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针十二原的译文

如题所述

君王说:国家靠收税来养,税收靠万众出。可怜常常有因病致贫的老百姓,我想用简、便、效、廉的小针疗法来为老百姓防病治病,以减轻看病贵、看病难的负担,并且要使这种简、便、效、廉小针疗法世世代代流传下去。编辑专著,从对疾病的诊断到施术的操作常规、注意事项等都要作出明确的规定,且严格执行;对经络学说要阐述明了透彻;对所选编的小针疗法内容,要简明扼要,便于掌握推广应用。专著要有次绪,排列书目,在书目指导下,分清章节,条理浅析,重点突出,前后照应,形成一个完善而系统化的学说体系,如此编著成一部《针经》,很适我意了。
臣回秉说:臣奉命编辑一部册子,有章有节,有条有绪的,正适您意。
君王说:卿讲来。
臣回秉说:小针的要领,是以古老的《易经》,医学的《难难》来作指导入门的。《易学》的三个基本思想是:“不易”、“简易”、“变易”;《难经》是答辩式医学论文,共计八十一问答,主要内容为:以答辩论脉诊;以答辩论经络;以答辩论脏腑;以答辩论病辨证;以答辩论腧穴;以答辩论针法。初级的做法是见症治病(如俗话说的“头痛医头,脚痛医脚”);高级的做法是真知其病情,而无两可之见(注:【病情】指疾病的变化情况;疾病的起因、疾病的临床表现以及相关情况等;所谓相关情况,是指机体内在脏腑功能盛衰虚实等与病况轻重缓急之间的关联、外在病况与天时的关联等等。【病】是导致对机体损害或异常的因素、表现及结果。病本无名,病名是人们在充分认识了某种疾病的全过程特点及其规律后,作出的规定,便于对这种疾病进行有效的预防治疗以及转归的评估。疾病的名称五花八门,特别至现代中外结合,疾病名称就更多了。【“形”“神”】可参考《太史公自序》说:“凡人所生者神也,所讬者形也。神大用则竭,形大劳则敝,形神离则死。死者不可复生,离者不可复反,故圣人重之。由是观之,神者生之本也,形者生之具也。不先定其神,而曰“我有以治天下”,何由哉?”)。“得神失神”是判断生死,确定可治的关键,要做到这一点,不详尽了解病情、询问病史,望、闻、问切四诊合参,又怎么能明确呢?
初级的做法是见病治病,高级的做法是把握病因、病机、病候、病证等以及疾病的轻重缓急等,辨证论治以定治则。把握病机就好比把握战机,机不可失,时不再来。不能把握战机,机会到了不能出击,机会过了后悔莫及。把握战机的人,要做到安神定志,无欲无求(注:如诗人说的:“心存浮名物欲外,人在天然淡泊间”)达到(军事制胜不亡国,医事制胜不枉人)目的。(按:把握战机的人,要做到安神定志,无欲无求,把握病机,不见病治病,还包含“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的预防思想。一是防范于未病,利用“可靠的基础工作加可靠的疾病防控来实现对疾病的大范围控制,使疾病少见成为可能。可靠的基础工作指的是环境控制、可靠食品药品、劳动保护管理、健康教育到位等,这些基础平台工作的扎实开展。脱离了可靠基础工作的疾病防控,只能是手忙脚乱,疲于应付,俗话说“基础不牢,风雨飘摇”。要深入理解疾病防控理念,采取合理的做法,才能在有效把控疾病波动,实现全民健康。“防病”必须有一定的可靠覆盖范围,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主要对常见病多发病进行可靠地全覆盖地预防,有针对性地控制疾病,才能实现“不见病”或少见病,即使“见病”也是个发,不致引起大面积发病造成的损失,才有更好的精力采取“辨病治证”的系列措施;“见病”也有两方面的理解:一是“发现”,能早期发现,那是能力和水平,是主动;只能看见或遇见呢是滞后,就会被动。