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永信的外界评价

如题所述

杨永信于2006年1月,成立了由他担任主任的“临沂市第四人民医院网络成瘾戒治中心”。  2008年7月3日晚8:20,中央电视台开始播出的7集电视纪录片《战网魔》第四集《谁把天才变成了魔兽》,内容主要是在对以《魔兽世界》为代表的网络游戏的抨击时,有污蔑歪曲的成分,该节目不顾事实,诬蔑《魔兽世界》里可以随意杀人,偷盗,甚至将一段《流星蝴蝶剑》的片断当做《魔兽世界》的视频。而《魔兽世界》游戏里从来不具备偷盗玩家物品的功能,并且该游戏装备是绑定的,杀死玩家根本不会得到任何装备。
随即杨永信受到中国内外媒体和网民的广泛关注并引发广大网民的声讨,他和中央电视台《第一线》栏目组称,他们的手机和电话就不断接听到辱骂、威胁、诽谤电话,网上百度贴吧于2008年7月4日也多了两个以“杨永信”“谁把天才变成了魔兽”为吧名的贴吧。 杨永信的临沂网戒中心隶属临沂市第四人民医院,央视《经济半小时》栏目曝光杨永信的网戒中心入账8100万元。 将杨永信和他所创建的网戒中心以及整个网戒行业都被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上。
网戒中心的治疗住宿费用每月在6000元左右,有网民批评其藉“治疗网瘾”之名,杨永信则表示临沂市第四人民医院网络成瘾戒治中心的所属性质(非营利性全民所有制)依据山东省物价局、卫生厅、财政厅2000年联合下发的《医疗机构收费项目及收费标准》收费,没有高价牟利。 在法律层面上,医院以及杨永信的网瘾戒治机构是否有权收治网瘾患者同样存在争议。由于网戒中心并没有取得相应的资格批文, 网戒中心能否获得未成年人的监护权是个问题;对于成年“患者”,其法律问题则更难以规避。 其次网戒中心的患者每天都需要服用一定剂量的抗焦虑和抗抑郁药,有人提出质疑,但高志峰、李宁、刘炳伦等人的研究均证实服用抗焦虑药和抗抑郁药能有效缓解网络成瘾的戒断反应症状和渴求上网的冲动或不安。
虽然卫生部专门召开的网瘾诊疗专家讨论会已将网瘾纳入精神病学的范畴 ,但是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副局长孔灵芝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网瘾不能作为独立的精神障碍诊断标准,杨永信的治疗中心也因此同时遭到媒体的质疑。 网戒中心的日程表并不像宣传的那样合理,每天11点睡觉6点起床,只能睡7个小时,而军训是整下午的,中心里接受治疗的人员几乎每天都在肌肉的酸痛中度过。前十五天不能出去参加活动,周末的活动基本就是磕等身长头,每次磕一千多个,整整一个上午。一个标准的等身长头是从站着开始然后双腿跪地,双手合十于肘部 同时落地,双手向前伸直至全身趴下,双手向上作揖,最后站起来,曾经有“盟友”因为逃跑被罚每天晚上做200个。同时,电休克治疗在中心的应用比精神科还普遍,只要一点做的不好就要电。还有一个就是针对挑食的惩罚方法,吃清水加纯白菜和清水煮水萝卜。
出院“盟友”对这个治疗中心的置疑还包括:
1.入院容易出院难,收费很暧昧。
收取费用的时候非常容易,名目繁多。收费标准很是不低;课上克扣家长以达到约束家长的目的, 非常模糊的标准,基本就是杨永信的一句话,家长的几百块就拿到了,如:利用家长心疼孩子作电疗威逼家长拿出几百块为自己的行为赎罪。
入院没有任何理由就可以,出院的时候必须奉上“锦旗”,或者请您“自愿”放弃本月已交纳的费用(2009年的时候是6500/月)。
2.入院标准以及含糊其词的“网瘾”概念。
没有科学、实际的入院标准。(基本与精神病院入院标准相同)
没有“网瘾”病症的诊断过程。自己对“网瘾”的概念还不能解释清楚。
让家长签字的那张纸,就是各家精神病院在收治精神病人时签的委托协议一类的东西。
3.医者,关爱生命、尊重人权。
逼人下跪是否应该纳入网络成瘾的治疗程序中也遭到质疑,而且,跪的不是自己的父母,要先向他跪。
受到捆绑与殴打这种只有在重症精神病区才会上演的方式方法在这是家常便饭。
4.侵犯人权以及隐私。
杨永信在课上自己都说,“这里不存在任何人的隐私”。所谓点评课,其实是...把自己的隐私被强制性的“晾晒”于世。甚至还有跟踪录象。
在法律面前,法官可以评断事件中人的是非。
杨永信不是法官,只是一名普通的中专毕业的精神病系医生,没有权利来评断别人的是非。杨永信网戒中心的孩子进行的是一种精神上的洗脑,或者是一 种恶意误导,甚至是人身攻击。
5.杨永信没有进行专业的心理课程的培训和学习,自称自己是心理专家,或者认为自己有心理辅导能力。
而心理咨询师不可以去以自己的意志来说服甚至是强行改变被咨询人的想法,这是所有专业心理咨询师的大忌。
6.认为自己的治疗方法是可以妥当处理“网瘾”的。
一个病症的出现,尤其是精神类疾病的判定,要为它定性,就要经过一个长期而且需要众多专家、学者考虑到社会道德承载能力,并在遵循国家相 关法律之下,才能被孕育而出。然而,杨永信推行的自己的这套理论,明明是漏洞百出,尖锐问题避而不谈,概念含糊其词,举证不足,并一再强调自己, 令人质疑其存在性能否作为一个科学理论去正常支持他的治疗方法。更严重是,他认为进行心理干预来治疗网络成瘾没有任何效果,并否认心理学的许多著名理论,还有暗语攻击《心理访谈》中曾出现过的众多权威心理专家。 中央电视台于 2009年05月12日的报道中披露,杨永信的网戒中心中,互称“盟友”的被治疗者们,年龄从13岁到30多岁,绝大部分都是被家长们哄骗或强迫送进网戒中心接受治疗,媒体表示此种做法涉嫌非法限制人身自由。

