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鉴别健身营养伪科学

如题所述

鉴别伪科学,三个“金标准”
下面我教大家鉴别健身营养伪科学的三个“金标准”,这三个标准,对伪科学的东西不一定能绝对命中,但怎么着也能猜个八九不离十。
标准一:说话太绝对,往往有问题。
过去有人问我,一本营养书,或者健身书,怎么判断好坏?我告诉他,最简单的办法,你在书里头数“可能”两个字。“可能”越多,越可能是好书(我也用了“可能”两个字)。
为什么是这样?因为咱们老百姓,想法特单纯,包括我以前也是一样。老觉得科学已经知晓一切,科学家能解决所有问题,万事万物都是非黑即白。吃盐多了就会高血压,每天举哑铃就能变施瓦辛格。实际上,世界根本不是那么简单。
拿吃盐来说,有些人差点没让盐齁死,也没高血压。有些人吃菜淡得像喝水,却得了高血压。实际上,有些人对盐敏感,有些人不敏感。况且,过量摄入盐,只不过是诱发高血压的一个潜在因素,其它的因素还有很多。不考虑其它复杂因素的影响,孤立的审视吃盐的问题,就很可能出现偏差。
所以,以前有观点说“多吃盐就会高血压”,不对。现在又说“吃盐跟高血压完全没关系”,也不对。这些说法,都不全面,都会误导人。
还比如减肥的问题,有些人说不能吃油,有些人说就怕吃糖,吵的不亦乐乎。后来又有人个跳出来,说吃油吃糖都无所谓,关键看热量!实际上这三种说法都不算错,但都不全面。片面的强调任何一个方面,可能也都有点道理,但都不能算对,都不一定能解决实际问题。
其实目前还有很多东西,甚至包括一些人体生理的基本原理,别说我不知道,科学家也不知道。所以很多东西目前只能摸着石头过河,只能讲“可能”、“或许”、“估计”。
伪科学,为了迎合老百姓的偏好,如果想骗,必须把话说的绝对,斩钉截铁,不留余地。最好能说的天昏地暗,鬼哭神嚎,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在老百姓那里,说话绝对,往往显得更有说服力,我们会觉得这人说话“有底气”。这个坏习惯我们一定要改掉。当年张悟本(我买过他的《把吃出来的病吃回去》,哎~当时超级信,现在宝宝长大了)骗人,真是大气也不喘一口。大爷大妈都觉得,他敢这么理直气壮,一定有把握。实际上此人就是个彻头彻尾的骗子。
一本书,里面“可能”两个字越多,越可能是本好书。大家多看学术专著就知道了,越是学术的东西,越是严谨的学者,说话越不敢下定论,因为很多东西,要么太复杂,要么我们确实不知道,不是不想下定论,不是不想吸引眼球,是不敢胡说。
比如有的书叫《致命的白糖》,什么《生姜治百病》,就属于带有明显偏向性的书名。书里面,作者往往会侧重一个主要观点,想尽一切办法来突出它,强调它,尽量突出一种东西的某个方面的特点。对不利于书中观点的东西往往轻描淡写,或绝口不提。你说他说的不对,也不能算不对,但很容易误导人。实际上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什么食物,都既能像仙丹,又能像毒草,就看你怎么说。前段时间我看了《谷物大脑》我在朋友圈里也发过,这本也是强调谷蛋白是个“坏东西”的偏向性书,我就觉得那样不好。
看什么书最好?看观点中立的书最好,比如综述形式的,《简明食物营养》、《白话营养学》等等。作者的观点即便不可能做到完全中立,但起码没有太明显的偏向性。
标准二:不区分具体情况的观点,往往不靠谱
人体很复杂,最起码,高矮胖瘦各有不同。运动也很复杂,运动类型、运动强度、运动时间不同,人体内的生理变化都有所不同。所以,涉及到人体和运动的东西,必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观点太笼统太蛮横,都不靠谱。
比如有的观点说,“跑步超过1小时就开始消耗肌肉”,这就不对。为什么?实际上,人的肌肉蛋白质,即便不运动,也会有一定比例被分解提供能量。这个我们先不说,最主要的问题是,这种观点没有区分运动强度。
跑步的速度不一样,对能量物质的利用方式和比例也完全不同。低速度慢跑,跑1小时,很可能还没有开始大比例消耗肌肉。高速跑,有时候30分钟,肌肉供能的比例就上去了。
