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有哪几种形态

如题所述

物理学上物质有六种存在形态:固态、液态、气态、等离子态、玻色-爱因斯坦凝聚态、费米子凝聚态。

1、固态物质具有固定的形状,液体和气体则没有。想要改变固体的形状,就必须对它施力。例如挤压或拉长可以改变固体的体积,但通常变化不会太大。

2、液体是有流动性,把它放在什么形状的容器中它就有什么形状。当液态物体分子间的范德华力被打破时,物体由液态变为气态;当液态物体分子间热运动减小,小到分子间化学键可以形成,从而化学键在分子间占主导地位时,液体变为固体。

3、气态是物质的一种状态。是一种流体:它可以流动,可变形。可以扩散,其体积不受限制,三要素为体积、温度和其压强,气态物质的原子或分子间的距离很大,相互之间可以自由运动。气态物质的原子或分子的动能比较高。

4、等离子态是物质原子内的电子在脱离原子核的吸引而形成带负电的自由电子和带正电的离子共存的状态,此时,电子和离子带的电荷相反,但数量相等,这种状态称作等离子态。

5、玻色–爱因斯坦凝聚(Bose–Einstein condensate)是玻色子原子在冷却到接近绝对零度所呈现出的一种气态的、超流性的物质状态(物态)。

6、费米子凝聚态是物质存在的第六态。根据“费米子凝聚态”研究小组负责人德博拉·金的介绍,“费米子凝聚态”与“玻色一爱因斯坦凝聚态”都是物质在量子状态下的形态,但处于“费米子凝聚态”的物质不是超导体

扩展资料:

物质状态是指一种物质出现不同的相。早期来说,物质状态是以它的体积性质来分辨。在固态时,物质拥有固定的形状和容量;而在液态时,物质维持固定的容量但形状会随容器的形状而改变;气态时,物质不论有没有容量都会膨胀以进行扩散。

固态是指因分子之间因为相互的吸力因而只会在固定位置震动。而在液体的时候,分子之间距离仍然比较近,分子之间仍有一定的吸引力,因此只能在有限的范围中活动。至于在气态,分子之间的距离较远,因此分子之间的吸引力并不显著,所以分子可以随意活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物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固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液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等离子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玻色-爱因斯坦凝聚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费米子凝聚态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4
三种;固态、液态和气体。(常态的物质形态)

另一种说法:(非常态的物质形态)等离子体、玻色爱因斯坦冷凝体和一种被称做“费米冷凝体”。

法力无边的隐行者--等离子体

看不见摸不着的物质“幽灵”

如果随便问哪个人:物质有哪几种表现形态?他可能会不加思索地回答:三种,固态、液态和气体。

很遗憾,你的回答错了。实际L,在自然界中除了上述三种形态之外,确实还存在另外一种形态,因为它们既看不见又摸不着,所以许多人对它都觉得很陌生。

这种物质的第四基本形态,就是等离子态(体)。

那么,什么是等离子态呢?

在自然界中,当电流通过某些流体(包括气体和液体)时,体的某些粒子便被电离,这样,电离和没电离的各种微粒子混合在一起,便形成等离子态。

等离子态有天然的,也有人造的。

天然的等离子态大多形成和存在于地球的高空和外太空中,如天空中被雷电离的饱含水气的空气云团,太阳和其它某些恒星的表面高温气层中,都存在着大量的等离子态。

而诸如等离子显示器(用于电脑、电视等)、较高温度的火焰和电弧中的高温部分,则属于人造的电离子体

在等离子体中,电磁力起主要作用,使原本普通的物质内部出现新的运动形态,比如电子、离子的集体振荡。

等离子体又可分为高温等离子体和低温等离子体两大类。高温等离子体的温度,可以高达1亿摄氏度。

等离子体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它并不是虚无没用的,相反,它具有相当神奇广泛的作用,因此被称为“法力无边的隐形魔术师”。

令萨达姆闻风丧胆的隐形武器

在海湾战争中,美国投入了一种新研制出来的隐形飞机,深人到伊拉克腹地进行侦察活动,充分掌握了伊军的布防情况,而伊军对之却毫无办法,因为这种侦察飞机采用了等离子体技术,等离子体具有的屏蔽效应,使雷达无法探测到它的踪迹。