在出院“盟友”的透露下,临沂网戒中心实际上用的是一套结合了电击、捆绑、限制人身自由、个人崇拜和洗脑等方法的“疗法”。
接受治疗的孩子绝大多数都是被强制送来的,他们被称为“盟友”,每个盟友的房间都有该网戒中心的权力架构图,顶端是“网戒中心主任”杨永信(中心称其“杨叔”),再下面有两个机构“家长同盟委员会”和“同盟班会”。
“家委会”和“班会”负责监督盟友,一旦某盟友“表现不好”,就会被“加圈”或“点现钱”。“加圈”指在盟友名字后画一个圈,而累计5个圈就要接受一次电击。
“点现钱”是电击疗法,在“入院盟友必读”上写着:“在这个大家庭里,要杜绝一切社会上的不良习气。我们最痛恨的就是口是心非、表里不一、言而无信、承而不诺、耍小聪明、出尔反尔、执迷不悟,违反任意一条就等于触电,要做物理治疗,也称醒脑治疗,俗称点现钱。”
会被“点现钱”的行为共有86条,具体的如“7:30~17:30在小室挂衣服”、“点评课堂内私自调座位”、“忽悠家长想回家”、“吃巧克力”、“空腹吃药”、“盟友未经许可坐杨叔椅子”和“上厕所锁门”等,抽象须裁决的如“严重心态问题”、“执行力不足”、“挑战杨叔模式”和“在点评课上带有不接受情绪”等。
违反这86条中的任何一条,都要接受“相当疼”的电击治疗。 而其治疗方式是使用已经停产的抽搐型电痉挛非法设备 进行“低剂量电刺激治疗网瘾”,直到被叫停。
杨永信使用的DX-II型治疗仪,尽管世界精神病协会精神病诊断与分类标准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在《小康》杂志采访中称杨永信使用的DX-II项科研实际使用证明是安全有效的。 但是《新闻调查:网瘾之戒》节目中经北京著名的精神病院北京安定医院的专家证实有副作用并没有生产许可证,被业内禁止使用, 而留美生物学博士方舟子则发表文章表示,通过对脑部施加电击诱发抽搐并改变大脑功能,其机理至今不明,但损害记忆和认知功能是已知的;杨永信的治疗手段已经违反了国际惯例和世界卫生组织要求。
电击治疗这种治疗方法引起了广泛争议,对于这一疗法,很多网民认为不人道,是一种强制性手段,侵犯了孩子的人权,甚至触犯了《未成年人保护法》。 。
自2009年起,杨永信已改用符合卫生部标准的低频脉冲治疗仪。 最初,出现在主流媒体的报道多对杨永信表示赞扬,有的媒体发行纪录片《战网魔》和同名书籍进行宣传,以及其他电视台及报刊报刊也刊发相应纪性报道。
但2009年4月起,媒体开始对杨的治疗方式提出质疑。在其论坛被黑后,有媒体进行追踪调查,其中信息时报刊登了《戒瘾过程如在集中营受刑》等文章 ,而《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郭建龙得出的结论是,杨永信“其实就是摧毁孩子的抵抗心和自信心,让其产生恐惧感,然后暂时屈服”,认为杨永信的手法类似传销。
2009年5月初《广州日报》刊登文章《比网瘾更可怕的是什么》称,《战网魔》中的“网瘾少女”武旭影其实已二十多岁,已经是心理学硕士,而无论从什么角度,武都没有所谓的“网瘾”。若杨永信的中心是戒治网瘾的,那他的中心根本没有接受武旭影的逻辑基础。文章质疑杨永信到底是在戒网瘾还是在戒“不听话”,并感叹帮父母使孩子“听话”的商机之巨大;2009年5月7日,中国青年报记者白雪、王烨捷在经济特稿专栏发表了《一个网戒中心的生态系统》《戒网专家”电击治疗惹争议》等文章,把杨永信和他所创建的临沂网戒中心拉到了媒体的聚光灯下,一时间在媒体和网络上引起了强烈争议。
对此,临沂网戒中心“家委会”的家长们也发文反击,声称此文严重失实,很多家长认为一般大众根本无法理解网瘾对他们家庭造成的伤害,他们通过签订协议认可了杨永信电击和药物治疗的方式,甚至有家长主动要求对其孩子进行电击治疗。 。 杨永信对其患者使用的电刺激治疗,因安全性、有效性尚不确切,2009年7月8日,《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停止电刺激(或电休克)治疗“网瘾”技术临床应用的通知》称,“专家一致认为,电刺激(或电休克)治疗网瘾技术的安全性、有效性尚不确切,国内外并无相关临床研究和循证医学依据,暂不宜应用于临床。”从而停止(山东省卫生厅)辖区内有关医疗机构电刺激(或电休克)治疗网瘾技术的临床应用。并要求若开展科学研究,应按规定申报,经批准后须充分尊重受试者知情权和选择权,不得收取相关费用。”