“见病”是报警,是“关”,是提示我们所做的疾病防控措施可能已经出现漏洞,要及时堵漏,如果盲目采取“见病治病”的做法,就可能失去疾病应对的最佳时机;正确地理解应该是见病要知病,要进行及时的分析诊断,采取积极应对措施,消除致病因素,消除疾病对健康的损害;一是既病防变,如“邪风之至,疾如风雨,故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肤,其次治筋脉,其次治六府,其次治五藏。治五藏者,半死半生也。”《阴阳应象大论篇》里提到的病宜从浅治、早治防变。又如“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桓侯曰:“寡人无疾。”扁鹊出,桓侯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桓侯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桓侯又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桓侯故使人问之。扁鹊曰:“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居五日,桓侯体痛,使人索扁鹊,已逃秦矣。桓侯遂死”《扁鹊见蔡桓公》节选自《韩非子·喻老》则是反面教材。“不治已病,治病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是高级理念及技巧,需要建立一整套的系统工程,配套措施必须到位,否则就是空谈。就像“养生”的理念一样,不能做到环境有效控制、食品药品标准化管理、健康教育措施到位、疫情信息精准化把握等等,就是空谈。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要靠道德高尚和学术精进的团队,来防止“粗守形守关”,达到“上守神守机”的境界,从根本上解决为老百姓防病治病、减轻看病贵、看病难的负担)。
针刺要领,正虚应补,邪盛应泻。气血瘀结宜破除,邪气盛宜攻下。或补或泻都靠用刺法来实现,刺法奥妙在于“速迟”与刺向选择。如进针慢而出针快并且急按针孔为补法、 顺着经脉循行的方向施针也是补法;点刺出血为泻法、进针快而出针慢不按针孔为泻法、很快进针得气后摇大针孔也是泻法;大要说:“进针慢而出针快并急按针孔的为补法,进针快而出针慢不按针孔的为泻法”。在操作中补和泻,应为似有感觉又好像没有感觉;考察气的先至与后至,以决定留针或去针。无论是用补法还是用泻法,都要使患者感到补之若有所得,泻之若有所失。虚实补泻的要点,以九针最为奇妙。补或泻都可用针刺实现。所谓泻法,指的是要很快地持针刺入,得气后,摇大针孔,转而出针,排出表阳,以泄去邪气。如果出针时按闭针孔,就会使邪气闭于内,血气不得疏散,邪气也出不来!所谓补法,即是指顺着经脉循行的方向施针,仿佛若无其事,行针导气,按穴下针时的感觉,就像蚊虫叮在皮肤上。针入皮肤,候气之时,仿佛停留徘徊;得气之后,急速出针,如箭离弦,右手出针,左手急按针孔,经气会因此而留止,针孔已闭。中气仍然会充实,也不会有淤血停留,若有淤血,应及时除去。  持针的方法,紧握而有力最为贵。对准腧穴,端正直刺,针体不可偏左偏右。持针者精神要集中到针端,并留意观察病人(手如握虎)。同时仔细观察血脉的走向,并且进针时避开它,就不会发生危险了。将要针刺的时候,要注意病人的双目和面部神色的变化,以体察其神气的盛衰,不可稍有疏忽。