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无得,净五眼而了三身;般若无知,运六通而弘四智 什么意思

如题所述

菩提与般若(圣严法师)

菩提无得

菩提无得,净五眼而了三身。

菩提,是梵语Bodhi的音译,旧译为道,新译为觉,或为觉悟的意思。境通事理二法:于理则断烦恼障,得一切智,即证涅槃,是为三乘共通的菩提;于事则断所知障,知一切有为诸法,得一切种智,此唯佛菩提,即是无上菩提。若就佛的三身而言,即名三身菩提,又名三佛菩提:1.应化身佛菩提,2.报身佛菩提,3.法身佛菩提。

菩提的意思是觉,二乘也有自觉的意思,但对佛的大菩提而言,二乘为小菩提。唯大乘经论所说的菩提,均指无上正遍知觉的大菩提。若从《大智度论》卷五十三所见,从初发心至佛果位,共有五个层次:(一)发心菩提:十信位菩萨,于无量生死中,为求无上菩提而发大心。(二)伏心菩提:十住、十行、十回向的三十个贤位层次的菩萨,于诸烦恼中,修诸波罗蜜,调伏其心。

(三)明心菩提:初地以上的菩萨,于三世诸法,观其实相,令心明了。(四)出到菩提:八地以上菩萨,于般若中,不着般若,能灭诸惑,见十方佛,超出三界,到达佛位。(五)无上菩提:等觉菩萨坐道场,断尽一切烦恼,证得无上菩提,佛果圆满。

如上所说,菩提本通大小三乘,巴利文圣典中,亦有菩提心这个字,只是不如大乘圣典特别强调菩萨行,所以大部分所说的菩提心,都是指大菩提心,例如《维摩经.佛国品》:「菩提心是菩萨净土。」《大智度论》卷四十一:「菩萨初发心,缘无上道,我当作佛,是名菩提心。」《大日经疏》云:「菩提心,名为一向志求一切智智。」日本源信着的《往生要集》提到,菩提心有两类:一为缘事菩提心,是指的四弘誓愿及三聚净戒;二为缘理菩提心,是指一切诸法,本来寂灭,安住中道实相,而成上求下化的菩萨愿行,此为最上菩提心。

〈显宗记〉所说的菩提,应系源于《坛经》所说的无上菩提,乃是觅之了不可得,「须得言下识自本心,见自本性」,「如如之心,即是真实」,「即是无上菩提之自性也」。又「自性本不生灭,自性本自具足,自性本无动摇,自性能生万法」,「离境无生灭」,「前念着境即烦恼,后念离境即菩提」,因此说:「烦恼即菩提,前念迷即凡夫,后念悟即佛。」《坛经》所说的菩提,即是悟后所见的不动心,是以不生不灭的自性为性。

如何实证不生不灭的自性?便是于诸境上不起妄执,即断烦恼而现菩提。〈显宗记〉的「菩提无得」,又是源于《心经》的「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欲得无上菩提果,必发无上菩提心,证得无上菩提果,其实是一无所有。如果觉得尚有所得,仍是凡夫的烦恼执着,尚未证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果。

在因地时,的确认为有无上菩提可证,所以要发大菩提愿,修大菩提行,在《大智度论》所说的五种菩提,都是必备的条件;到达佛位之时,所证是二空真如,便是「无智亦无得」的实相般若现前,一空一切空,《大智度论》列举十八种空,不仅是无所得,连无所得这个念头也要空掉。

因此,大乘禅宗的空义,是从无念、无相、无住、无得来说明,空不碍有,无也不否定有;烦恼若空,执着亦无;但是,般若有、空慧有,诸佛的功德庄严,如来的十方、四无畏、十八不共法也都有,所以要说「净五眼而了三身」了。

「五眼」是依诸佛的应化身而言,一共有五种: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第一种是欲界凡夫所具;第二种是色界天人所有,依修禅定而得。后三种是出世圣人所有的智慧眼,慧眼是二乘圣人,照见无我偏空之理性所具;法眼是初地以上菩萨,证无生法忍,所得之智慧,照见一切法门,广度无量众生;佛眼是以一切种智,圆证五眼,得六神通,应化众生。由此可见,一般的欲界凡夫,仅有父母所生的肉眼;色界初禅天,可具肉眼而仅用天眼;声闻缘觉在未入无余涅槃时可有前三眼;初地以上菩萨可具四眼;唯佛果位,五眼具足。五眼之中,肉眼是出生时就有的,称为报得;天眼也有极少数人可能报得,正常而言,须是修行而得;后三种眼,必是修得。

