哨古代军队编制单位,清代的一哨人马是多少?

如题所述

清代的一哨人马是90到100人。

“哨”古代军队编制单位。明永乐时分步骑军为中军、左右掖、左右哨,合为五军。清咸丰后立勇营,其制以百人为哨,三哨为一旗,五哨为一营。

清军中每10名战斗兵加1名什长、1名伙勇,组成“队”;8队组成1“哨”,有哨官、哨长。人数大约在100人左右。

哨是湘军、淮军等的标准编制,八旗军没有这个编制,绿营兵有的有,有的没有,人数也不一定,从十几人到一百人不等。

扩展资料:

清朝兵制发展环境:

从顺治元年(1644年)至宣统三年(1912年),有清一代的兵制共经历了三个阶段,即:八旗和绿营兵制、勇营制度以及近代兵制。八旗兵和绿营兵是清代前期的国家正规军,称为经制兵。

八旗兵是满族入关前建立的,它既是满洲贵族统一东北地区的基本力量,也是统一全国的主力。绿营兵则是入关后,为补八旗兵力不足,于顺治年间在明代旧军的基础上改编而成,这是一支参照明代军制编成的汉人军队,在清朝统一全国的过程中发挥过重要作用。

八旗、绿营都是一种世兵制度,兵皆世业,军士当兵吃粮,一家多口要靠俸饷度日,由于饷额有限,难于维持生计,其中旗营尤甚。旗人生齿日繁,且养尊处优,而兵额固定,乾隆年间竟出现八丁一兵,又不准从事其他职业,生活日益窘迫。

为照顾旗人生活,清政府只得扩大兵额,入营成了一种救济手段,甚至老人、儿童也列名兵籍,兵员的质量难于保证;另外,由于训练松弛,纪律涣散,战斗力江河日下。从入关后,八旗已开始腐化,至康熙年间,平定三藩之乱时,八旗兵已朽不可用。

乾隆、嘉庆年间,镇压白莲教起义时,绿营的腐败也暴露出来。在两次鸦片战争以及镇压太平天国的过程中,八旗、绿营成了强弩之末。于是近代勇营制度起而代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清朝兵制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9-28

清代的一哨人马是100人。

“哨”古代军队编制单位。明永乐时分步骑军为中军、左右掖、左右哨,合为五军。清咸丰后立勇营,其制以百人为哨,三哨为一旗,五哨为一营。

勇营,出现于雍正、乾隆年间。起初并无制度可言,一般为战时募集,事毕解散,影响有限。曾国藩创建湘军、制订勇营制度后,勇营异军突起,取代八旗、绿营,成为晚清国防力量的主体。作为清军编制中的后起之秀,勇营曾在镇压白莲教起义和太平天国起义中发挥重要作用。

虽然勇营存在的时间不短,也曾立过战功,偶尔露峥嵘,但它一直只是清军的附庸。直到曾国藩建立湘军时,勇营才正式的制度化,规范化。

扩展资料:

古代军队编制最著名的是金朝的“猛安谋克”制度。原来女真族军队也是采用10进位制的编制方法。以后将被征服的各部落武装也按此制编制成军,若干个猛安编为“司”,设立都统司指挥。

蒙古兴起后建立的军队也是按10进位制编制的,10人为队,有队长或称“牌子头”;10队组成1个“百户”,10个百户组成1个千户,10个千户组成1个万户,万户为蒙古军最高编制单位。

百户、千户、万户既是编制单位,也是长官的名号,但是实际上编制往往并不足。入主中原后元朝军队大体上保持这一基本编制。

宋军是职业军队,理论上不应再有平时、战时编制的区别。但是实际上这套编制在战时运转并不理想。到北宋中期又发生转变。

范仲淹在主持陕西防务时,为适应作战需要而重新整编军队:以5人为“伍”,5伍(25人)为“队”,5队(125人)为“阵”,20阵(2500人)为“将”。“将”作为独立战术单位,直接指挥下属。

至1139年与北方金朝和议成功后,南宋朝廷就裁撤了“大军”的编制,由朝廷直接控制各军。军以下仍然保留将、营、队、火的基本编制。

朱元璋在占有江南地区后开始整编军队,规定每10个士兵组成1个“小旗”,5个小旗组成1个“总旗”,两个总旗组成1个百户,10个百户组成千户,5个千户设1指挥。

建立明朝后根据刘基的“军卫法”建议,各省设都指挥使统辖驻军,以下分设卫、所。每卫编制5600人,设置指挥;卫下辖5个千户所,每所1112人,设千户;千户下辖10个百户所,每所112人,设百户;百户下辖2总旗;总旗下辖5小旗。

满族军事实力在关外逐渐壮大的同时,开始建立八旗制度。

其兵民合一、平战一体的基本编制是10人为1队,若干队组成“塔坦”(村落,设章京),4个塔坦组成1个“牛录”(以300人为标准,设佐领),5个牛录组成1个“甲喇”(设参领),5个甲喇组成1个“固山”(即“旗”,设固山额真,即旗主)。

牛录为基本战术单位,固山为战略单位。这套编制后来推广于蒙古八旗和汉军八旗,但实际往往并不足额。比如蒙古、汉军八旗不到300人就可以编为牛录。入关后八旗兵长期维持这一编制体系。

到太平天国战争时期,曾国藩等人建立的湘军、淮军等都是全新的编制。基本制度沿袭的是戚继光在《练兵实记》中所创设的编制再加以变通。

采用10进位的基本编制,每10名战斗兵加1名什长、1名伙勇,组成“队”;8队组成1“哨”,有哨官、哨长;4哨(前、后、左、右)组成1营,还有营官亲自指挥的亲兵6队。全营总兵员数500人(正勇336名,伙勇42名,什长32名,护勇20名,亲兵60名,亲兵什长6名,哨官、哨长各4名)。

另有180名长夫提供后勤运输。营为基本的战术以及经制管理单位。后期又组编若干个营(4、5个)为“军”,设立“分统”指挥,但只是军事指挥关系。若干个军上再设立“统领”,为战役方向单位。

参考资料来源:

参考资料来源:

参考资料来源:

第2个回答  2019-12-19
邵氏之古代军队的编单位,清朝遗少人马大概有五人左右
第3个回答  2019-09-28
哨是清军乡勇的编制,一哨一百人,三哨为一旗,五旗为一营。
哨差不多相当于现在的连级,长官为哨官,相当于现在的连长。
第4个回答  2019-09-28
一哨人马、一彪人马、一支人马

一哨人马究竟是多少?明永乐时分步骑军为中军,左右掖,左右哨,合为五军,嘉靖时中军,哨,掖之名已经不使用了,后改为较小的编制单位,以3120人为一支,每枝分为中左右,每哨为1040人,清咸丰后,陆军每百人或八十人或二十人为哨。“彪”同“标”,清军FA-编制的名称,约相当于一个团,亦用为计量军队的单位。
这样看来,“一哨”人马知多少?各个朝代是不一样的,且军种也有区别。我们在读旧小说,观看戏曲时,稍稍注意一下这一知识点就足矣,不用太伤脑筋。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