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题所述
还有一件事要搞清楚,就是小康水平与小康社会的区别
第一、首先是范围不一样。20世纪根据中国的国情,中国建设小康重点在解决温饱,提高物质文明水平,而邓小平提出的小康社会决不是单纯的物质文明,还应包括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
第二、标准不一样。如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那么按此目标,人均GDP就要超过3000美元,符合世界银行各国收入水平四类划分标准中的中上等国家水平。可以肯定的是,在对全面建设进程进行检测和量化时,不仅要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统计临界值,而且要全面反映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发展进程。
“全面小康社会”的名词解释
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正式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小康社会”是由邓小平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在规划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蓝图时提出的战略构想。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指出,我们既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又要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
名词解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小康社会”是由邓小平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在规划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蓝图时提出的战略构想。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深入,其内涵和意义不断地得到丰富和发展。在20世纪末基本实现“小康”的情况下,中共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共十七大报告在此基础上提出新的更高要求。(1) 增强发展协调...
“全面小康社会”的名词解释
基本实现全面小康社会是指全面综合评价指数达到90%以上。
小康社会的名词解释
“小康社会”是由邓小平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在规划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蓝图时提出的战略构想。“小康”是一个颇具中国特色的概念,小康社会就是介于温饱与富裕之间的一个特定发展阶段。1979年12月6日,邓小平在会见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第一次提出了"小康"概念以及在20世纪末中国达到“小康社会”的构想。
“两个百年目标与中华名族伟大复兴”课程名词解释
“两个百年目标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课程相关名词解释:两个百年目标:第一个百年目标:指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目标已经实现,标志着中国在经济、社会、文化等各方面取得了显著进步,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提升。第二个百年目标:指在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名词解释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在2017年党的报告中提出的战略任务,描绘了自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宏伟蓝图,标志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开启。至2020年10月26日至29日的全会,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被强调需再接再厉、一鼓作气,确保如期完成脱贫攻坚战,确保...
儒家礼教历史名词解释?
儒家礼教的核心是“礼”。孔子推行 “法先王,兴故国,行王道”的政治纲领。“克已复礼”,“以礼为纪”的行政纲领,和提出“君君臣臣,以正名分”,实行礼治,行仁政的“小康社会”政治大纲。儒家礼教强调“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屈民以伸君”,人与人之间要有贵贱尊卑之分。其...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名词解释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名词解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2017年10月,描绘了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宏伟蓝图,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2020年10月26日至29日,全会强调,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要再接再厉、一鼓作气,确保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
新时代名词解释
从国家层面来讲,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意味着,人们的追求已经从基本的物质需求,转向了更多元化、更高层次的需求。新时代也是一个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时代。在这个时代,我们要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
党的二十大名词解释
3. “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指的是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一目标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这些名词都是党的二十大中的重要内容和关键词汇,它们对于理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理论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