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间道的来原

究竟为什么呢?

最可怕的地狱——阿鼻地狱(无间道)

“阿鼻”,“阿”是“无”、“无闻”之意;“鼻”是“遮”或“救”、“间断”之意。此语因为译自梵语,故含义颇多。《观佛三昧海经》说:“佛告阿难:云何名阿鼻地狱,阿言无,鼻言遮;阿言无,鼻言救,阿言无间,鼻言无动;阿言极热,鼻言极恼;阿言大火,鼻言猛热;猛火入心,名阿鼻狱。”可见阿鼻地狱,是依其狱中的苦报情形而命名,佛教大都称为“无间地狱”。
据《地藏菩萨本愿经》卷上载,无间(即阿鼻地狱)以「五事业感」,故称之。即「无间」之义有五:

1.趣果无间--命终之后,直接坠此狱中,无有间隔。

2.受苦无间--一坠此狱,直至罪毕出狱,其间所受之苦无有间断。

3.时无间--一劫之间,相续而无间断。

4.命无间--一劫之间,寿命无间断。

5.身形无间--地狱纵横八万四千由旬,身形遍满其中而无间隙。

据《法苑殊林引经》说:“狱卒捉彼罪人,剥取其皮,从足至顶。即以其皮,缠罪人身,著火车上,轮辗热地。周回往反,身体碎烂,皮肉堕落,万毒并至,故使不死。乃至其中罪人,举目所见,但见恶色,耳闻恶声,鼻闻臭气,身触苦痛,意念恶法。弹指之顷,无不苦时,故名无间地狱。”对此,《地藏经》也有记载,其意都是说,在此狱中所受之苦,无论一人或众多人,无论男女老幼各式人,日夜受苦不断而且所有刑具并加,直至千万年,到业报受尽方止。

据《地藏经》载,犯以下“五逆”者当进无间地狱:①杀已怀满8个月以上的胎儿或婴儿;②杀死父亲;③杀死母亲;④出佛身血(使佛身被伤害、流血);⑤破和合僧(阻碍或诽谤出家僧尼或团体者)。此外,其他诸佛经有扩大好几项罪因的:偷吃僧人之食物,偷窃佛物者;杀阿罗汉,破比丘净戒,侵犯或冒犯净行僧尼者;不信三宝却又毁损三宝者(注: 佛门称佛、法、僧、为三宝);杀儿子,斩截众生(包括人或牲畜)而不知慈悲,反以此取乐者;邪心馅曲妖媚惑人。以法或神通力迷惑于人,而赢取名利供养者。

那么,无间(阿鼻)地狱里的情形究竟又如何呢?《地藏经》等说:“其狱城周匝八万余里,其城纯铁,高一万里,城上火聚,少有空缺,其狱城中,诸狱相连,名号各别。”“铁蛇铁狗,吐火驰逐,狱墙之上,东西而走。”描述了无间地狱地面之阔和城郭之高,以及治罪人处所四面八方都是火,炙热之苦可想而知。对于狱中的“犯人”受刑情况,佛经说:“千百夜叉,及以恶鬼,口牙如剑,眼如电光,手复铜爪,拖拽罪人。复有夜叉,执大铁戟,中罪人身,或中口鼻,或中腹背,抛空翻接,或置床上。复有铁鹰,啖罪人目。复有铁蛇,缴罪人颈。百肢节内,悉下长钉。拔舌耕犁,抽肠锉斩,烊铜灌口,热铁缠身。”尚有“坐火莲花;诸铁咀虫,从身毛孔,啮食其躯”,也有“铁大分食,取心而啖”,“铁勾开其口,销铜灌入”;“五脏抽取,磨锉成粉,历历得受不忘”等等。总共有成千上百种,使人惨不忍睹。

禄饵可以钓天下之内才 而不能啖尝天下之豪杰

名航可以载天下之猥士 而不能陆沉天下之英豪

若有众生类, 值诸过去佛,

若闻法布施, 或持戒忍辱、 精进禅智等, 种种修福慧。

如是诸人等, 皆已成佛道。 诸佛灭度已, 若人善软心,

如是诸众生, 皆已成佛道。 诸佛灭度已, 供养舍利者,

起万亿种塔, 金银及玻璃、 砗磲与玛瑙、 玫瑰琉璃珠,

清净广严饰, 庄校于诸塔。 或有起石庙, 栴檀及沉水,

木蜜并余材, 塼瓦泥土等。 若于旷野中, 积土成佛庙。

乃至童子戏, 聚沙为佛塔。 如是诸人等, 皆已成佛道。

若人为佛故, 建立诸形像, 刻雕成众相, 皆已成佛道。

或以七宝成, 鋀石赤白铜、 白镴及铅锡, 铁木及与泥,

或以胶漆布、 严饰作佛像, 如是诸人等, 皆已成佛道。

彩画作佛像, 百福庄严相, 自作若使人, 皆已成佛道。

乃至童子戏, 若草木及笔、 或以指爪甲、 而画作佛像,

如是诸人等, 渐渐积功德, 具足大悲心, 皆已成佛道。

但化诸菩萨, 度脱无量众。 若人于塔庙、 宝像及画像,

以华香幡盖、 敬心而供养。 若使人作乐, 击鼓吹角贝,

箫笛琴箜篌、 琵琶铙铜钹, 如是众妙音, 尽持以供养。

或以欢喜心, 歌呗颂佛德, 乃至一小音, 皆已成佛道。

若人散乱心, 乃至以一华, 供养于画像, 渐见无数佛。

或有人礼拜, 或复但合掌, 乃至举一手, 或复小低头,

以此供养像, 渐见无量佛。 自成无上道, 广度无数众、

入无余涅盘, 如薪尽火灭。 若人散乱心, 入于塔庙中,

一称南无佛, 皆已成佛道。 于诸过去佛, 在世或灭后,

若有闻是法, 皆已成佛道。 未来诸世尊, 其数无有量,

是诸如来等, 亦方便说法。 一切诸如来, 以无量方便、

度脱诸众生, 入佛无漏智, 若有闻法者, 无一不成佛。

诸佛本誓愿, 我所行佛道, 普欲令众生、 亦同得此道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7-03-13
无间道是佛教用语,四道中的一道,四道即指四种可通至涅盘之道。

