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荣施炙的译文

如题所述

译文:

顾荣在洛阳的时候,曾经应人邀请赴宴,发现端烤肉的佣人显露出想吃烤肉的神情,于是就停下吃肉,把自己那一份给了他。

同座的人都讥笑顾荣,说:“这是个仆人,怎么施舍给他?”顾荣说:“哪有成天端着烤肉而不知肉味的人呢?”

后来顾荣遇上战乱过江避乱,每逢遇到危急,常常有一个人在身边护卫自己。顾荣觉得很奇怪,便问他原因,原来他就是当年接受烤肉的人。

出处:《顾荣施炙》——无名氏,原文:

顾荣居洛阳,尝应人请,觉行炙人有欲炙之色,因辍己施焉。同坐嗤之。曰:其仆也,焉施之?" 荣曰:“岂有终日执之而不知其味者乎?”后遭乱渡江,每经危急,常有一人左右相助。顾荣异之,问其所以,乃受炙人也。

扩展资料:

中心思想:

赞扬了顾荣,体恤下人,推己及人,肯为别人着想的品质和行炙人的知恩图报的品质。多做一点好事,多关心一下别人,或许就会得到回报。

人物介绍:

顾荣(?-312年),字彦先。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人。西晋末年大臣、名士,也是拥护司马氏政权南渡的江南士族领袖。孙吴丞相顾雍之孙、孙吴宜都太守顾穆之子,

顾荣弱冠时仕于孙吴,与纪瞻、贺循、闵鸿、薛兼并称“五俊”。吴国灭亡后,与陆机、陆云一同入洛阳,号称“洛阳三俊”。

初拜郎中,转廷尉正,历任诸王僚属,封嘉兴伯。顾荣见北方大乱,故弃官南归。后任琅玡王司马睿(晋元帝)安东将军府军司,加散骑常侍。司马睿但凡有谋划,都与顾荣商议。

永嘉六年(312年),顾荣去世,获赠侍中、骠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谥号“元”。建武元年(317年),追封嘉兴公。原有《顾荣集》传世,今已佚。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11-27

译文:

顾荣在洛阳的时候,曾经应人邀请赴宴,发现端烤肉的佣人显露出想吃烤肉的神情,于是就停下吃肉,把自己那一份给了他。同座的人都讥笑顾荣,说:“这是个仆人,怎么施舍给他?”顾荣说:“哪有成天端着烤肉而不知肉味的人呢?”

后来顾荣遇上战乱过江避乱,每逢遇到危急,常常有一个人在身边护卫自己。顾荣觉得很奇怪,便问他原因,原来他就是当年接受烤肉的人。

原文:

顾荣居洛阳,尝应人请,觉行炙人有欲炙之色,因辍己施焉。同坐嗤之。曰:其仆也,焉施之?" 荣曰:“岂有终日执之而不知其味者乎?”后遭乱渡江,每经危急,常有一人左右相助。顾荣异之,问其所以,乃受炙人也。

出处:《顾荣施炙》——无名氏

扩展资料

字词解释

1、顾荣:字彦先,西晋末年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人,是支持司马睿建立东晋的江南士族领袖官至散骑常侍。

2、尝:曾经

3、应人请:赴宴。

4、觉:发觉

5、行炙人:做烤肉的人或端着烤肉的仆人 炙:烤肉。

6、欲:想要

7、色:神色,脸色。

8、因:连词,于是。

9、辍己:自己不吃,让出。辍:通“掇”,停止,放下。

10、施:给

11、焉,兼词“于之”,给他。

12、嗤:嘲讽,讥讽。

13、遭乱渡江:指晋朝被侵,社会动乱,大批人渡过长江南下。

14、每:每次。

15、经:遭遇。

16、左右:扶持,保护

17、所以:…的原因。

18、坐:同"座",座位。

19、乃:是。

20、常:经常。

21、己:自己

22、欲:想,想要。

23、岂:怎么,哪里。

24、经:经历。

25、左右:身边手下人。

参考资料: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12-15
顾荣在洛阳时,曾经应别人的宴邀赶赴宴席。(在宴席上)他发觉上菜的人脸上显露出对烤肉渴求的神色。于是他拿起自己的那份烤肉,让给他吃。同席的人都耻笑他有失身份。顾荣说:“怎么会有整天做烤肉而不知道烤肉味道的人呢?” 后来战乱四起,晋朝大批人渡长江南流,每当(顾荣)遇到危难,经常有一个人帮助自己,于是顾荣感激地问他原因,才知道他就是当年得到烤肉的人。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0-12-29
顾荣在洛阳时,曾经应别人的宴邀赶赴宴席。(在宴席上)他发觉上菜的人脸上显露出对烤肉渴求的神色。于是他拿起自己的那份烤肉,让给他吃。同席的人都耻笑他有失身份。顾荣说:“怎么会有整天做烤肉而不知道烤肉味道的人呢?”
后来战乱四起,晋朝大批人渡长江南流,每当(顾荣)遇到危难,经常有一个人帮助自己,于是顾荣感激地问他原因,才知道他就是当年得到烤肉的人。
第4个回答  2020-11-22
8812位粉丝
译文:
顾荣在洛阳的时候,曾经应人邀请赴宴,发现端烤肉的佣人显露出想吃烤肉的神情,于是就停下吃肉,把自己那一份给了他。
同座的人都讥笑顾荣,说:“这是个仆人,怎么施舍给他?”顾荣说:“哪有成天端着烤肉而不知肉味的人呢?”
后来顾荣遇上战乱过江避乱,每逢遇到危急,常常有一个人在身边护卫自己。顾荣觉得很奇怪,便问他原因,原来他就是当年接受烤肉的人。
出处:《顾荣施炙》——无名氏,原文:
顾荣居洛阳,尝应人请,觉行炙人有欲炙之色,因辍己施焉。同坐嗤之。曰:其仆也,焉施之?" 荣曰:“岂有终日执之而不知其味者乎?”后遭乱渡江,每经危急,常有一人左右相助。顾荣异之,问其所以,乃受炙人也。
扩展资料:
中心思想:
赞扬了顾荣,体恤下人,推己及人,肯为别人着想的品质和行炙人的知恩图报的品质。多做一点好事,多关心一下别人,或许就会得到回报。
人物介绍:
顾荣(?-312年),字彦先。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人。西晋末年大臣、名士,也是拥护司马氏政权南渡的江南士族领袖。孙吴丞相顾雍之孙、孙吴宜都太守顾穆之子,
顾荣弱冠时仕于孙吴,与纪瞻、贺循、闵鸿、薛兼并称“五俊”。吴国灭亡后,与陆机、陆云一同入洛阳,号称“洛阳三俊”。
初拜郎中,转廷尉正,历任诸王僚属,封嘉兴伯。顾荣见北方大乱,故弃官南归。后任琅玡王司马睿(晋元帝)安东将军府军司,加散骑常侍。司马睿但凡有谋划,都与顾荣商议。
永嘉六年(312年),顾荣去世,获赠侍中、骠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谥号“元”。建武元年(317年),追封嘉兴公。原有《顾荣集》传世,今已佚。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