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乐帝朱棣在起义途中如何慰问将士,如何安置百姓,有没有经典的语句?

如题所述

额。。。朱棣起兵造反,号称清君侧(其实朱元璋设置的成法是需要皇帝密诏,才可进京,但是朱棣打了个擦边球),咱们一次一次说,一开始朱棣在北平(今北京,元大都)起兵,第一次是李景隆带兵60万攻击只有10万的朱棣,李景隆在大都附近连设了七个大营,同时分四面进攻北平,而且都是主攻,当时朱棣正好去宁王那里借兵,说是借,其实就是绑票,把宁王手下的朵颜三卫收买了,一起靖难,当时朱棣听从马三保(后来的郑和)建议,大破李景隆的行营,但是由于朱棣位置过于考前,被人围住,大将张玉亲自带兵去救,朱棣安然无恙(张玉并未救到,朱棣当时已经撤出),张玉缺被乱兵杀死,当时张玉,朱能是朱棣手下最善战的两位将军,大家都人心惶惶,姚广孝告诉朱棣要用张玉做文章,果然,朱棣当众烧掉了自己的衣服,并且亲自撰写吊文,悼念张玉,将士们才得以继续奋战,之后李景隆找到了武定侯郭通(貌似是这个人,记不住了,是打过仗的而且还活下来的两个人之一,另一个是耿炳文)和平安(做过朱棣的副将,深通朱棣的战法,而且第一次带领南军,打败北军),当然了,这次天助朱棣,大风忽起,刮断了李景隆的大旗,南军败退,朱棣在济南被盛勇,铁铉挡住了(铁铉用朱元璋的神位挂在墙上,朱棣退兵),当然了,之后盛庸接替了李景隆,成为南军指挥,他第一次用固守的方法消耗朱棣骑兵的能量,打败了朱棣,但是朱棣聚集了一些将士,稳住了防线,这时大风忽起,南军再度落败(确实很邪门,但是历史记载),在夹河之战中,盛庸故技重施,固守反击,朱棣带军突袭敌军左侧,右侧,都没有成功,但是北军大将谭渊判断失误,以为朱棣发起总攻,亲自带人冲击南军前军,南军为了消灭谭渊,阵型出现了变动,朱棣借此再度击败了南军,此役北军大将谭渊被南军大将庄得斩杀,庄得随即也被北军将士杀死,这是靖难中最后一个北军大将的死亡,朱棣同样厚葬了谭渊,以上是大将,士兵将领大多都很配合朱棣,因为靖难一但成功,他们都是开过功臣,只有在最后一次靖难的时候,朱棣起兵时说,此役,不成不退,北军绕开济南,直扑京城,同时消灭了平安的追兵,盛庸也在长江南岸布好阵势,北军发动进攻,盛庸借助地利,成功挡住朱棣的骑兵,这时候北军将士到达了极限,因为是奔袭,后勤部队战线拉的过长,沿途都是南军,物资接济不上,同时将士们经历了平安的战斗,战力折损的很严重(平安是实打实的打的,盛庸则是借助火器击退的北军,就是被吓退的),将士们要求渡江另外扎营(就是变相撤退,给朱棣点面子),朱棣让大家同意撤退的站左边,不同意站右边,结果大家都在左边,这时候朱能出来说,汉高祖刘邦十战九不胜,最终夺得天下,何况殿下已经到了城下,只差一步,不能退却,同时朱棣的二儿子朱高熙终于赶到,朱棣只说了一句话:“努力,世子(朱棣长子朱高炽,是个残疾人,大胖子)多病”,朱高熙带军死命攻打南军,身中三刀七剑,弓弩无算,同时李景隆打开成门,北军入城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