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帝王

最喜欢的,要分析,用自己话说

唐太宗李世民
军事上才能卓越
做人上虚心纳谏,善于用人,对于开国功臣的态度不像汉高祖,明太祖那样杀害功臣。
感情方面,对长孙皇后尊敬又宠爱
把唐朝推向封建社会顶峰,是中国成为当时最发达的国家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7-02-23
没有最喜欢的,有比较欣赏的
1.汉武帝 他开创了中国第一个盛世,并痛击匈奴,其魄力及政治手腕令人不得不佩服…………
2.唐太宗 在他的治理之下唐朝走向了中国封建史的最顶端,在汉人皇帝中比得上他的不多了…………
3.康熙帝 其平定三藩,以及多次扫平边疆祸患,已经证明他是个军事上雄才大略的皇帝,而且他了解民间疾苦,为民尽心尽力,着实可及得上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第2个回答  2007-02-23
唐太宗,李世民.是唐朝的军事,政治家.他开创了有名的”贞观之治”,主动消灭割据势力,他虚心纳谏,在国内厉行节约,允许百姓休养生息,才使得出现了国泰民安的好局面,才迎来了唐朝的开元盛世.关于他有很多故事,比如他的虚怀纳谏.是历史的一位难得的英明帝王.
第3个回答  2007-02-23
我最喜欢康熙大帝!

康熙自幼好学不倦,意志坚毅!虽然不是他建立了清王朝,但实际上,他登基后中国还不是一统江山。反清势力依然强大!难能可贵的是,他十四岁亲政,十六岁就能除掉了辅政大臣鳌拜,削弱八旗旗主的权势。二十岁又迎战以吴三桂为首的三藩,经过八年奋战,终于平定了战乱。

康熙绝对是一位出色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他文武兼备,对自己讲学习,对朝政讲勤慎,极好的处理了满汉关系,从而开创康乾盛世。促进了清朝初年社会经济发展,奠定我国多民族统一国家的疆域。

康熙当了61年皇帝,给中国作了很多贡献!

首先,平定吴三桂等三个藩王发动叛乱,维护了国家的稳定。

接着, 统一台湾,开府设县 ,促进祖国的统一!

后来又反击沙俄侵略,划清中俄东端边界,稳定了周边国家局面!

还有,他亲自出征朔漠,和善蒙古,解决了中国从秦汉时的匈奴到明朝,蒙古这个两千年的历史难题!

在经济方面,康熙重农治河,兴修水利 ,使农业得到了恢复和发展,一个游牧民族诞生的帝王,能够治理好农耕,真让人佩服!

文化方面,更不用多说,一部《康熙字典》就足以看出,康熙对文化的重视!

最重要的是,康熙为帝,爱民如子!

一个在为60年帝王,自始至终能够保持着清醒的头脑,能够励精图治,舍弃骄奢淫逸的生活,经受这种考验就不是一般人能够做到的!

历代帝王谁有这些贡献,谁有这种能力?
第4个回答  2007-02-28
封禅是中国古代帝王在泰山举行的一种祭祀天地神的礼仪活动,“封”就是在泰山上堆土为坛,在坛上祭祀天神,报答上苍的功绩;“禅”是在泰山之前的梁父、社首、云云等小山上扫开一片净土,在净土上祭祀土神,报答后土的功绩。《五经通义》云“易姓而王,致太平,必封泰山,禅梁父,天命以为王,使理群生,告太平于天,报群神之功”。帝王登封泰山,被视为国家鼎盛的象征,本人的“真龙天子”身份也可得到“天地”确认。所以,作为泰山特有的一种文化现象——封禅,实质上是在封建社会里,封建帝王强调君权神授的一种政治手段。
封禅泰山,源于原始社会时期东夷人对自然山川的崇拜,是一种原始的祭天仪式。司马迁在《史记·封禅书》中引《管子·封禅》说:“古者封泰山,禅梁父者七十二家。”东汉哲学家王充在《论衡·书虚》中记载:“为王太平,开封泰山,泰山之上,封可见者七十有二。”经司马迁确认,有十二位远古帝王曾先后封禅泰山,他们是:无怀氏、伏羲氏、神农氏、炎帝、黄帝、颛顼氏、帝喾、尧、舜、禹、汤、周成王。2003年,考古工作者对位于泰山南麓、大汶口镇马家大吴村北的云亭山遗址进行考察时,初步认定云亭山即是《史记•封禅书》记载:“黄帝封泰山,禅亭亭。”的亭亭山。
早在春秋时期,封禅泰山就已经成为齐鲁方士们心目中圣明帝王所必须举行的国家大典。他们认为,天下最重要的大山有五座,称为五岳;其中泰山最高,为五岳之首。泰山最高,自然离天最近,新的统治者必须要来泰山举行封禅大典,才能得到天帝的认可,成为天下新的君主。为了给自己找根据,他们还伪造了一套上古三皇五帝、尧舜禹都曾封禅的传说。应该说,齐鲁方士、儒生的这种理论,在泰山南北的齐、鲁两国深入人心,已经形成了共识。据《管子》记载,齐桓公经过“九合诸侯,一匡天下”,开创了春秋首霸的赫赫伟业之后,踌躇满志的想去封禅泰山,结果被一代名相管仲制止了。管仲认为以前帝王封禅的时候,东海出比目鱼,西海现比翼鸟,祥瑞之物到处可见;而现在凤凰不来,麒麟未至,祥瑞尚未出现,还不到封禅的最佳时机。齐桓公只好听从了管仲的劝谏,放弃了封禅。据说孔子也承认“封泰山禅乎梁父者七十余王”,但他认为从西周以后却还没有一位君主有这样的资格。鲁国的季孙氏执掌大权后,野心膨胀,也学着古代帝王的样子到泰山去祭天,结果被孔子大大的嘲弄了一番。
从秦朝开始,历代封建帝王对封禅泰山都十分热衷,非常重视。先后有秦始皇、秦二世、汉武帝、汉光武帝、汉章帝、汉安帝、隋文帝、唐高宗、唐玄宗、宋真宗、清代康熙、乾隆等帝王封禅和朝拜泰山。元明以后,封禅泰山的活动渐趋冷落,封建帝王将封禅改为了祭祀。乾隆帝就是祭祀泰山的“积极分子”,曾十一次朝拜泰山,并六次登上岱顶。历代帝王通过封禅、朝拜、祭祀泰山,树立了自己的至尊地位,巩固了封建统治,泰山也逐渐被抬高到无比神圣的高度。在历代帝王封禅泰山的活动中,其中最著名的是秦始皇、汉武帝的封禅。
秦始皇是第一个到泰山封禅的封建帝王。据《史记·封禅书》记载,公元前219年,刚刚当了三年皇帝的秦始皇嬴政,就迫不及待的开始了东封泰山的活动。他先到了峄山(今山东邹城市境内),立石歌颂自己的功德,然后来到泰山脚下,召集齐鲁儒生博士70多人,商议封禅大典的具体仪式。结果儒生博士们众说纷纭,讨论了大半天,也没个结果。一气之下,刚愎自用的秦始皇干脆贬退了那些迂腐的儒士,自己亲自带着文武大臣上泰山,按照自己设想的仪式去封禅。他首先开辟山路,从泰山之阳登上了山顶,刻石记述自己的赫赫功业。采用秦国在雍祭祀天帝的形式完成了“封礼“(此刻石是中国最早的刻石,现存岱庙东御座大殿露台前西侧,为国家一级文物。原分为两部分,前半部为秦始皇所刻,共144字;后半部为秦二世胡亥公元前209年刻制,共78字,均为李斯所书。现仅存秦二世诏书10个残字,又称“泰山十字”。);然后下山,“禅于梁父”,完成了“禅礼”。为了怕齐鲁儒生笑话,又对封禅泰山的祭礼和祭文秘而不宣。
除了秦始皇封禅以外,历史上几次有名的封禅活动主要有:

