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端淑为学注释

如题所述

  《为学》彭端淑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
  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吾资之昏,不逮人也;吾材之庸,不逮人也。旦旦而学之,久而不怠焉,迄乎成,而亦不知其昏与庸也。吾资之聪,倍人也;吾材之敏,倍人也。屏弃而不用,其与昏与庸无以异也。圣人之道,卒于鲁也传之。然则昏庸聪敏之用,岂有常哉!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一钵足矣。”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
  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
  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是故聪与敏,可恃而不可恃也;自恃其聪与敏而不学者,自败者也。昏与庸,可限而不可限也;不自限其昏与庸而力学不倦者,自力者也。

  二、题解

  本文节选自《白鹤堂文集》中《为学一首示子侄》。这是一篇谈论学习的文章,文章从论述事之难易引申到人之为学。强调事在人为,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难可以转化为易,勉励人们不要为条件所限,刻苦学习,力求上进,并用生动的故事对比论述一个道理:学习贵在立志,贵在实践。

  三、作者简介

  彭端淑(1699-1779),字乐斋,又字仪一,清代四川丹棱(今洪雅县,有的说是今四川丹棱县)人。幼而颖异,十岁能文。雍正十年(1732年)中进士,授吏部主事,历任吏部郎中、顺天府(今北京市)乡试同考官。乾隆二十年(1755年)派任广东肇罗道员。当时州县积案有三千余件,彭端淑权衡事情轻重,依律断案,只用一月时间,积案全部清了,受到当地官民的称赞。
  后因运米回程时不慎失足落水,幸而被救。于是感慨道:“人在宦途不得意时,总怪别人排挤,这次我能怪谁呢?所幸未葬身鱼腹,是上天厚待我,我还有什么所求呢?”于是辞官还乡,致力于古文辞研究。晚年在四川锦江书院讲学,名重一时。卒年八十一岁。他文学造诣很深,知识渊博,他的弟弟肇洙、遵泗也很有名,一时有丹棱三彭的美称。
  本文是写给子侄们的,目的是教育他们树立志向,刻苦学习,学有所成。题中的“为”可当“求”、“做”讲,“为学”即求学,做学问。

  四、注释

  难易:困难的、容易的;乎:表疑问,相当于“吗”;
  为:动词,做、办;之:指代“事”、事情;
  则:那么、就;亦:也;矣:语气助词,相当于“了”;
  吾:音wú,第一人称代词,我,我们。注意不能读成wǔ。
  资:天资,天分;
  之:助词;
  逮:音dài,及、赶得上;
  材:通“才”,才能。
  旦旦:天天;
  而:表示修饰关系;
  怠:音dài,懈怠;
  迄:音qì,到。
  而:表示顺承关系;
  倍人:是倍于人的省略。
  屏:音bǐng,通“摒”,除去、排除;
  其:那;
  圣人:指孔子;
  卒:终于;
  鲁:迟钝、不聪明;
  然则:(既然)这样,那么;
  岂:难道;
  蜀:音shǔ,宋代以前称蜀,今为四川的别称。
  鄙:音bǐ,边境;
  僧:音sēng,和尚;
  其:代词。用在数词前表示“其中之……”
  语:音yù,告诉,对……说;
  于:对、向;
  之:到、到……去;
  南海:指佛教圣地普陀山;
  何如:怎么样;
  子:古时对对方的尊称;
  何恃:恃何的倒装。恃,音shì,凭借、依靠;
  钵:音bō,和尚用的饭碗;
  买舟:租船。买,租、雇的意思;
  犹:还,尚且;
  越明年:到了第二年。越,及、到;
  去南海:离南海。去,距离;
  而贫者至焉:至,到;焉,语气助词;
  顾不如:难道(还)不如。顾,难道;
  哉:吗,表示反问语气;
  是故:所以,因此;
  自败者也(自力者也):判断句,表示肯定,自己毁了自己(靠自己努力学成的)。

  五、参考译文

  天下的事情有困难的和容易的(区别)吗?(如果)肯做,那么困难的也(变得)容易了;(如果)不做,那么容易的也(变得)困难了。
  人们做学问有困难和容易的(区别)吗?(如果)肯学,那么难的也(变得)容易了;(如果)不学,那么容易的也(变得)困难了。
  我天资昏昧,不及别人(聪明);我才能平庸,(也)不及别人(有才能)。(但是我)天天不停地学习,长久(坚持)毫不懈怠,等到学习成功了,(我)也就不知道我是真的昏昧还是(真的)平庸了。我天资聪明,越过别人几倍;我才能敏捷,越过别人几倍;(如果我)摒弃不用,那就与昏昧平庸没什么区别了。孔子的学问最终是靠不怎么聪明的曾参传下来的。(既然)这样,那么昏昧平庸、聪明敏捷的功用,难道是有常规的吗?
  四川的边境上有两个和尚,其中一个贫穷,一个富有。(一天)穷和尚对富和尚说:“我想去南海,(你看)怎么样?”富和尚说:“您凭借什么条件去呢?”(穷和尚回答)说:“我(只靠)一个水瓶一只饭碗(就)足够了。”富和沿尚说:“我几年来(一直)想雇船往下游(南海)走,(直到现在)还没去成。你凭借着什么去呢?”
  到了第二年,穷和尚从南海回来,把(到过南海这件事)告诉了富和尚,富和尚显出惭愧的样子。
  四川西部距离南海,不知道有几千里(远)哪,富和尚不能到达,而穷和尚却到了。人们立志求学难道还不如蜀地边境的(那个穷)和尚吗?所以聪明和有才华,(既)可以依靠,又不可以依靠,(那些)仗恃自己聪明和有才华却不学习的人,(一定会)自己毁了自己的。昏昧和平庸,有(一定)的限制而又没有(一定的)限制,那些自己不受昏昧与平庸的局限,而努力学习毫不倦怠的人,(一定是)靠自己的努力学成的。

  六、参考断句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
  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吾/资之昏,不逮/人也;吾/材之庸,不逮/人也。旦旦/而学之,久/而不怠/焉,迄/乎成,而亦/不知其/昏/与庸也。吾/资之聪,倍/人也;吾/材之敏,倍/人也。屏弃/而不用,其/与昏/与庸/无以/异也。圣人/之道,卒于/鲁也/传之。然则/昏庸/聪敏/之用,岂有/常哉!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一钵/足矣。”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
  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
  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是故/聪/与敏,可恃/而/不可恃/ 也;自恃/其聪/与敏/而/不学者,自/败/者也。昏/与庸,可限/而/不可限/也;不/自限/其昏/与庸/而/力学/不倦者,自/力/者也。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