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会出现五代十国

如题所述

根本原因: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进一步发展,即唐末的生产关系已经不适应当时的生产力发展。
内部原因:唐藩镇割据
外部原因:少数民族南下,冲击农耕文明。
表现:民族大融合时期。

唐朝所实行的节度使制度,到唐代的中后期弊端突显.由于地方拥有过多的政治,军事,经济权利.使得四方节度使拥兵自重.在经济上他们脱离中央,盘剥百姓,民怨沸腾.在政治上,他们挟天子以令诸侯,唐帝国出现了尾大不掉的糟糕局面.最后唐帝国就是被曾经担任宜武(治汴州,今河南省开封市)节度使的朱温所推翻.
唐朝灭亡之后,各地节度使纷纷独立,于是在中国的版图上出现了许多政权,其中的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就是所谓的”五代”.后周的世宗柴荣,是一位年轻有为的皇帝,他立志要统一中国,在他的治理下后周政权成为了五代十国中实力最强大的国家.并开始了统一战争的步伐.但不幸的是柴荣英年早逝,他去世不久,恭帝即位,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于960年称帝,建立宋朝,定都开封。
赵匡胤称帝后,963年平定荆南和湖南,965年灭后蜀,971年灭南汉,975年,灭南唐,俘虏南唐后主李煜,除北汉之外,十国基本统一.
我要说宋朝并没有实现国家的统一,北宋的疆域并不包括现在的中国的华北地区的大部分,东北地区的全部和所有的西北地区.现在的首都北京就没有被划入北宋的版图.而在华北地区及东北地区契丹族建立起的契丹国(辽)与宋朝对峙.在西北的甘肃,宁夏一带.党项组建立起的西夏政权,就与辽代,还有宋朝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势.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02-18
唐末的藩镇割据是导致分裂的开始:唐朝的藩镇势力非常大,藩镇的军长官拥有当地的军政大权,而且权力可以世袭,不听**政府的指挥.这主要是唐朝的后期府兵制的瓦解,而采取了募兵制,军队归地方军事长官指挥,外重内轻,导致**实力弱小,无法控制地方.再加上**政治腐败,失掉了统驭全国的能力.地方还拥有经济自主权,最终导致藩镇割据的形成

第二个原因是黄巢起义黄巢起义**加速了唐王朝的灭亡进一步打击了**实力和地方门阀大族的势力,使得一批新军阀打着镇压黄巢勤王的旗号纷纷崛起,从此开始,地方割据势力形成.这有点像东汉末年群雄并起的形势,都是打着维护**政权的旗号搞地方割据907年,朱温废掉了唐朝最后一个皇帝唐哀帝,建立了梁政权,史称后梁五代十国正式开始
第2个回答  2017-02-18
五代十国(907~960年),一般是指介于唐末宋初的这一段历史时期。黄巢起义后,唐朝名存实亡,形成了藩镇割据局面。907年,梁王朱温篡唐称帝,历史进入五代十国时期。五代是指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次第更迭的中原政权;十国是指前蜀、后蜀、吴、南唐、吴越、闽、楚、南汉、南平(荆南)、北汉等十几个割据政权,十国只是称其大者,实际上还有不少割据政权。关于五代十国的理解,狭义上为五代十国本身,广义上一般以此代指这一历史时期。

代十国,有时也称为五代,一般认为是公元907年朱温灭唐到960年北宋建立这一历史时期。 五代十国示意图
在此五十四年间,中原相继出现了梁、唐、晋、汉、周五个朝代,史称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同时,在这五朝之外,周边还相继或同时出现了前蜀、后蜀、吴、南唐、吴越、闽、楚、南汉、南平(即荆南)和北汉等十几个割据政权,这十几个政权统称“十国”,这就是中国历史上的“五代十国”。   关于五代十国的年限,一般传统的说法为:北宋建立于960年,作为中原主体政权的五代结束,历史主体进入北宋时期,因此五代十国存在于公元907年至公元960年期间;另一说为:北宋灭亡十国中的北汉于公元979年,所以五代十国的历史时期为公元907年到979年。   中国古代以正统史观为主,因五代建立于中原地区,占据着原唐朝都城的中央地区,并以正统自居,是当时传统的中央朝廷,故后来的史学家著五代史。而十国及其余政权被称为割据势力。   五代的开国之君,都是前朝的藩镇,靠军事割据发展起来的,故这一时期的历史
五代十国地图(14张)特点是战争频繁,政权屡有更迭。在五个朝代中,后梁维持的时间最长,也只有十七年,其次后唐十四年,后晋十一年,后周九年,而后汉仅仅四年,都不足十年。其实,即使在一朝之内,其权位之争亦超乎寻常。如后梁太祖朱温登上皇位才五年,就被其次子朱友硅所杀。而朱友硅上台不久,又被其弟朱友贞所杀。再如后唐明宗李嗣源的儿子秦王李从荣,亦曾以兵夺权,未能成功,反丢了性命。明宗去世之后,其弟五子李从厚继位,仅只一年,其位即被明宗的养子李从珂所夺。频频的兵戎相见,给百姓带来了极大痛苦和灾难。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