先说涅盘(梵文nirvana),是指所幻想的超脱生死的境界,也用作“死”(指佛)的代称,郭沫若早期诗作《凤凰涅盘》,便借用此词寄托理想。弄清涅盘后再说佛教中的道。道是指众生轮回之道途,而道有四种:加行、无间、解脱、胜进。加行道指断除烦恼,是获功德之初级阶段;无间道则是指开始断除所应断除的烦恼,并由此进入解脱道;解脱道指已从应断除的烦恼中解脱出来;胜进道是四道中最高也是最后的境界。我一直不解电影何以用如此古奥、生僻的名词,叫人摸不着头脑。记得在1999年,金庸先生在回答王朔的信中用了“八风”(利、衰、毁、誉、称、讥、苦、乐),也是佛教用语。说港人好佛为之太过,但对佛道有研究则不为之过也。“无间道”即属典型的一例

无间道可能是引用佛教说法。谈起无间地狱可能有人会有点陌生,但说到阿鼻地狱,或许很多人都听过吧。其实阿鼻的意思就是无间。《法华经》、《俱舍论》、《玄应音义》等佛经都有相关的记述。
无间就是不间断的意思,这里的无间有五种。第一“时无间”,意思是时间没有间断的,也就是日夜受罪。第二“空无间”,也就是说受刑的空间一样没有间断,不能由谁来替代。第三“罪器无间”,也就是刑罚的器具没有间断,不停用各式各样刑具用刑。第四“平等无间”,是指无论男女身份,都是平等的,同样要受刑。第五“生死无间”,是说不要以为死了就不再受刑。
所以《无间道》就是取了这个意,说身为卧底的日子如同处阿鼻地狱一样,内心的痛苦是没有间隔的吧。
第2个回答  2007-03-13
无间道可能是引用佛教说法。谈起无间地狱可能有人会有点陌生,但说到阿鼻地狱,或许很多人都听过吧。其实阿鼻的意思就是无间。《法华经》、《俱舍论》、《玄应音义》等佛经都有相关的记述。
无间就是不间断的意思,这里的无间有五种。第一“时无间”,意思是时间没有间断的,也就是日夜受罪。第二“空无间”,也就是说受刑的空间一样没有间断,不能由谁来替代。第三“罪器无间”,也就是刑罚的器具没有间断,不停用各式各样刑具用刑。第四“平等无间”,是指无论男女身份,都是平等的,同样要受刑。第五“生死无间”,是说不要以为死了就不再受刑。
所以《无间道》就是取了这个意,说身为卧底的日子如同处阿鼻地狱一样,内心的痛苦是没有间隔的吧。

参考资料:

第3个回答  2007-03-17
佛经里,无间是八大地狱之中最痛苦的一个。无间地狱没有轮回,只有永远受苦.∶【无间道】梵语a^nantarya-ma^rga,巴利语a^nantarika-magga。指开始断除所应断除之烦恼,而不为烦恼所障碍之修行,由此可无间隔地进入解脱道。又作无碍道。四道之一。乃正断除烦恼之位,生起于加行道之后,而在解脱道之前。俱舍论卷二十五(大二九·一三二上):‘无间道者,谓此能断所应断障。’

凡烦恼皆于无间道断除之,于见道十五心中,八忍皆属于无间道。又修道所断之惑,于九地各有九品,故能治之无间道亦各有九品。其中,断除有顶地第九品惑之最后无间道,称为金刚喻定。无间道通于有漏、无漏,然唯有顶之断惑属于无漏,而不通于有漏。又于有漏之六行观,缘‘上地’之诸有漏法,观静、妙、离等三行相之一,称为解脱道;缘‘下地’之诸有漏法,观粗、苦、障等三行相之一,称为无间道。无间道以断惑(断烦恼之种子)为目的,解脱道以证得真理为目的,因无间道之断惑仍残留习气,至解脱道时,舍此而证寂灭之理,此称为无间道断、解脱道舍证。又瑜伽师地论卷六十二,于说明了相等七种作意与四道之相摄中,以远离、加行究竟果等二作意摄于无间道中。〔大毗婆沙论卷九十、俱舍论卷二十三、顺正理论卷六十三、成唯识论卷九〕(参阅‘六行观’1263、‘四道’1789)

参考资料:

第4个回答  2007-03-13
无间道是佛教用语,四道中的一道,四道即指四种可通至涅盘之道。

先说涅盘(梵文nirvana),是指所幻想的超脱生死的境界,也用作“死”(指佛)的代称,郭沫若早期诗作《凤凰涅盘》,便借用此词寄托理想。弄清涅盘后再说佛教中的道。道是指众生轮回之道途,而道有四种:加行、无间、解脱、胜进。加行道指断除烦恼,是获功德之初级阶段;无间道则是指开始断除所应断除的烦恼,并由此进入解脱道;解脱道指已从应断除的烦恼中解脱出来;胜进道是四道中最高也是最后的境界。我一直不解电影何以用如此古奥、生僻的名词,叫人摸不着头脑。记得在1999年,金庸先生在回答王朔的信中用了“八风”(利、衰、毁、誉、称、讥、苦、乐),也是佛教用语。说港人好佛为之太过,但对佛道有研究则不为之过也。“无间道”即属典型的一例。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