如血脉横布在腧穴周围,看起来很清楚,用手指按切也感到坚实,刺时就应该避开它。  小针是由砭针发展而来的,从一种针具发展成了九种针具。 九针的形状依据名称的不同而各有不同:第一种叫做镵针,长一寸六分;第二种叫圆针,长一寸六分;第三种叫螫针,长三寸半;第四种叫锋针,长一寸六分;第五种叫铍针,长四寸,宽二分半;第六种叫圆利针,长一寸六分;第七种叫毫针,长三寸六分;第八种叫长针,长七寸;第九种叫大针,长四寸。镵针,头大而针尖锐利,用于轻浅点刺出血叫镵破,可以泄肌表阳热;圆针,针形如卵,用以在肌肉之间按摩,不会损伤肌肉,却能疏泄肌肉之间的邪气;螫针,其锋如黍粟粒一样微圆而短如蜂螫,用于点刺经脉只陷入皮内,不会深入皮下,所以可以引正气祛邪气;锋针,三面有刃,可以用来破除坚固的肿瘤、痰疾等;铍针,针尖像剑锋一样锐利,可以用来刺痈排脓;圆利针,针尖像长毛,圆而锐利,针的中部稍粗,可以用来治疗急性病;毫针,针形像蚊虻的嘴,可以轻缓地刺入皮肉,轻微提插而留针,正气可以得到充养,邪气尽散,出针养神,可以治疗痛痹;长针,针尖锐利,针身细长,可以用来治疗时间已久的痹证;大针,针尖像折断后的竹茬,其锋稍圆,可以用来泄去关节积水。关于九针的情况大致就是如此了。  凡是邪气侵入了人体的经脉,阳邪的气常停留在上部,浊恶的气常停留在中部,清朗的气常停留在下部。所以针刺筋骨陷中的孔穴,阳邪就能得以外出,针刺阳明经合穴,就会使浊气得以外出。但如果病在浅表而针刺太深,反而会引邪进入内里,这样病情就会加重。所以说:皮肉筋脉,各有其所在的部位,病症也各有其适宜的孔穴。九针的形状不同,各有其施治相适的孔穴,应根据病情的不同而适当选用。不要实证用补法,也不要虚证用泻法,那样会导致损不足而益有余,反而会加重病情。精气虚弱的病人,误泄五脏腧穴,可致阴虚而死;阳气不足的病人,误泄三阳经腧穴,可致正气衰弱而精神错乱。误泄了阴经,耗尽了脏气的会死亡;损伤了阳经,则会使人发狂,这就是用针不当的害处。  如果刺后未能得其气,不问息数多少,都必须等待经气到来;如已得气就可去针,不必再刺。九针各有不同的功用,针形也不一样,必须根据病情的不同加以选用,这是针刺的要点。总之,是针下得气,即为有效,疗效显著的,就如风吹云散,明朗如见到青天那样,针刺的道理就是这样了。  君王说:卿谈谈五脏六腑的经气所出的情况。  大臣回答说:五脏经脉,各有井、荥、输、经、合五个腧穴,五五则有二十五个腧穴。六腑经脉,各有井、荥、输、原、经、合六个腧穴,六六共三十六个腧穴。脏腑有十二条经脉,每经又各有一络,加上任、督脉二络和脾之大络,便有十五络了。十二经加十五络,这二十七脉之气在全身循环周转,经气所出的孔穴,叫做“井”,如同初出的山间泉水;经气所流过的孔穴,叫做“荥”,即像刚出泉源的微小水流,说明经气尚很微弱;经气所灌注的孔穴,叫做“输”,即像水流会聚,而能转输运行,其气也在逐渐盛大了;经气所行走的孔穴,叫做“经”,像水流已经成渠,脉气正当旺盛;经气所进入的地方,叫做“合”,像百川汇流入海,经气已就入合于内了。这二十七条经脉,都出入流注运行于井、荥、输、经、合五腧。  人体“关节”的相交,共有三百六十五处,知道了这些奥妙,就可以一言以蔽之了,否则就不能把握住头绪。所谓人体“关节”,是指神气游行出入的地方(喻至关重要的地方),并不是指皮肉筋骨的局部形态。  观察病人的面部气色和眼神,可以了解正气的消散和复还的情况。辨别病人形体的强弱,听他的声音,可以了解邪正虚实的情况,然后就可以右手进针,左手扶针,刺入后,待针下得气即应出针。  凡是在用针之前,必先诊察脉象,知道了脏气的虚实,才可以进行治疗。