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干打雷不下雨那?

雷声滚滚 就是一滴雨水没有 哪位科学家给解释下

这与云层中含水量的多少有着密切关系。另一个原因,打雷的时候确实伴随着下雨了,但由于声音传得远,降雨的范围小,你正好不在雨区,所以碰到“干打雷不下雨”。

1、首先水汽在高空遇到冷空气便凝聚成小水滴。这些小水滴都很小,直径只有0.01~0.02毫米,最大也只有0.2毫米。它们又小又轻,被空气中的上升气流托在空中。就是这些小水滴在空中聚成云。

2、天上的云有的是正极,有的是负极。两种云碰到一起时,就会发出闪电,同时又放出很大的热量,使周围的空气受热,膨胀。瞬间被加热膨胀的空气会推挤周围的空气,引发出强烈的爆炸式震动,这就是雷声。

3、下雨是由于积雨云的内部,有正负离子在相互碰撞和摩擦。冰晶破碎、水滴碰撞、空气对流等都能导致云内带电粒子增多,而这些过程在积雨云内部表现得非常强烈。

积雨云的范围一般在10公里至30公里之间。在云体中心覆盖的区域里,降雨量最大;在边缘地区内,雨量较少甚至无雨,而雷声的传播范围可达到50公里至70公里。因此,积雨云的中部地区雷声大、雨也大,边缘地区就会雷声大、雨点小。

扩展资料:

“干打雷不下雨”也叫旱雷。多发生在夏季,往往因为云层间没有足以形成降雨的水汽,而只有大量正负电荷,因此形成旱雷。

形成雷雨云要具备一定的条件,即空气中要有充足的水汽,要有使湿空气上升的动力,空气要能产生剧烈的对流运动。春夏季节,由于受南方暖湿气流影响,空气潮湿,同时太阳辐射强烈,近地面空气不断受热而上升,上层的冷空气下沉,易形成强烈对流,所以多雷雨,降冰雹。

夏天的空气是非常潮湿的,空气中的水分特别多。到晚上的时候,大气没有经过太阳的辐射加温很容易聚集、凝结,从而形成较大较厚的云团,所以晚上比较容易下雨。

防雷注意事项

1、在打雷下雨时,严禁在山顶或者高丘地带停留,更要切忌继续蹬往高处观赏雨景,不能在大树下、电线杆附近躲避,也不要行走或站立在空旷的田野里,应尽快躲在低洼处,或尽可能找房层或干燥的洞穴躲避。

2、雷雨天气时,不要用金属柄雨伞,摘下金属架眼镜、手表、裤带,若是骑车旅游要尽快离开自行车,亦应远离其它金属制物体,以免产生导电而被雷电击中。

3、在雷雨天气,不要去江、河、湖边游泳、划船、垂钓等。

4、在电闪雷鸣、风雨交加之时,若旅游者在旅店休息,应立即关掉室内的电视机、收录机、音响、空调机等电器,以避免产生导电。打雷时,在房间的正中央较为安全,切忌停留在电灯正下面,忌依靠在柱子、墙壁边、门窗边,以避免在打雷时产生感应电而致意外。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旱雷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打雷 (自然现象)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6
夏季常会有干打雷,不下雨的现象发生,这让饱受闷热的人们颇为不解. 其实主要是因为:打雷是在雷雨云中发生的,一般来说云层越厚雨量就会越大,而在云的边缘会没雨或者少雨。另外,声音的传播氛围很大,这样如果是处在云的边缘位置,我们就会发现干打雷,不下雨的现象。 知道了这一点,夏天再出现干打雷不下雨的现象,相信看过的人就都不会再感叹了.
麻烦采纳,谢谢!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14-04-27
下雨不一定要打雷,打雷也不一定会下雨。但是打雷却经常会下雨,这是因为打雷往往是空气状态不稳定时发生,在大气中有对流云团活动,两个运动方向不同或相反的对流云团相互接触,产生摩擦,在两个对流云团之间产生静电,静电放电就形成打雷。如果对流云团中有湿热性云团和干冷云团时,两云团的对流会改变湿热性云团的内部状态,使其中的水汽析出,变成雨滴掉落下来形成下雨。如果两对流云团对流不构成下雨的条件则就不会下雨
第3个回答  2014-04-28
因为打雷是由于空气中的带电离子聚集过多,从而形成的一种放电行为。 而下雨是因为云层的含水量过大,我也许说的不科学,下雨的原因有很多种 下雨时候天空的云是比较多的,带电离子活动的就多,相互摩擦很容易放电。 尤其是夏天!这和气流运动有关系 所以打雷和下雨没有直接联系
第4个回答  2014-04-27
因为打雷离你们太远了