在科索沃战争中,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的隐形侦察机、隐形轰炸机更是大肆发挥了它的威力。

美、英、俄等国都在致力于将等离子(体)技术应用于军事方面。

采用了等离子体技术后,飞机、导弹可以减少飞行阻力30%以上,因此大大提高了飞机、导弹的飞行速度和机动性能。

等离子体还可以降低飞机。导弹的防热防护标准和飞行的轰鸣声等。

俄罗斯正在开发一种新型的等离子武器,能通过将大气层电离产生的高温高能量,形成一个能量巨大的等离子大气环境区域,将在该区域的天空、太空中飞行的飞机、导弹和航天器击毁。

“绿色”、“清洁”的动力来源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生活的日益丰富繁荣,对于电力的需求量也将越来越大。

传统的发电技术在为人类做出贡献的同时,也“惹”下不少麻烦,污染了环境,对自然生态和人类健康造成了不小的损害。而且它们的发电效率也不高,所采用的发电来源又大多是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所以,科学家一直在努力寻求一种先进。高效又无污染的发电技术。

而等离子体发电技术正好就能圆科学家们的这一梦想。

等离子体的发电原理是:将带电的高温流体,以极高的速度喷射到稳定的强磁场中,电磁场对带电流体(粒子)施加磁力作用而产生电,直接由热能转变为电能。

与传统的火力发电方式相比,等离子体发电具有两大突出特点。

一是发电效率高。等离子体发电技术利用发电装置所排泄的温度很高的废气余热来产生蒸汽,以驱动汽轮发电机,从而构成等离子体——汽轮发电的组合发电方式,发电有效率可比火电提高百分之五十以上。

二是对环境的污染很轻。等离子发电由于温度很高,流体燃料燃烧得很充分,同时,还因为添加了一些材料,与发电过程中产生的废气硫进行反应,生成硫酸钾等化合物,所以就没有太多的废气废碴污染环境。

此外,等离子发电机输出功率的大小,取决于带电流体的运动速度和磁场的强度。加快等离子体的喷射速度,提高磁场的强度,其发电功率就大。如果运用高能量的流体燃料,并配置高速启动装置,那么等离子体发电机的功率可以达到一千万千瓦,完全能够满足大规模用电的要求。

等离子技术还可以运用到核能发电方面。在超高温高压和超强磁力的约束下,等离子技术能够用氢的同位素(如重氢一氖),对受控的热核聚变反应予以控制,进行原子能发电。2000年1月,日本的某热核聚变装置,已经通过给超导体线圈供电,将等离子体的温度升至5千万摄氏度,并计划在2001年提高到1亿摄氏度,以实现热核聚变反应所必需的高温高压状态下的等离子体。

工业生产神奇的“魔法师”

对于等离子体的不断研究,产生了诸如等离子体物理学、等离子体化学、等离子电子学等边缘学科。

等离子在金属加工’。显示(器)技术。微波和超声速流体力学等民用工业的广泛领域,都有重要而神奇的应用。

在金属加工方面,用高温等离子气流,可以切割用普通氧气切割法难以切割的高硬度高熔点金属,如不锈钢。镍基合金等。等离子体还可以用于金喷镀、焊接和钻孔等作业。

在等离子体化学方面,由于等离子体的化学反应能量大、温度高,因此,特别适用进行高熔点金属的熔炼与提纯,制成性能优异的高温耐热金属材料,如特种钢和合金钢,以及非金属水晶等。

等离子体化学还可以实现高温耐热材料的低温合成,以及单晶体材料的低温生长;生产非晶硅太阳能电池;制作高温超导体薄膜等。

等离子体化学应用于微电子技术,包括等离子体蚀刻工艺、等离子体显微、等离子体除胶等方面,更是为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更新换代,奠定了重要的工艺技术基础。

等离子体距民众生活最近、最重要的应用,就目前来说,应当算是等离子体显示器技术。

传统的显示器包括显像管(应用于电视、电脑等)和液晶显示器(用于电子表、计算器、仪表、笔记本电脑等),它们在工业生活的许多领域广泛应用。但两者在独具优点的同时,又各有缺陷或局限,难以满足显示技术的新需求。