在叫停电击治疗之后,从新闻评论到各大论坛再到百度贴吧,很多网友都在庆祝“胜利”。山东省临沂市第四人民医院业务副院长崔义才接受财经网采访时表示在媒体质疑电刺激疗法时,该院就停止了这一疗法。但崔义才未透露杨永信和医院是否受到了处罚。该院还在继续接收戒网者治疗。 对于杨永信和相关报道对网络游戏的批判,游戏玩家反应强烈,甚至对其大加讽刺。网络上常见人称呼其“羊叫兽”、“羊叔”、等,有人制作了视频对其进行恶搞。一款网页游戏《魔法火枪团》中还设计了敌方头目“羊角兽”,拥有“微电流”技能,广告上更直接声称“挑战羊叫兽”,恶搞视频短片《磁暴步兵杨永信之怒》在网上流传之后,在一些娱乐类报道中杨永信又多了一个新的外号 。
同时,流行网络语言“何弃疗”的主要诞生原因也是取材于杨永信的电击治疗,全文是”为什么放弃治疗“。
全球最大的中文社区百度贴吧近日发布由吧友票选出的“2013年度网络最流行十大热词”,“土豪”以77.7%的投票位居榜单第一。“我伙呆”与“何弃疗”分别以68%与60.4%紧随其后,分居第二、第三。剩下的七大热词分别是“快到碗里来”、“不明觉厉”、“深藏功与名”、“涨姿势”、“人艰不拆”、“元芳你怎么看”以及“喜大普奔”。
其中“何弃疗”的主要成因就是杨永信通过电击疗法治疗网瘾少年受到民众指责,后来该疗法便被要求停止使用,杨永信发出“为什么要放弃治疗”的疑问,如今网友用来嘲讽和自黑,以表达“你有病,快去治”的意思。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6-08-29
09年的时候已经接近1亿的收入了,现在年收入应该在几亿了吧。这样一个低成本(几台电击的机器),高回报的事情,当地政府和四院是不可能去取消的,只会不断的去洗白,而且这个收入中住院每月几千不是重点,重点在于电击治疗是按次额外收费的,一次几百。几百名学生。一天平均100人被电就是几万的收入,还有各种罚款,这些是额外的,属于家长“”自愿“”捐献的。所以,呵呵了。
第2个回答  2016-09-15
反人类的疯子,反社会的狂魔,危害社会新一代年轻人的病魔
第3个回答  2020-04-20
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家长说他有病,医生说到没病你说怎么办。电疗在zg有非异,既然都有国家颁发的从医资格证的,有什么事?起先是玩手机那帮娃仔,不爽不给玩手机非要天天玩,不是jian吗。未成年没权限,家长有监督权吧,家长送来的合情合法。你个娃子医院闹也可以,你看你抓他,还是他抓你。人家合情合法,有本事就告他法院见
第4个回答  2020-12-07
09年的时候已经接近1亿的收入了,现在年收入应该在几亿了吧。这样一个低成本(几台电击的机器),高回报的事情,当地政府和四院是不可能去取消的,只会不断的去洗白,而且这个收入中住院每月几千不是重点,重点在于电击治疗是按次额外收费的,一次几百。几百名学生。一天平均100人被电就是几万的收入,还有各种罚款,这些是额外的,属于家长“”自愿“”捐献的。杨永信教授早些年非常出名,沉寂了一段时间,这次因为雷斯林的一篇文章又出名了。

  其实这个问题比大多数人想的都要复杂。杨永信绝对不是一个简单的磁爆步兵,他在心理学临床领域好歹也有30年经验(虽然是本土学派),很多人以为他就是个江湖骗子,不是这样的。

  陶宏开也好,杨永信也好,都有一套非常自洽的逻辑理论支撑。《战网魔》一书也好,接受电视台采访也好,人家开朗自信着呢。你觉得有什么他没想到的地方吗?没有,他都知道,他会反问你,“家长说跟孩子不亲,你有更好的办法吗?”

  你可以告诉他知乎的答案,随便什么,看起来很屌的那种相互理解,他会说:“家长水平达不到你说的这个水平,但他们想和孩子亲。”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