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鼎是如何问世的?

如题所述

九鼎,夏朝、商朝、周朝三代奉为象征国家政权的传国之宝。自夏以来,我国青铜工艺高度发达,传下了许多稀世之宝。但就历史与文化价值而言,却没有一件堪与九鼎媲美。几千年来,九鼎一直被人们视为中华民族传世之瑰宝。从器物制作的工艺美学上评价,它是一套稀世之作;从文化考古角度分析,它是我国青铜器时代的集中代表;从铸造工艺技术上看,它标志着中国的历史已结束了野蛮时代,进入了文明的青铜时代。

据《左传》、《史记》记载,九鼎是我国夏朝禹、启之时铸造的。九鼎的铸造,历来有多种传说。相传泰帝(太昊)制一神鼎,取一统之义;黄帝作宝鼎三,象征天地人;九鼎为夏禹所铸,寓意九州一统,权有天下。《墨子·耕柱》记载:“昔日夏后开(启)使蜚廉折金于山川,而陶铸之于昆吾,……九鼎既成。”记述的是禹的儿子启完成了九鼎。

《春秋左传》中详细地谈到了九鼎铸造的情况:夏朝初年,大禹将泛滥的洪水治理后,天下安泰,划天下为九州,设立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九州,州设州牧。为了纪念治水成功和防止其他灾害的发生,他要在每州立一个扶正祛邪的纪念物。为此,令九州州牧收集天下青铜,以铸造九鼎。并事先派人将全国各州的名山大川、形胜之地、奇异之物画成图册,然后派精选出来的著名工匠,将这些画仿刻于九鼎之身,以一鼎象征一州。所刻图形亦反映该州山川名胜之状。这九鼎名称也以当时九州之名冠之,分别为大冀、大兖、大青、大徐、大扬、大荆、大豫、大梁和大雍九鼎。九只大鼎刻镂精美、古朴典雅、气势庄重,体现了王权的集中和至高无上,显示夏王已成为天下之共主,是顺应“天命”的。反映了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昌盛。正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从此,九州成为中国的代名词。从此,“定鼎”也就成为建立全国政权的代名词。

夏代的青铜铸造业,已相当发达。青铜是铜和锡的合金,熔点低,便于铸造冶炼。夏代的炼铜业,古文献中亦有记载,《越绝书》卷十一记:“禹穴之时,以铜为兵。”当时在铸造青铜重器时,首先用质细的泥土制成陶器范,再用木炭作燃料,用铜制的坩锅冶炼铜、锡矿块,最后将铜锡溶液注入范中。九鼎也是这样成就的。

九鼎象征九州,被置于夏王宫门之外,借以显示夏王成了九州之主,实现了天下统一。九鼎还被神化为获得“天命”之所在,成为统治阶级的权力象征。由此,在“天人合一”的理念时代,夺九鼎也就成了帝王们的一个天然的争战行动。《左传》宣公三年记载:“桀有昏德,鼎迁于商;商纣暴虐,鼎迁于周。”

夏桀无道,商汤灭夏为王,九鼎迁至商都;殷纣腐败不堪,周武伐殷而得九鼎。据传九鼎十分沉重,运送一鼎到周京城需九万人方能完成。周时主张以德治国,强调德为大、为上,宣传鼎是德的化身,无德不可据鼎。《禹贡》记载:周成王接受周公建议,把九鼎迁到洛阳,史称“成王定鼎于郏鄏”。正是要表明天命之所归,在德不在鼎。史载,周朝也将所属分为冀、兖、青、扬、荆、豫、雍、幽、并九州,每个州也都以一个鼎作为象征。

鼎春秋时期,随着周王室力量的衰落,强大的诸侯对九鼎便产生了觊觎之心。首先发难的是春秋五霸之一的楚国。公元前7世纪,春秋五霸之一的楚庄王,通过整饬内政,兴修水利,厉行改革,国富兵强,力量逐渐强大。公元前606年兴兵中原攻击陆浑之戎,逼近雒邑的郊外,陈兵于周王室的边境,露出欲夺天下的野心。周定王迫于形势,派大夫王孙满慰劳楚军。楚庄王以咄咄逼人之势,向周王使节王孙满询问九鼎之大小轻重,暗示了他有灭周的野心。王孙满针锋相对,答以周之存鼎“在德不在鼎”,备述自夏初铸鼎以来,九鼎之归属变迁皆在于德政。并进而指出:“周德虽衰,天命未改,鼎之轻重,未可问也!”义正辞严地教训了楚王一通。当时周王室虽然每况愈下,但作为天下正统之所在,任何一个霸主在尚未强大到足以统一全国时,是不愿冒天下之大不韪将它推翻的。因此,楚庄王碰了一鼻子灰,只好退兵作罢,从此收回了他的野心。从此,后人将争夺政权。称之为“问鼎”。