等离子体显示器的诞生,为显示技术开辟了一个新的天地。它们的优点是体积小、重量轻、图像清晰,可制成超薄平板式等,并可突破传统的显像管和液晶显示这样分明的界限,实现两者的融合通用。

随着等离子体技术的不断发展、更加广泛的应用,等离子体这种看不见摸不着的物质第四态,将会露出‘庐山真面目”,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和喜爱。

参考资料:百度一下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0-08-08
固,液,气三态,又被称为第一态、第二态和第三态。它们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是极为罕见的,就不再多提,上面次要引见一些不罕见的物质形状。

等离子态:

物质原子内的电子在脱离原子核的吸引而构成带负电的自在电子和带正电的离子共存的形态,此时,电子和离子带的电荷相反,但数量相等,这种形态称作等离子态。

1879年,由英国皇家学会会员化学家兼物理学家—威廉·克鲁克斯(William Crookes)发现。

其实等离子态的物质在我们生活中算是比拟罕见的了,例如恒星,火焰,闪电,极光,还有我们荧光灯的灯管外部也有它们的存在。

超固态:

当物质处于在140万大气压下,物质的原子就能够被“压碎”。电子全部被“挤出”原子,构成电子气体,暴露的原子核严密地陈列,物质密度极大,这就是超固态。一块乒乓球大小的超固态物质,其质量至多在1000吨以上。

宇宙中的白矮星就是由超固态物质组成。而假如超固体简直全部由中子组成,如中子星那样,则被称为中子态。

辐射场态:

辐射场态是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于1851年提出了场的概念。自然界不存在没有物质的空间,即便是真空,也并非空无一物。

本世纪六十年代的地理观测发现,在整个宇宙空间(包括真空)一直存在着3K微波背景辐射。

象这种具有辐射作用的引力场和电磁场(包括无线电波、微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和γ射线等),人们称之为辐射场态物质,又叫真空场态物质。

反物质

指人们揣测在宇宙的某些空间能够存在一种完全由反粒子组成的物质,这种物质称为反物质。

1932年美国物理学家卡尔·大卫·安德森经过宇宙射线的实验,发现了电子的反粒子——正电子+e。

1955年和1956年,美国物理学家西格里和张伯伦等人相继发现了质子和中子的反粒子——反质子和反中子。后来,古代物理学又发现了反氘核和反氚核。

有说法称,将反物质列为物质存在的一种形态是不恰当的。物质第7态应为辐射态。

目前地理学观测的后果显示暗物质和暗能量很能够是物质存在的另外两种未知形态。

超临界流体态:

临界形态是指纯物质的气、液两相均衡共存的极限热力形态。

而温度、压力高于其临界形态的流体被称作超临界流体。通常把处于温度超越临界温度而不管其压力和密度能否超越临界值形态的流体都归之为超临界流体。

例如:当水的温度和压强降低到临界点(t=374.3 ℃,p=22.05 MPa)以上时,就处于一种既不同于气态,也不同于液态和固态的新的流体态──超临界态。该形态下水的液体和气体没有区别,完全融合在一同,被称之为超临界水。

非晶态:

非晶态固体与液态一样具有远程有序而近程无序的构造特征(原子、分子范围内有一定规则陈列,而微观范围没有规则陈列)。

非晶态固体微观上表现为各向异性,熔解时无分明的熔点,只是随温度的降低而逐步硬化,粘滞性减小,并逐步过渡到液态。

非晶态固体又称玻璃态,可看成是粘滞性很大的过冷液体。

非晶态有玻璃、树脂、沥青和高分子塑料等。

液晶态:

液晶态是结晶态和液态之间的一种形状,是一种在一定温度范围内出现既不同于固态、液态,又不同于气态的特殊物质态,它既具有各向异性的晶体所特有的双折射性,又具有液体的活动性。

如0~4℃的冰水混合物。

超流态:

