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人数最少的姓氏与民族。

谢谢!

新世纪初期,我国历时两年,对全国的姓氏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在人数上倒数第一的是“难(姓氏中读nàn)”姓,倒数第二的是“死”姓,倒数第三的是“山(这个字在姓氏中读yà)”姓。他们的人数一般都在千人左右。 在河南,研究组发现有四个小村,里面的男女老少全姓“难”。当时调查组人员曾认为这个姓是笔误造成。然而,有趣的是韩国文化署听说了这个消息后,异常惊喜,马上组织了一个“寻根访问团”来到中国。原来,中国的“难”姓,在韩国人看来,就是自己的族根。来访的韩国人表示,河南曾出土过南北朝时期的石碑,详细记载了一个鲜卑族官员的事迹,这个官员的名字就叫“难楼”。因为历史中,曾有“难”姓随鲜卑北迁,松花江当时也改名成了“难江”。到后来,这些姓“难”的鲜卑族,几经迁移,就到了现在的朝鲜半岛。对这些历史,韩国人特别清楚。 倒数第二的“死”姓,主要分布于中国西北部。是由北魏时期少数民族的四字复姓发展而来,目前人数呈减少趋势。 倒数第三的“山”姓,是调查组在安徽省郭阳县和辽宁省彰武县偶然发现的,共有2000人左右。有意思的是,同为“山”姓,两地的人互相都没有联系,但都清楚自己姓的来源:他们都称自己是岳飞的直系后代,当年遭到秦桧的迫害,逃亡期间,把原来的岳姓加以改变,成了这个新姓。调查组人员帮助“山”姓人士互相之间取得了联系,同时,也详细考证了他们姓氏的来源,确实如他们所说的,非常一致。 生活在西藏的中国人口最少的民族——珞巴族

西藏东南部的米林县有一条南伊沟,大片大片的原始森林环抱着错落有致的农家庭院,成群的牛羊在山坡河谷间觅食,春季桃花盛开,秋来果实满枝。

这里就是珞巴族在我国最大的聚居地——西藏林芝地区南伊珞巴民族乡。

“珞巴”一词为藏语,意为南方人,因居住地不同而有多种称谓,如“博嘎尔”、“崩尼”、“崩如”等,主要分布于西藏自治区东南部的洛瑜地区及相邻的察隅、墨脱、米林、隆子等县的边沿山区。据西藏自治区统计局公布的数字,到2000年底,西藏自治区境内的珞巴族人口为2856人。

珞巴族有自己的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语支尚未确定,且各地区的方言差异较大。除住在墨脱县北部的珞巴族使用藏语外,其余通用珞巴语。珞巴族无本民族文字,解放前还采用刻木、结绳记事方法,少数人会用藏文。

珞巴族自古就在西藏的塔布、工布、白马冈和喜马拉雅山南坡的广大地域内生息,是由活动在这一带的古老群体中的一支或数支“蕃”繁衍而来的。

据藏文史籍记载,很早以前,藏族和珞巴族人民的交往便很密切。松赞干布时期,该族所属地即辖于吐蕃王朝。17世纪以后受命于清代中央王朝的西藏地方政府设有专门管理该地区的机构。在近代史上,曾屡次开展驱逐帝国主义间谍和“远征军”的斗争,为维护祖国神圣领土不受侵犯做出过极大贡献。

珞巴族的服饰各地区差别很大,珞瑜北部部分地区的珞巴族男子,一般穿着羊毛织的长到腹部的黑色套头坎肩,背上披一块野牛皮,用皮条系在肩上。帽子有熊皮圆盔和竹藤条编制的圆盔两种,后者帽沿外还套一个带毛的熊皮圈。男子喜欢赤脚、戴竹骨耳环、项链,腰挂弓箭、长刀等物。妇女穿自织的羊毛、麻、棉衣料做的短上衣和统裙。各式各样胸饰、腰饰、背饰是珞巴族人民喜爱的装饰品,且各地佩戴方式颇不相同。

珞巴族的住房都是竹木结构的二层干栏,户外另建粮仓,习用头额背负物资。

在珞巴族流传着大量民间故事和传说等口头文学。喜庆集会时,人们一边喝酒一边以特定曲调对唱古老的传说,常可通宵达旦。

西藏和平解放前,珞巴族生活在奴隶社会,生产生活基本处于刀耕火种、刻木记事的时代。那时,绝大多数珞巴人一年到头衣食无着,还要给领主服役,缴纳繁重的苛捐杂税,当时的珞巴人被西藏官家、贵族、寺院上层视为“野人”。

上个世纪50年代末,珞巴族从奴隶社会直接进入了现代社会。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珞巴人开始走出深山洞穴搬到地势平坦、通公路、有电站的河谷定居。他们开荒造田,因地制宜发展农牧业,开展了编织竹器、烧木炭等副业生产,生产生活方式发生巨大变化。国家在珞巴族地区兴建了新村,办起了学校和医疗站,本民族干部也得到培养。

目前,南伊珞巴民族乡已有20多名大中专毕业生。去年全乡粮食总产量达12.5万公斤,人均纯收入2256元,其中现金收入就有1400元。现在乡里村村通电话,大部分家庭购买了电视机,家产数十万元的有十几家,还出现了“百万富翁”。今天的珞巴人正大步从贫穷走向富裕,从落后走向文明。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