给自己多一点时间去思考,或许这比武断地表达抗议更显理智。

就像法国符号学家罗兰·巴特在他的文集《明室》中写的那样:我能命名的,不能真的吸引我,无法命名是心烦意乱的好征兆。罗伯特·威尔逊吸引我,但我说不出为什么,也就是说不知在何处。是眼神、肌肤、手势、篮球鞋?效果是肯定的,但无法为之定位,找不到其符号名称,却断然停在我心中的某个不知地带,尖锐又“低抑”,无声地嘶喊。这真是奇怪的自相矛盾:犹如一道闪电,犹豫不决,欲发又止。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