超流态是1937年,前苏联物理学家彼得·列奥尼多维奇·卡皮察(1894~1984年)发现的。

当液态氦的温度降到2.17K(-270.98℃)的时分,它就由原来液体的普通活动性忽然变化为“超活动性”:它可以无任何障碍地经过连气体都无法经过的极巨大的孔或狭缝(线度约10万分之一厘米),还可以沿着杯壁“爬”出杯口外。

我们将具有超活动性的物态称为“超流态”。但是目前只发现低于2.17K的液态氦有这种物态。

超导态:

超导态由荷兰物理学家卡茂林·昂纳斯(1853~1926年)最先发现,是一些物质在超高温下呈现的特殊物态。

1911年夏天,卡麦林·昂纳斯用水银做实验,发现温度降到4.173K的时分(约-269℃),水银开端得到电阻。接着他又发现许多资料都有有这种特性,于是他把某些物质在高温条件下表现出电阻等于零的景象称为“超导”,超导体所处的物态就是“超导态”。

超导态在高效率输电、磁悬浮高速列车、高精度探测仪器等方面将会给人类带来极大的好处。

玻色-爱因斯坦凝聚态:

所谓“玻色一爱因斯坦凝聚态”,是迷信大师爱因斯坦在70 年前预言的一种新物态。为了提醒这个风趣的物理景象,世界迷信家为此付出了几十年的努力。

1995年,美国迷信家维曼、康奈尔和德国迷信家克特勒首先从实验上证明了这个新物态的存在。为此,2001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了这3位迷信家,以惩处他们在完成“玻色一爱因斯坦凝聚态”研讨中作出的突出奉献。

“玻色一爱因斯坦凝聚态” 是物质的一种奇特的形态,处于这种形态的少量原子的行为像单个粒子一样。这里的“凝聚”与日常生活中的凝聚不同,它表示原来不同形态的原子忽然“凝聚” 到同一形态,要到达该形态,一方面需求物质到达极低的温度,另一方面还要求原子体系处于气态。

虽然玻色-爱因斯坦凝聚很难了解也很难制造,但它们也有许多十分风趣的特性,比方它们可以有异常高的光学密度差。普通来说凝聚的折射系数是十分小的。由于它的密度比往常的固体要小得多。但运用激光可以改动玻色-爱因斯坦凝聚的原子形态,使它对一定的频率的系数骤增。这样光速在凝聚内的速度就会骤降,甚至降到数米每秒。所以会用玻色—爱因斯坦凝聚来降低光速。

自转的玻色-爱因斯坦凝聚可以作为黑洞的模型,入射的光不会逃离。凝聚也可以用来“解冻”光,这样被“解冻”的光在凝聚分解时又会被释放出来。由此可以造出‘液态光’。

费米子凝聚态:

量子力学以为,粒子按其在高密度或高温度时个人行为可以分红两大类:一类是费米子,得名于意大利物理学家费米;另一类是玻色子,得名于印度物理学家玻色。

这两类粒子特性的区别,费米子凝聚态在极高温时表现得最为分明:玻色子全部聚集在同一量子态上,费米子则与之相反,更像是“团体主义者”,各自占据着不同的量子态。

“玻色一爱因斯坦凝聚态”物质由玻色子构成,其行为像一个大超级原子,而“费米子凝聚态”物质采用的是费米子。

当物质冷却时,费米子逐步占据最低能态,但它们处在不同的能态上,就像人群涌向一段狭隘的楼梯,这种形态称作“费米子凝聚态”。

超离子态:

美国迷信家发现水在低温及超高压的形态下能够构成超离子(superionic)态, 在这种形态下, 水中的氢原子核可以如导体中的电子般自在活动。

迷信家早在其它物质上察看到超离子态, 在这些超离子态的物质中, 有些原子是固定在晶格上, 其它的原子则可在晶体中自在挪动。

而在1980年代及1990年代就有计算机仿真发现超离子态也能够存在于水中, 也就是氧原子会被解冻在不规则的晶格上, 而氢原子核(仅包括一个带正电的质子)则可在氧原子间腾跃。

可自在活动的氢原子核使得水具有导电性, 这也是普通纯水或冰所没有的性质。
第3个回答  2011-02-22
四种:固态、液态、气态、等离子态。
第4个回答  2011-02-25
天体、分子,原子,量子,生命:动物,植物。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