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懂《说文解字》这本书的注音

如题所述

许慎在每个字下,首先训释词义,然后对字形构造进行分析。

如果是形声字,在分析字形时就指示了读音,如果是非形声字,则常常用读若、读与某同等方式指示读音。即用音同音近的字来注另一个字的音。

例如:《说文解字》中把“珣”注为“读若宣”,即“珣”音“宣”。

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文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许慎深知“音义相依"、“义傅于音”的原则,所以在《说文解字》中非常重视音义关系。

以声音线索来说明字义的由来,这为后世训诂学者提供了因声求义的原则。

扩展资料:

许慎利用汉字的谐声系统来给《说文解字》中的字注音。

谐声偏旁代表上古造字之时的语音。在《说文解字》所收录的字头中,形声字约占82.7%。

《说文解字》收录了汉字形体的多种写法。为研究汉字提供了宝贵的古文字资料,也为推究上古文字的本意给予极大的方便。

后世发现的甲骨文、金文、陶文、简帛文字这些汉朝以前的文字,都是依据《说文解字》所收录的这些古文字字形作依据,才得以考证和认读,在文字、训诂和音韵等方面都显示出极大的价值。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说文解字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2-15

是以下这意思吗...


‘’不了解类似图中画椭圆部分的意思‘’


1.於悉切。这是“切音标注读音法”。用前一个字的声母和后一个字的韵母重新组合,就是这个字的读音。
2.丕,从一,不声。这是一个形声字。“从”是表示形旁部首,“声”表示生旁部首。就是说:“丕”的生旁部首是“不”,形旁部首是“一”。
之所以“不”声,是因为这是古读音,你若拿现代的读音来套,就错了。举个例子:你读幼儿园的时候,人家叫你“小朋友”,如今人家叫你“老师”;这个例子说明:事物是在变化发展过程中的。

3.“文五      重一”,《文白对照说文解字译述[全本]》(主编:李恩江、贾玉民。中原农民出版社)原书注释。
释:许书于每一部首及所属字解说完毕之后,都要注明说解文字多少个,收有重文多少个。此一部共解说文字五个,收有重文一个。

~~切和反切是我国传统的一种注音方法,用两个字来注另一个字的音,例如‘塑,桑故切(或桑故反)’。被切字的声母跟反切上字相同(‘塑’字声母跟‘桑’字声母相同,都是s),被切字的韵母和字调跟反切下字相同(‘塑’字的韵母和字调跟‘故’相同,都是u韵母,都是去声)。

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4-04-09
《说文解字》的注音有两种,一种是正文里的直音法,如读若某、读曰某;另一种是反切,如某某切。直音法读如其字,两字音相同,但要注意,必须用以古音为依据。《说文解字》写于东汉时期,当时同音的字,现在未必同音。所以这一方法,现在不太可行。反切法是唐朝的徐铉整理《说文解字》时加上去的,是中古的读音,也未必是许慎那个时候的读音。你所指的注音应该是指反切,如一,於悉切等等。反切法是用两个字去注一个字,取前一个字(即反切上字)的声母,后一个字(即反切下字)的韵母和声调,拼成一个读音。这里也涉及到语音演变等复杂的问题,所以切出来的音也未必与现在读音一致,但有一些规律可循。具体的方法和规律,一般的音韵学的入门教材里都有介绍,可以参看。
现代人整理的《说文解字》都标有汉语拼音,无须再去研究反切法。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