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羹的译文及注释

如题所述

译文:
原文:人有和羹者,以杓尝之,少盐,便益之。后复尝之向杓中者,故 云:“盐不足。”如此数益升许盐,故不咸,因以为怪。
有个调制汤的人,用勺子品尝汤汁,(觉得)盐放少了,就加了点盐。然后再尝原来勺子里的汤,仍旧说:“盐不够。”就这样几次,增加了一升左右的盐,还是不咸,因此觉得这事很奇怪。
调查的对象不对因而得出不符合实际的结论,再用于指导实践,自然是南辕北辙。
行动与措施的调整应该跟上实时情况的转变。

注释:
益:增加
复:又,再一次
数:几次,多次
(望您采纳)哈!!!!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01-01
译文:
原文:人有和羹者,以杓尝之,少盐,便益之。后复尝之向杓中者,故 云:“盐不足。”如此数益升许盐,故不咸,因以为怪。
有个调制汤的人,用勺子品尝汤汁,(觉得)盐放少了,就加了点盐。然后再尝原来勺子里的汤,仍旧说:“盐不够。”就这样几次,增加了一升左右的盐,还是不咸,因此觉得这事很奇怪。
调查的对象不对因而得出不符合实际的结论,再用于指导实践,自然是南辕北辙。
行动与措施的调整应该跟上实时情况的转变。

注释:
益:增加
复:又,再一次
数:几次,多次
第2个回答  2010-12-19
人有和羹者,以杓尝之,少盐,便益之。后复尝之向杓中者,故曰:“盐不足。”如此数益升许盐,故不咸,因此为怪 1配以不同调味品而制成的羹汤。《书.说命下》:"若作和羹,尔惟盐梅。"孔传:"盐,咸;梅,醋。羹须咸醋以和之。"南朝宋宗炳《答何衡阳书》:"贝锦以繁采发华;和羹以盐梅致旨。"后用以比喻大臣辅助君主综理国政。 2.喻宰辅之职。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23-07-12
和羹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为hé gēng,意思是指调味的四味。
这个词语最早出现在《书·说命下》中,孔传对其的解释是:“盐,咸;梅,醋。羹须咸醋以和之。” 也就是说,和羹需要借助盐和梅的调味,才能制成美味可口的羹汤。
和羹后来也被用来比喻大臣辅助君主综理国政。例如,南朝宋宗炳的《答何衡阳书》中就有这样的描述:“贝锦以繁采发华,和羹以盐梅致旨。”
此外,和羹也与身体的调养有关。比如,在唐代钱起的《陪郭令公东亭宴集》诗中就有:“不辞花烛醉,与月共销愁。半醉凌风起,吹箫亦和羹。”的描述,这里的和羹就被用来指代调养身体的饮食。
总的来说,和羹这个词语既指调味的四味之一,也比喻大臣辅助君主综理国政,同时也有调养身体的意思。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