「净五眼」是什么意思?就是五眼的功能全是不执着的智慧,五眼全部都是清净的。凡夫的肉眼贪着美色,厌恶坏色,很不容易清净;天眼可以见到极微极远,也可以见到未来因缘果法,但还有欣厌分别,所以也不是清净的;慧眼已见性空无相,已证偏空之理,已得清净,可是还执着有涅槃法而远离五蕴等诸法,所以只证人空,未证法空,相对于大乘菩提,尚非清净。法眼就是已证一切法身的菩萨,未将无明根本断尽,比起佛的究竟清净,还不能算是完全清净,唯有佛眼才是五眼圆满清净。

「三身」指的是法性身、实报身、应化身。

(一)法性身:也就是自性身。自性是空,实证空性,也就是亲见法身;法身遍在,一切法不离自性,自性就是空性,空性就是佛的法身。若见自性法身佛,则报身佛及化身佛,也在其中,这就是《坛经》所说的「一体三身自性佛」。若能「了然自悟自性,总随我道:于自色身皈依清净法身佛,于自色身皈依千百亿化身佛,于自色身皈依圆满报身佛。」又,世人「自心迷,不见内性,外觅三身如来。」

(二)实报身:是千丈卢舍那佛身,也就是佛的功德庄严身;那是给众生看,而不是给佛自己看的,只有初地以上的大菩萨们可以看到报身佛,我们凡夫是见不到的。对一个禅修者来讲,所知、所见,无一处不是法身,所知、所见、所接触的,也无一样不是佛的报身。而见空性,则一切法、一切现象,都是自性本空,那当下就见法身;一切现象都有说法的功能,那功能就是报身的佛。

(三)应化身:就是千百亿化身。处处化现、随类应化、随机应化,看到根器不同的众生,就用不同的身分去适应他,不同的情况下就用不同的形态来帮助他。

对于佛身的认知,大乘和小乘的圣典中,各有不同的介绍,大致可分二身说及三身说。

二身说之中,又分小乘及大乘。就小乘而言,也有两类:1.生于释迦族王宫的王子身,也就是肉眼的释迦牟尼,称为「生身」;2.佛以神通力变化为鬼畜等的异类身,称为「化身」。[门@斲]降诞于王宫的「生身」;由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所表的功德,名为「法身」。

若就大乘所说的二身,见《佛地论》卷七及《大智度论》卷九,理智冥合的真身为「法身」,随机应化的为「生身」,所以又名为「真应二身」。

三身说,也有多种表示法,其中以天台宗及法相宗的论点为代表:(一)天台宗的三身说:1.出于《金光明经玄义》:「理法聚名法身,智法聚名报身,功德法聚名应身。」2.《金光明最胜王经.分别三身品》:「一切如来有三种身云,何为三?一者化身,二者应身,三者法身。」这里所说的化身,就是应身,合称为应化身。(二)法相宗的三身说:出于《成唯识论》卷十:1.「自性身,谓诸如来真净法界,受用变化平等所依,离相寂然,绝诸戏论,具无边际真常功德,是一切法平等实性,即此自性,亦名法身。」2.「受用身,此有二种:一自受用,谓诸如来三无数劫,修集无量福慧资粮,所起无量真实功德,及极圆净常遍色身,相续湛然,尽未来际,恒自受用广大法乐。二他受用,谓诸如来由平等智,示现微妙净功德身,居纯净土,为住十地诸菩萨众,现大神通,转正*轮,决众疑网,令彼受用大乘法乐。」也就是报身,亦被称为受用(报)身。3.「变化身,谓诸如来由成事智变现无量随类化身,居净秽土,为未登地诸菩萨众、二乘、异生,称彼机宜,现通说法,令各获得诸利乐事。」所说的就是应化身。

三通常所说法报化三身,是大小乘的通说:依据小乘圣典,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的五品功德为法身,生于王宫的丈六紫金身、具三十二大人相的释乔达摩为报身,以化为弥猴鹿象等为化身。

