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条的来历

这个词的起源油条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4-05

《宋史》记载,宋朝时,秦桧迫害岳飞,民间通过炸制一种类似油条的面制食品(油炸桧)来表达愤怒。

油条的做法,准备材料:

中筋面粉:200g、盐:3-4g、白糖:5g、玉米油:10g、水:85g左右、酵母:2g、鸡蛋:1个。 

1、面粉里加盐、白糖、玉米油,用筷子慢慢搅拌均匀   

2、温水加入酵母溶解

3、一边向面粉里加水一边快速搅拌成面絮状,加入鸡蛋,用拳头快速将面压均匀

4、将面团顺成长条,用保鲜膜包好,放冰箱冷藏一晚上

5、案板上稍稍抹上点油,将长条面团抻长,压成需要的宽度和厚薄度,然后盖上保鲜膜饧20多分钟

6、饧好后,切成2cm左右宽度,筷子上沾水在下边那块面上的中间位置抹一下,把另一块放上去(这样炸的时候两块就不容易开了),用筷子在中间压一下,都这样做好

7、锅里放油中火加热,放入油条胚后,炸至油条浮上来,把火调成小点的火,把油条胚稍微拉长,翻面炸至金黄即可

8、完成


参考资料来源: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0-08-31

油条是中国大众最喜欢的食品之一。油条起初的名字叫做“油炸桧”,据说最早是临安人发明的。

  相传在南宋年间,邪恶宰相秦桧和他的老婆王氏因妒嫉及贪婪,外通金国,在东窗定下了毒计,把精忠报国的岳飞害死在风波亭。消息传开,老百姓个个义愤填膺,酒楼茶馆、街头巷尾都在讨论这件事。

  

  那时,在从安桥河下,有两个食品摊,一家卖芝麻葱烧饼,一家卖油炸糯米团。这一天,刚刚散了早市,做烧饼的王二通通火炉,理好灶上卖剩的最后一迭葱烧饼,看看没有买主,就坐在条凳上休息。这时,做糯米团的李四,也已收拾好油锅,蹲在那里抽袋烟。

  

  两人彼此打过招呼,就一起聊起了天,谈来谈去,就谈到秦桧害死岳飞的事情上来了。两人都非常愤懑,就想用一种方法来抒发表达自己对这件事的看法。想来想去,王二想到了一个办法,只见他从面板上弄了两个面疙瘩,揉揉捏捏,捏捏团团,不久就捏成了两个面人,一个吊眉无赖,一个歪嘴刁婆。他抓起切面刀,往那吊眉无赖的颈项上打横一刀,又往那歪嘴刁婆的肚皮上竖着一刀。

  

  李四看到后,认为还不是恰到好处,于是他跑回自己的摊子,把油锅端到王二烤烧饼的炉子上来,将那两个斩断切开了的面人重新捏好,背对背的粘在一起,丢进滚烫的油锅里去炸。一面炸面人,一面叫着,“大家来看油炸桧罗!大家来看油炸桧罗!”

  

  过往行人听见“油炸桧”,觉得好新鲜,都围拢来。大家看着油锅里有这样两个丑人,被滚油炸的吱吱响,就明白是怎么回事了,也跟着喊起来;“看呀看呀,油炸桧罗!看呀看呀,油炸桧罗!”

第3个回答  2013-11-20
南北朝时期,北魏农学家贾思勰[1]在其所著的《齐民要术》中记录了油炸食品的制作方法。
《清稗类钞》中还记载了很多地方称油条为“油炸桧”:“油炸桧,长可一人,捶面使薄,以两条绞之为一,如绳以油炸之,其初则肖人形,上二手,下二足……宋人恶秦桧之误国,故象形似诛之也。”因此,现今多推测油条起源于秦桧的年代,即南宋。
在油条制作的历史演变中,油条有了多种称法。有叫“油炸果”或者“果子”的,有叫“天罗筋”的。咸丰年间张林西著《琐事闲录》则更是将各地对油条的称呼做了个梳理:“油炸条面类如寒具,南北各省均食此点心,或呼果子,或呼为油胚,豫省又呼为麻糖,为油馍,即都中之油炸鬼也。”油条当时在北京,是叫“油炸鬼”。
但油条的起源地是南方还是北方,现今则一直有争议。
现今,油条其实没有完全固定的做法。烹饪工艺专业的果壳网网友无不散席对记者说,油条发展到今天,传统配方和现代流行的健康改良版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1],原理虽不相同,但目的都是为了让其蓬松酥脆。
第4个回答  2020-05-05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