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最好,最难理解的文章有哪些

如题所述

听说过这样的几句俏皮话,说:“中学学生三害怕,文言作文周树人。”有点夸张,又道出语文教学的尴尬现处。如果说前两者需要一点一滴的日积月累,是长时间的积淀,可能让人不知所措。那对于后者不免让人费解,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位置的一位文学家的作品,反而成了学生们的“鸡肋”?其中况味,值得每一位语文教师的深索。 其实,仔细想想,自己当年学习鲁迅的文章时,不也是很犯愁么?看着平平常常的一句话,读了多遍还不得其味。当老师讲解后,才恍然大悟,同时也暗暗埋怨,鲁迅的文章时代背景如此复杂,我等小字辈如何参透?除非穿越历史时空,亲眼目睹,亲身经历。所以,由己推人,也就理解了。 但是,时至今日,当我们再去教学时,就开始思索如何让学生喜欢上,进而愿意去学,自主去学,这真是一个难题。就个人而言,我对鲁迅的文章是偏爱的,他的散文、小说、改变的历史故事、散文诗和杂文等,曾反复阅读,不厌其烦,每次都有新的感受与体会,而随着年龄的增长,更加喜爱他杂文语言的犀利,那种力透纸背的文字力道,那种文字里的肆无忌惮,常让我赞叹不已。毫无疑问,鲁迅的文章是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浸染和西方开放思维的交融产物,我认为鲁迅是百年文坛无人超越的第一位,有点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意味。 在教学时,教师忌讳因个人喜好来备课。有的老师不喜欢鲁迅的文章,在讲课时,就草草了事。有的老师喜欢,就滔滔不绝,搞“一堂言”,不允许学生的不同意见。老师的言行,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老师自己首先要确定好定位,那就是不偏不倚。教师应该以平常心态来对待鲁迅的文章,不要先入为主的以一些框框来教授,怕讲解不到学生不能理解,就面面俱到,唯恐有一句话一个字照应不到。学生因为年龄小,人生阅历浅,在对某些字词句的理解上课能不到位或者以他们的年龄不能理解时,也不妨放手,让他暂且保留自己的想法。拔苗助长,则是欲速不达了。 教学时,鲁迅的文章要依体裁而确定教学设计。杂文,必须提供充足的背景资料,只有了解了文章背后的故事,学生才能深入的理解文章。小说,要注意把文中的人物和现实中人物关系弄清楚。总之,鲁迅的文章,备课时下的功夫一定要足。 我记得讲鲁迅散文《风筝》时,由于学生第一次接触鲁迅,我用近一个课时给学生介绍鲁迅,涉及他的简介、作品,与鲁迅的一些名言警句结合,学生认识到鲁迅在文坛上的地位,从而引起其阅读兴趣。在讲解课文时,我让学生先自己默读并划出难懂的句子,然后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去谈论解决自己发现的这些问题,然后在班级内交流共享,适当的点拨。结果出乎意料,学生理解的很到位。当然,在某些问题上,也存在着一些偏差。但总体而言,我自己觉得这种方式来学习,充分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鼓励他们去发现,去探究,去讨论,去展示,也使得学生领会到鲁迅文章的魅力。 我想,学生怕学鲁迅的文章,一方面是由于鲁迅距离我们久远难理解,另一方面又不能否认我们语文教师在教授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而后者需要我们多学习,多研究,多思考,在实践中找出一条将鲁迅的文章讲得让学生愉快地接受的方法。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4-03
其实都比较好理解的追问

那有哪些好的文章呢

追答

《风筝》《呐喊》《彷徨》

《风筝》《呐喊》《彷徨》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