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匡天下,九合诸侯什么意思。。

如题所述

“一匡天下,九合诸侯”就是指齐桓公多次会盟诸侯,签订条约,来使得当时的局面能够进行纠正,能够让天下稳定下来。

对于“九合诸侯”中的“九”字,众人的意见不一,许多人认为是齐桓公组织会盟的次数,但也有不同的看法:

第一种说法,认为“九”应该是个动词,与“纠”是通假字,意思为聚集、纠集,“九合诸侯”也可以称为“纠合诸侯”。

第二种说法,应该表示多数的意思,即“九合诸侯”应该是多次会盟诸侯的意思。“九”字作为虚指的数字,这种意思在古汉语中还是比较普遍运用的。

扩展资料:

齐桓公任管仲为相,推行改革,实行军政合一、兵民合一的制度,齐国逐渐强盛。当时中原华夏诸侯苦于戎狄等游牧部落的攻击。

于是齐桓公打出“尊王攘夷”的旗号,联合诸侯,北击山戎,南伐楚国,成为中原第一个霸主,受到周天子赏赐。

公元前681年,齐桓公在齐国召集了宋、陈、蔡、邾四个国家进行会盟,这是历史上第一个有诸侯来担任的盟主。

之后,齐桓公又多次组织诸侯国的会盟。前651年,周王室发生纠纷,齐桓公帮助周襄王进行了即位,巩固了他的地位。于是,齐桓公趁此机会又在葵丘与各诸侯国进行会盟。

对于齐桓公到底组织了多少次会盟的次数,历史上的记载又是不同的。《史记》也有记录为:兵车之会三,乘车之会六。九合诸侯,一匡天下。《谷梁传》称衣裳之会十一次,兵车之会四次。

另外,还有人进行考证说齐桓公在位的四十三年中,与诸侯会合的次数为二十六次。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九合诸侯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12
  多次会合诸侯,匡正天下。
  原句:奚谓过而不听於忠臣?昔者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为五伯长,管仲佐之。
  译文:什么叫有过错却不听忠臣劝谏?过去齐桓公多次会合诸侯,匡正天下,为五霸之首,管仲辅佐他.
  
  说的是齐桓公小白,任用管仲,发展齐国国力。
“九合诸侯”齐桓公曾经多次主持诸侯会盟,并被推为霸主。
“一匡天下”春秋时候,各国混战,许多小国被灭,而齐桓公会盟诸侯,领导广大诸侯国扶住过许多小国,并迫使楚国停止对中原的征伐,建立了中原各国的“新秩序”。

  出自《韩非子·十过》
  奚谓过而不听于忠臣?昔者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为五伯长,管仲佐之。管仲老,不能用事,休居于家。桓公从而问之曰:“仲父家居有病,即不幸而不起此病,政安迁之?”管仲曰:“臣老矣,不可问也。虽然,臣闻之,知臣莫若君,知子莫若父。君其试以心决之。”君曰:“鲍叔牙何如?”管仲曰:“不可。鲍叔牙为人,刚愎而上悍。刚则犯民以暴,愎则不得民心,悍则下不为用。其心不惧,非霸者之佐也。”公曰:“然则竖刁何如?”管仲曰:“不可。夫人之情莫不爱其身,公妒而好内,竖刁自獖以为治内,其身不爱,又安能爱君?” 公曰:“然则卫公子开方何如?”管仲曰:“不可。齐、卫之间不过十日之行, 开方为事君,欲适君之故,十五年不归见其父母,此非人情也。其父母之不亲也,又能亲君乎?”公曰:“然则易牙何如?”管仲曰:“不可。夫易牙为君主味,君之所未尝食唯人肉耳,易牙蒸其子首而进之,君所知也。人之情莫不爱其子,今蒸其子以为膳于君,其子弗爱,又安能爱君乎?”公曰:“然则孰可?”管仲曰:“隰朋可。其为人也,坚中而廉外,少欲而多信。夫坚中,则足以为表,廉外,则可以大任;少欲则能临其众,多信则能亲邻国。此霸者之佐也,君其用之。” 君曰:“诺。”居一年余,管仲死,君遂不用隰朋而与竖刁。刁莅事三年,桓公南游堂阜,竖刁率易牙、卫公子开方及大臣为乱。桓公渴馁而死南门之寝、公守之室,身死三月不收,虫出于户。故桓公之兵横行天下,为五伯长,卒见弑于其臣,而灭高名,为天下笑者,何也?不用管仲之过也。故曰:过而不听于忠臣,独行其意,则灭其高名,为人笑之始也。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09
说的是齐桓公小白,任用管仲,发展齐国国力。
“九合诸侯”齐桓公曾经多次主持诸侯会盟,并被推为霸主。
“一匡天下”春秋时候,各国混战,许多小国被灭,而齐桓公会盟诸侯,领导广大诸侯国扶住过许多小国,并迫使楚国停止对中原的征伐,建立了中原各国的“新秩序”。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3个回答  2011-02-06
因为齐桓公曾经多次主持诸侯会盟,并被推为霸主,此为“九合诸侯”。

春秋时候,各国混战,许多小国被灭,而齐桓公会盟诸侯,领导广大诸侯国扶住过许多小国,并迫使楚国停止对中原的征伐,建立了中原各国的“新秩序”,此为“一匡天下”。
第4个回答  2018-10-08
多次会和诸侯,一举匡正天下。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