汉武帝封禅 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三月,汉武帝率群臣东巡,至泰山,派人在岱顶立石。之后,东巡海上。四月,返至泰山,自定封禅礼仪:至梁父山礼祠“地主”神;其后举行封祀礼,在山下东方建封坛,高九尺,其下埋藏玉牒书;行封祀礼之后,武帝独与侍中奉车子侯登泰山,行登封礼;第二天自岱阴下,按祭后土的礼仪,禅泰山东北麓的肃然山。封禅结束后,汉武帝在明堂接受群臣的朝贺,并改年号元鼎为元封,割泰山前嬴、博二县奉祀泰山,名奉高县。 元封四年(公元前107年)冬,武帝南巡。次年(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春月还至泰山,四月封禅。 太初三年(公元前102年)正月,武帝东巡海上。四月还至泰山,举行第三次封禅。天汉三年(公元前98年)三月,武帝至泰山举行第四次封禅。太始四年(公元前93年)三月,武帝至泰山,举行第五次封禅。征和四年(公元前89年)三月,武帝由钜定还至泰山,举行第六次封禅。 汉光武帝封禅 建武三十二年(公元56年)二月十二日,光武帝率群臣至奉高,遣派役夫1500余人整修山道,驺骑3000余人在登封台上垒方石。十五日开始斋戒,二十二日在泰山下东南方燔柴祭天。礼毕,乘辇登山,至岱顶少憩后更衣行封礼。二十五日禅梁父山,改年号为建武中元。

唐高宗封禅 麟德二年(665年)十月,高宗率文武百官、扈从仪仗,武后率内外命妇,封禅车乘连绵数百里,随行的还有突厥、于阗、波斯、天竺国、倭国、新罗、百济、高丽等国的使节和酋长。十二月云集泰山下,派人在山下南方四里处建圆丘状祀坛,上面装饰五色土,号“封祀坛”;在山顶筑坛,广五丈,高九尺,四面出陛,号“登封坛”;在社首山筑八角方坛,号“降禅坛”。次年二月高宗首先在山下“封祀坛”祀天;次日登岱顶,封玉策于“登封坛”;第三日到社首山“降禅坛”祭地神,高宗行初献礼毕,武后升坛亚献。封禅结束后在朝觐坛接受群臣朝贺,下诏立“登封”、“降禅”、“朝觐”三碑,称封祀坛为“舞鹤台”、登封坛为“万岁台”、降禅坛为“景云台”,改元乾封,改奉高县为乾封县。

唐玄宗封禅 唐玄宗于开元十三年(725年)十月率百官、贵戚及外邦客使,东至泰山封禅。封禅礼沿袭乾封四制。封禅后,封泰山神为“天齐王”,礼秩加三公一等,玄宗亲自撰书《纪泰山铭》,勒于岱顶大观峰,并令中书令张说撰《封祀坛颂》、侍中源乾曜撰《社首坛颂》、礼部尚书苏颋撰《朝觐坛颂》,均勒石纪德。

从以上可以看出,封禅活动是封建帝王为了巩固皇权、统一思想、粉饰太平的一种政治手段,而绵延数千年不衰的封禅文化也是中国政治文化中最具特色的部分,值得我们继续深入研究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