同时,跑步的时候怎么消耗肌肉,也跟营养状况,和个人运动能力有关系。低血糖跑步,肌肉消耗比例就更大。最近碳水吃的少,肌糖原储存明显下降,中高强度运动时肌肉消耗也会增加。运动能力差的,有氧耐力运动时,消耗的肌肉就可能更多。所以,笼统的说运动多长时间就开始消耗肌肉,实在不靠谱。
有人讲,这类观点,是不是方便人们理解和记忆,做了简化?有些观点,是有这方面考虑。复杂的东西大家不好接受,做点简化是必要的。但简化也要有限度,简化过了头,科学就变成了伪科学。过分简化弊大于利,特别容易误导人。所以有些东西,该复杂的说就要复杂的说,不能什么都简化。
还有的观点,比如“健身后1小时之内,吃什么都没事。超过1小时,吃什么都变成脂肪”,这类说法也是铺天盖地,实际上非常滑稽。这种说法错,主要错在没有区分饮食摄入量。
实际上健身后身体要补充消耗的糖原,也要合成修复肌肉,这时候吃东西是非常不容易胖的。可是,这也看吃多少。吃得过多,盈余过大,还是不行。不过这东西跟时间没有绝对关系,所谓什么1小时,干脆就是胡说。
健身后越早吃东西,是越不容易胖,因为离健身结束越近,外周组织胰岛素敏感性越高,利用营养物质的速度一般也越快(但1小时,本身不是分界点,实际上也不存在这个分界点。健身后营养利用速度是个抛物线,只能说越往后越慢),但也不是说,1小时之内吃多少都行。更不能说,超过1小时,吃什么都变脂肪。
还有些观点不区分体重,这类观点更多。比如“健身者每天应该吃100克蛋白质”,就是没区分体重。50公斤和100公斤的健身者,蛋白质需要量相差一倍,都是一个标准可不行。还有比如“慢跑30分钟消耗300千卡热量”,这也是不区分体重,体重不一样,跑步速度再一样,里程再一样,消耗的热量也完全不同。
标准三:实验也分三六九等,谨慎对待低可信度实验
我们容易犯一个错误,就是看见“实验发现”、“研究发现”这几个字就马上肃然起敬。因为有人会想,都有实验验证了,观点还能错吗?实际上,实验这个东西,也不是都可信。
A:一两个实验,不一定能说明问题。
B:动物实验、体外实验等实验,可信度比较低
我们小标题说了,实验也分“三六九等”。有些实验,可信度高一些,有些就低一些。哪些高哪些低,下面有个排列顺序。
这里要涉及到一个新的概念,叫“循证医学”。循证医学主要就是说,医学证据具有不同的论证强度,也就是说,医学证据具有不同的可信等级。一般来说,循证医学,或循证营养学,把研究资料的可信度,从强到弱排列,依次是:
系统评述或荟萃分析
随机对照研究
队列研究
病例-对照研究
病例系列研究
病例报告
专家个人想法、观点、评论
动物实验
体外实验
C:实验发表在哪本杂志上,也很重要
真人验证就一定可信吗?
有些东西,如果有人出来说,我用过啊,管用!那么我们就很容易相信这东西确实有效。有现身说法嘛。但实际上,适合人家的,不一定适合你。
说的夸张一点,有些人吃毒药都吃不死。你别不信,有文献说有些人对有机溶剂耐受能力就特别强,接触致死剂量都没事,也说不清为什么。所以,人和人之间,差异非常大。用罗格-威廉姆斯的话说,这叫“生物化学独特性”。
所以,适合别人的不一定适合你,不一定适合所有人。这跟很多因素有关。比如性别和年龄影响。性别和年龄差异导致的补充剂效果不一的情况很普遍,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的人,体内的生物化学环境差异很大。适合男人的不一定适合女人,适合年轻人的不一定适合老年人。
训练状况也有影响。有训练的人和无训练的人,体内的生物化学环境差异也很大。比如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这类药品,对之前有训练的运动员来说,效果就一般。因为长期训练已经把肾上腺素受体下调了。而对于从没有过训练,或训练初期的运动员,效果可能就很明显。
另外,营养基线水平,对营养素效果影响更大。有些营养素,人本身缺乏的话,补充后效果就非常明显,不缺乏的话,额外补充可能干脆没效果。比如铁补充剂,对缺血性贫血者来说,可以提高有氧运动水平。但对不缺铁的人群来说,补充再多可能也没用。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