另外在佛门课诵本中的供养三宝词,有云:「供养清净法身毗卢遮那佛,圆满报身卢舍那佛,千百亿化身释迦牟尼佛。」似乎是佛的三身,各有名称,这是天台宗的看法,其实在梵文原意,毗卢遮那及卢舍那,是同一个字Vairocana的两种音译,同为光明遍照的意思,在《华严经》则同为报身佛的称号。所以《璎珞经》说:「毗卢遮那佛是受用身,释迦牟尼佛是化身。」但是在《千臂千钵大教王经》卷一则说:「一者毗卢遮那法身,本性清净,出一切法,金刚三摩地为宗;二者卢遮(舍)那报身,出圣性普贤愿行力为宗;千释迦化现千百亿释迦,显现圣慧身,流出曼殊室利身,作般若母为宗。」这是将法身佛,分作二名属二性格,前者称毗卢遮那佛,后者称卢遮那佛,释迦则化现千释迦及千百亿释迦;天台宗将此综合成为三身三名,而被中国佛门所通用。在天台大师的《摩诃止观》卷二之三所说:「别相者身有三种」,若息化论归,则色身(化身)归解脱,法门身(报身)归般若,实相身(法身)归法身,三身一体毋须分别。

至于中国禅宗,扫荡一切名相,既然三身即一体真如。菩提的果位无可得,佛的五眼亦无迹可寻,佛的三身当然也不必去追求了。这也正如《维摩经》所说:「菩提者,不可以身得,不可以心得。」一了百了,千了万了,否则只要尚存一丝牵挂,便与清净的自性,南辕而北辙了。

般若无知

般若无知,运六通而弘四智。

般若(Prajñ?)有智慧、慧、明、清净、远离等意思。

在中国佛教诸家之中,有将般若的功能型态,分作二类、三类及五类的不同。(一)二般若:也有三种分法:

1.《大智度论》卷一百说:(1)共般若,为三乘共同修证者;(2)不共般若,唯对天台宗所判的别、圆二教之菩萨证者,不与二乘相共。

2.《地藏十轮经》卷十及《瑜伽师地论》卷四十三说菩萨般若有二种:(1)世间般若,未行寂静而常行有见有相之般若;(2)出世间般若,心如虚空,平等寂灭,离诸名相之般若。

3.《华严经大疏》卷一则说:(1)实相般若,(2)观照般若。(二)三般若:有两种分法:

1.《金光明经云义》卷上:(1)实相般若,为般若之理体,为众生之本真,离一切虚妄之相;(2)观照般若,乃为观照实相之实智;(3)方便般若,为分别诸法之权智。

2.《僧肇论》:(1)实相般若,(2)沤和(方便)般若,(3)大慧(不取有无,不堕二边)般若。

3.法藏的《般若心经略疏》:(1)实相般若,谓所观真性,(2)观照般若,谓能观妙慧,(3)文字般若,谓能诠之经教。(三)五般若:见于长水子璇所录的《金刚经纂要刊定记》卷二:「般若种类,诸说不同。准《大智度论》说,有三种:1.文字,即能诠教;2.观照,即能观智;3.实相,即所观境。罗什后来开为五种,于观照中开出眷属,即随行五蕴及暖(顶、忍、世第一法)等善根;于实相中开出悟境,即俗谛境。」也就是:1.文字,2.观照,3.实相,4.眷属,5.境界的五种。

〈显宗记〉所说的「般若无知」,原出于僧肇的《般若无知论》,论中引了《道行般若经》卷一:「般若无所知,无所见。」(案:原经文是「何所是菩萨般若波罗蜜?当从何说菩萨,都不可得见,亦不可知处。」)《肇论》又说:「何者?夫有所知,则有所不知,以圣心无知,故无所不知,不知之知,乃曰一切知。故经云:『圣心无所知,无所不知。』」(此经云是引的《思益梵天经》)。《肇论》又引《大品般若经》义说:「经云:真般若者,清净如虚空,无知、无见、无作、无缘,斯则知自无知矣。」

依据《肇论》所说的「般若无知」,实则是由于般若即是佛心流露的清净智慧,即是超越于有无执着而取中道实相的净慧功德,所以不能以有所知及有所不知的相对论,来形容清净的般若。内外俱照、内外寂然、照则透彻、寂则不动,便是般若无知的内容。

〈显宗记〉的作者神会禅师,既是六祖惠能大师的弟子,应该也是受到《坛经》影响的,敦煌本《坛经》云:「何名般若?般若是智慧,一时中,念念不愚,常行智慧,即名般若行,一念愚即般若绝,一念智即般若生。」又说:「我此法门,从八万四千智慧,何以故?为世人有八万四千尘劳,若无尘劳,般若常在,不离自性。悟此法者,即是无念、无忆、无着。莫去谁妄,即自是真如性,用智慧观照,于一切法不取不舍,即见性成佛道。」

