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刻”为什么为15分钟?

如题所述

清代确定一昼夜十二个时辰为96刻,一个时辰折合为两个小时(24小时制),合算下来一个小时为四刻,一刻就是15分钟.
在口语中,把15分钟说成"一刻",45分钟说成"三刻"是完全可以的(数十年前读初中时,社会上就很流行这种说法).但是一般不会把30分说成"两刻",也不会把准点时说成"四刻"(即不会把八点30分,说成是"八点两刻".也不会把九点钟说成是"八点四刻").

我国古代制定、沿用自成体系的计时法。百刻计时法最古老,使用的时间也最长。大约西周之前,古人就把一昼夜均分为一百刻(一刻等于14.4分)。汉代除使用百刻制外,还应用以太阳方位计时的方法。到隋唐时,为十二时辰计时,百刻制与十二时辰计时法并用,夜间还使用独特的计时方法,这就是“更”。“更”是计时单位,一夜分五更,每更时间长短依夜的长短而定。直到明末清初,西方机械钟表传入后,我国才改用一天二十四小时的计时法,但十二时辰仍沿用,每个时辰两小时。为和二十四小时计时法相一致,我国古老的百克制演变为九十六刻制,一个时辰内分为八刻、一小时内分为四刻,一刻15分钟,这样一昼夜就为九十六刻,与世界通用的计时法相一致。

我们知道,现在一小时是六十分钟,六十分钟除以四刻,所以十五分钟就是一刻。如今人们以刻来计时,来源于此。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11-24

古代是靠铜壶里的水,一滴一滴往下漏来计算时间的长短的。它的工作原理是这样的:铜壶底部有个孔,壶中竖着一支带有100个刻度的箭。壶中装满水后,水从孔中滴出来,一天一夜刚好滴尽。一天一夜为24个小时,这样,箭上的一个刻度所代表的时间就是24个小时除以100,等于14分24秒。直至清初,将100刻改定为96刻,每刻时长变为15分钟整,相传成习,一直沿用到今天。
这是因为时间的计算都十分相似的缘故。 西方的计时方法是把一天平均分成二十四份,每一份是一个小时,而我国古代是把一天平均分成十二份,每一份是一个时辰,另外我国古代还有一种叫做日晷的计时工具,它把一个时辰平均分成了八份,一份叫做一刻,而根据上面的分析来看,一份正好是西方计时方法中的十五分钟。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7-11-23

我国古代没有钟表,人们靠"铜壶滴漏"来计算时间的长短,这种用来计时的铜壶叫漏壶.漏壶的底部有个孔,壶中竖着一支带有100个刻度的箭.壶中装满水后,水从孔中一滴一滴往下漏,一天刚好漏完100刻度的水.  

到了清朝,钟表从国外传入我国,计时方法为一天24小时.人们根据漏壶一天漏掉的100刻度的水,计算出箭上一个刻度所代表的时间:60×24÷100=14.4(分),14.4分接近15分,所以,人们就把一个刻度代表的时间定为15分.就这样,"刻"成了计算时间的单位,即一刻等于15分.

第3个回答  2019-11-14

为什么15分钟也叫一刻钟呢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