如果五脏之气在里面已经竭绝了,反用针补在外的阳经,阳愈盛阴愈虚了,这就叫重竭。重竭必定致人死亡,但临死时病者的表现是安静的,这是因为医者违反了经气,误取腋部和胸部的腧穴,使脏气尽汇于外而造成的。如果五脏之气在外面已经虚绝,却反而用针补在内的阴,阴愈盛阳愈虚,这叫逆厥。逆厥也必然致人死亡,但在临死时病者会表现得很烦躁,这是误取四肢末端的穴位,促使阳气衰竭而造成的。针刺已刺中病邪要害而不出针,反而会使精气耗损;没有刺中要害,即行出针,却会使邪气留滞不散。精气外泄,病情就会加重而使人虚弱,邪气留滞则会发痈疡。  五脏有六腑,五脏有十二原穴、六腑也有十二原穴。五脏之十二原穴,分布于手腕足髁四关节处或以下及腹部,能主治五脏的疾病。所以五脏有病,应取五脏之十二原穴;五脏之十二原穴,是五脏禀受全身三百六十五节气味的部位,所以五脏有病,就会反应到五脏之十二原穴处,而此十二原穴也各有所属的内脏,明了五脏原穴的性质,观察它们的反应,就可以知道五脏的病变情况;五脏之十二原穴,是脏腑之气输注的地方,所以也能治五脏六腑的病。凡是腹胀的病可当取足三阳经,飧泄的病可取足三阴经。
五脏之十二原穴分布:心肺居于膈上,属阳位,但肺是阳部的阴脏,故为阳中之少阴。其原穴出于太渊,左右共二穴。心(包络)为阳部的阳脏,所以是阳中之太阳,其原穴出于大陵,左右共二穴。肝、脾、肾居于膈下,属于阴位。肝是阴部的阳脏,为阴中少阳,其原穴出于太冲,左右共二穴。脾是阴部的阴脏,为阴中之至阴,其原穴出于太白,左右共两穴。肾是阴部的阴脏,为阴中之太阴,其原穴出于太溪,左右共二穴。膏的原穴为鸠尾,只有一穴。肓的原穴是气海,也只有一穴。  五脏有病,就像身上扎了刺、物体被污染、绳索打了结,江河发生了淤塞现象。扎刺的时日虽久但还是可以拔除的;污染的时间虽久,却仍是可以涤尽的;绳子打结虽然很久,但仍可以解开;江河淤塞得很久了,却仍是可以疏通的。有人认为病久了就不能治愈,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善于用针的人治疗疾病,就象拔刺、洗污点、解开绳结、疏通淤塞一样。病的日子虽久,仍然可以治愈,说久病不可治,是因为没有掌握针刺的技术。  针刺治疗热病,就如同用手试探沸汤。针刺治疗阴塞之病,应像行人在路上逗留,不愿走开的样子。阴分出现阳邪热象,应取足三里穴,准确刺入而不能懈怠,气至邪退了便应出针,如果邪气不退,便应当再刺。疾病位于上部而属于内脏的,当取阴陵泉,疾病位于上部而属于外腑的,则应当取阳陵泉。
(按:在《阴阳应象大论》里说:“故邪风之至,疾如风雨,故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肤,其次治筋脉,其次治六腑,其次治五脏。治五脏者,半死半生也”。这也是九针十二原强调的治“浅深”的理念,所不同的是上文说治五脏者半死半生也,今治五脏之十二原说:“五脏有病可以治愈”,可知这是医学上的一大进步了。其实自《黄帝内经》以来,药方术倍受亲密而针灸术处境尴尬,按理说《内经》详于针灸,若不是封建思想的严重影响,《针经》专著是不会流产的。九针十二原是针经的叙文,大家寻求《针经》的影子,不要只是把目光放在《灵枢》里,“灵·素”是不可分的,且“针理”“药方术理”是同出一源、同一体系的、既是相辅相成的,又是各具特色,要放眼《内经》全书和《难经》原理,且还要学习《道德经》和《易学》及《中国古代军事学》,而《太史公自序》《扁鹊仓公列传》里也是有《黄帝内经》的踪迹的。现代学习太方便了,有网络内链可用,只一点击就可以查得资料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