依《坛经》的意思,但能一念不愚,便是一念般若行,念念不愚便是常行般若行。而这般若之名,是为对治凡夫众生的八万四千烦恼尘劳而生起,如果已经没有烦恼的尘劳,那就是无念、无忆、无着的圣者。如果尚不知般若自性为何物的话,只要于一切法的境界上不取亦不舍,便能见性成佛。因此,般若的功能及其范围,的确广大无极;但在佛果位上,般若无用,在凡夫位上般若的作用,即是教我们「不取不舍」,也可以说,《坛经》虽没有明言般若无知,却是告诉了我们「般若无形无相」,但其功用无限。

般若虽然是无形、无相、无知,却有所观的境、能观的智、能诠的教,及其所衍生的善根境与俗谛境,所以此处接下来的文句是「运六通」及「弘四智」了。

所谓「运六通」,是指般若的功用广大,无所不知,无所不及,犹如拥有广大的神通,但这并不等于说,禅宗开悟的人,都会运用六种神通。事实上,正统中国禅宗的祖师们,绝少谈论神通,甚至禁止表现神通。

其实禅修的人,如果知道修行神通方法四如意足的人,当然会有神通的能力,只是不会张扬表演,以神通作为广收徒众的号召。禅师利益众生,是依自内证的实相般若及观照般若,运转方便般若及文字般若,慈悲摄化,应机救度。以般若的智慧利益众生,是一劳永逸的事,等于教导贫穷的人,学会自行生产衣食等生活必需品的技术知能。如果以神通变化帮助众生,只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暂时设施,不能彻底解决困苦的问题。所以真有智慧的禅师,只以佛法的智慧布施,不会以神通力助人。而且神通力不敌业力,有些人自称已经有三明六通,一时间好象非常风光,到头来却会弄得自身难保,反受其害,这就是用神通错乱因果。

「六通」也就是六神通,梵语ṣaḍabhijñãḥ.。一般所说的六通是:神足、天耳、他心、宿命、天眼、漏尽。《长阿含经》卷九,在每通之下加「通证」二字;《俱舍论》卷二十七,除了将「神足」改为「神境」之外,每个通之下都加〈智证通〉三字,例如:神境智证通。(一)神境智证通:即是如意变现各种境界,例如飞行自在等所谓十八神变。(二)天眼智证通:得到色界天的四大种所造眼根,能见自地上及地下的远近粗细等诸物质形象。(三)天耳智证通:得色界天的四大种所造之耳根,能听闻人间、天上、三恶道等一切远近之声。(四)他心智证通:能知他人的心中所思所想,有垢无垢等念头。(五)宿住随念智证通(宿命通):能了知并忆念过去世中,从一世、十世、百世,乃至千万亿世之事。(六)漏尽智证通:证知自己已经断灭烦恼及烦恼习气,更不复受后有之生死。

以上六通,若依小乘《俱舍论》卷二十七所说,前五通,异生凡夫亦能修得(或有报得者),第六通,唯圣者能得。若依《大智度论》卷二十八所说,五神通为菩萨所得,第六漏尽通,唯佛能得。

在六通之中的宿命、天眼、漏尽三项,为了有别于凡夫的五通,所以在阿罗汉称为三明,例如宿命智证明,是以空慧的出世间解脱智显了所以称之为明,合称三明六通。又于佛果位的三明,有别于二乘圣者,称为三达,阿罗汉的神通力尚属有限,唯佛的神通力,通达无碍故。其实人的六根,都能发起神通,由于鼻根及舌根,不及色界禅天,故不列入神通,但就一般异能而言,确有鼻通及舌通的事实。

至于「四智」,是《成唯识论》的名词,所谓转有漏之八识,成无漏的四智。八个识之中,前五识及第八识,要到佛果位,才能转识成智,第六识及第七识,则在初地以上菩萨位转识成智。所谓转八识成四智,是:1.转前五识为成所作智,2.转第六识为妙观察智,3.转第七识为平等性智,4.转第八识为大圆镜智。

依据大珠慧海的《顿悟入道要门论》卷上说,四智是「体同名列」,又以四智配属佛的三身:「大圆镜智独成法身,平等性智独成报身,妙观察智与成所作智共成化身,此三身亦假立名字分别,只令未解者看。」

这是禅宗大师们运用唯识学,来说明顿悟法门,其实已包容涵摄了一切最高的法门。

〈显宗记〉的「运六神通」,是由于「般若无知」,「弘四智」也是由于「般若无知」,所以不着一相而遍照一切,应运无碍。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