为什么干打雷不下雨那?
4. 声音的传播范围非常广泛,如果观察者在云层的边缘位置,他们只会听到雷声,而看不到雨水。5. 了解了这个原理后,当夏天再次出现干打雷不下雨的情况时,人们就不会感到惊讶了。

为什么干打雷不下雨那?
“干打雷不下雨”也称为旱雷,多发生在夏季。这时,云层间可能没有足够形成降雨的水汽,但带有大量的正负电荷,因此形成旱雷。形成雷雨云需要一定的条件:空气中要有充足的水汽,要有使湿空气上升的动力,空气要能产生剧烈的对流运动。春夏季节,由于受南方暖湿气流的影响,空气潮湿,同时太阳辐射强烈,近...

干打雷不下雨是怎么回事
这种“干打雷不下雨”的现象,也被称为旱雷,常在夏季出现。这是因为云层间缺乏足够的水汽来形成降雨,只有大量的正负电荷存在,从而产生了旱雷。在雷电交加的天气里,人们应当避免停留在山顶或高丘地带,同时也不能在大树下或电线杆附近躲避。在空旷的田野里行走或站立也是极其危险的。为了安全起见,应尽快...

干打雷不下雨的天气说明了什么?
1. 干打雷不下雨的现象表明云层中的水汽含量不足。即使雷电能够改变云层的结构,增加降水的机会,但如果水汽不足,即使空气对流强烈,雷声震耳欲聋,也无法形成降雨。2. 积雨云的特征是云体浓厚且巨大,垂直发展极为强烈,从远处看宛如高耸入云的山峰。云顶由冰晶构成,呈现出白色丝绒般的光泽,形态常为...

为什么有“干打雷,不下雨”现象
其实主要是因为:打雷是在雷雨云中发生的,一般来说云层越厚雨量就会越大,而在云的边缘会没雨或者少雨。另外,声音的传播氛围很大,这样如果是处在云的边缘位置,我们就会发现干打雷,不下雨的现象。知道了这一点,夏天再出现干打雷不下雨的现象,相信看过的人就都不会再感叹了.参考资料:百乐题 ht...

为什么光打雷闪电就是不下雨?
说明打雷和闪电的区域可能比降雨区域大。总的来说,光打雷闪电不下雨,是因为大气中的能量释放与降水过程的特定条件并不一致。这种现象展示了自然界的复杂性,尽管我们能看到惊人的电光,但并不总是伴随着降水。这些知识源于网络,旨在帮助我们理解这个自然现象,版权归属于最初的分享者。

干打雷不下雨是怎么回事
干打雷不下雨也叫旱雷,多发生在夏季,因为云层间没有足以形成降雨的水汽,只有大量正负电荷,因而形成旱雷。打雷严禁在山顶或者高丘地带停留,不能在大树下、电线杆附近躲避,也不要行走或站立在空旷的田野里。打雷时应尽快躲在低洼处,或者尽可能找房屋或干燥的洞穴躲避,如果在室内,应拔掉电源插头。

为什么有时候会出现光打雷,却不下雨的现象呢?
由于天气炎热干燥。上层空气的云层遇到冷空气,降雨。但是雨还没落到地面,由于下层地表的高温缘故,雨马上又被蒸发变为潮湿的热空气再次上升到空中。所以只打雷不下雨

干打雷不下雨的天气说明了什么?
干打雷不下雨的天气说明了云体中的含水量不够。虽然打雷容易改变云层结构,从而改变含水量,为下雨创造更多的条件,但并不一定会导致下雨。如果云体的含水量不够,就算空气对流再怎么强,水珠再怎么碰撞,雷打得再大声,雨还是下不来的。积雨云的特点:积雨云云体浓厚而庞大,垂直发展极其旺盛,远看很像...

打雷不下雨什么征兆
干打雷不下雨的原因通常与雷雨云的分布和雷声传播的距离有关。一般来说,雷雨云的直径大约在10到30千米之间,而雷声可以在50到70千米范围内传播。当雷声传播的范围超过了雷雨云的实际影响区域时,就会发生只有雷声而没有降雨的现象,即所谓的“干打雷不下雨”。云层越厚,通常意味着降雨量会更大。然而,...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