到了战国后期,东周王室日益衰微,国力衰竭,威信降低,几同弱小的诸侯,政治经济都依附于几个强大的诸侯。战国时的几个诸侯强国,兴师不请天子,然而却挟天子之义,以讨伐、会盟主。据《战国策》所载,周显王时,秦国为了争夺九鼎,依仗国强势大,曾出兵东周,企图动用武力强行索要东周国君的传国九鼎。就在秦惠文王率兵试图夺鼎时,由于周请齐国出兵襄助没有得逞。不过,野心膨胀的齐宣王又想借此机会图谋九鼎,被周王使臣颜率以没有安全的路径入齐为理由说服作罢。

战国以后,九鼎沦没战乱之中,关于九鼎的下落,史家众说纷纭,不一而足。司马迁在他撰著的《史记》一书中,对九鼎的记叙,就有两种说法。《史记》中说秦昭襄王五十二年(前255),在周赧王死后,取九鼎人秦。而唐人张守节在《史记·秦本记·正义》中补充说:“周赧王十九年(前296),秦昭襄王取九鼎,其一飞于泗水,余八入于秦中。”但《史记·封禅书》又说:“周德衰,宋之社亡,鼎乃沦没,伏而不见。”据此,九鼎在秦灭周前便已遗失,那就无从入秦了。司马迁之后,东汉的著名史学家班固在其所著的《汉书》中,对九鼎之下落,采取兼收并蓄之法,收录了司马迁的上述两说,同时,又补充了一条史料,说是在周显王四十二年(前327),德政化身的九鼎沉没在彭城(今江苏徐州)泗水之下,将《史记》中“鼎乃沦没”这句话具体化了。这也表明九鼎并未入秦,至少没有全部入秦。

作为权力象征、人心向背的九鼎去向,曾经牵动过几代霸主帝王的心。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巡行天下,东行郡县,上邹峄山,南登琅琊,歇足彭城。他听说泗水之中,人们还经常能见到鼎的出现,秦始皇喜出望外,以为他有德政而引鼎来,即命一千多人潜入泗水寻鼎。经过苦苦探索,终手发现在深渊尚有宝鼎一只,于是下令捞鼎。成千上万的人集聚在泗水之滨,两岸车水马龙,河中舟楫竞渡,人们正在期待着升鼎。鼎出了水,士庶欢腾,不幸,拉鼎的绳索被鼎中的蛟龙一口咬断,鼎将得而复失。千钧一发之际,岸上官员惊慌失措,堤上的力士一古脑儿栽下堤坡,河中的船工以杆抵鼎也无济于事。结果人们眼睁睁地看着鼎又重新落入泗水之中。

山东嘉祥武氏祠、沂南、孝堂山和四川合川、乐山、河南新野出土的汉代画像石、画像砖、石刻等,就以起伏跌宕的构图,栩栩如生地再现了绳断鼎沉的一瞬间,描绘了泗水捞鼎的历史传说,借秦始皇觅鼎得而复失的事件,讽喻秦政的无德。

据说唐朝武后、宋徽宗也曾铸九鼎。

到了清代,九鼎之下落更加难以考察寻觅。后代史家只能随意加以揣测了。王先谦在《汉书补注》中认为:东周王室在衰落的过程中,已无力量保护自己。而战国时期各个实力雄厚的诸侯国,却虎视眈眈,力图统一中国,取周而代之。因此,象征王权和“天命所归”的九鼎,自然成为各诸侯必欲夺之的稀世国宝。加之此时周王室财政困难,入不敷出,于是销毁九鼎以铸铜钱,对外则诡称九鼎已不知去向,甚至说其中一鼎已东飞沉入泗水之中,免得诸侯国兴兵前来问鼎,自找麻烦。王先谦的说法虽似有理,但提不出任何一点史料加以证实,因此,是难以使人置信的。

纵观中国历代史籍,关于九鼎下落的材料虽多,但往往自相矛盾,提不出充分可靠的依据,不禁让人产生疑问:在地下埋藏的古物中,九鼎今天究竟是否还存在?根据历代史书记载,它确实曾作为夏、商、周三代的镇国之宝,相传了两千年,并且,从未发现过古人关于它已销毁的历史记载。因此,九鼎的下落,至今仍是一个谜。或许,今后会有揭破这个千载之谜的一天,那可能也是九鼎重见天日之时。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