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雍也 觚不觚觚哉觚哉的详细阐释

子曰:“觚不觚,觚哉?觚哉?” 宰我问曰:“仁者虽告之曰井有仁①焉,其从之也?”子曰:“何为其然也?君子可逝②也,不可陷③也;可欺也,不可罔也。” 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我于老彭。”三则的详细阐释。。。请不要在百度谷歌一下就回答好吗。。。最好每则举一点名人事例。。

1、子曰:“觚不觚,觚哉?觚哉?”

注释:孔子说:“觚不像个觚了,这也算是觚吗?这也算是觚吗?”

出处:《论语·雍也》

例子:江谦有一段对《朱子集注》的评议,程子当然没有佛法的高度,只是就世上的乱象做一个评议。这个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孔子说这个话,你说他有没有什么意思?他没有意思,圣人不会有意思,说出来,你能领悟多少是你自己境界上能领悟多少。

就像佛讲经说法,《金刚经》上讲的如来有所说法耶?如来无有法可说,他没有说法。那他说了那么多法,怎么说没有说法?他无心,真是言者无心,听者有意。

孔子举了一个觚这个酒器说觚不觚,觚哉觚哉,程子理解君不君臣不臣的意思,也行,这是你的境界,你是入在世间的境界,你是世谛。江谦他是佛法的高度,出世谛,他理解也行。所以,一句话有无量义。这句话,你自己有这个意思,你理解也行,那就看谁的见地高。

2、宰我问曰:“仁者虽告之曰井有仁焉,其从之也?”子曰:“何为其然也?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可欺也,不可罔也。”

注释:宰我问道:“对于有仁德的人,别人告诉他井里掉下去一位仁人啦,他会跟着下去吗?”孔子说:“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君子可以到井边去救,却不可以陷入井中;君子可能被欺骗,但不可能被迷惑。”

出处:《论语·雍也》

例子:东郭先生牵着毛驴在路上走,毛驴背上驮着口袋。忽然,从他的后面跑来一只狼,求他救它,还说要报答他的救命之恩。东郭先生见它可怜,便把它装进口袋。

猎人追来了,问东郭先生有没有见到一只狼,东郭先生说没有看见。猎人走了,东郭先生把狼从口袋里放出来。狼一出口袋,非但不感谢东郭先生,还张开嘴向东郭先生扑来。

东郭先生绕着毛驴,一边躲闪,一边骂狼没有良心。正在危急时,走来了一个老农。东郭先生和狼都向老农讲理由。老农都不信,要狼重新装进口袋给他看。狼同意了,东郭先生把狼装进了口袋。老农抡起锄头把狼打死了。并对东郭先生说:“对狼讲仁慈,你真糊涂,应该记住这个教训。”

3、 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我于老彭。”

出处:《论语·雍也》

注释:孔子骄傲的说:“我能背诵古代口口相传留下的文化遗产,这些东西太美好了,我不敢有一点篡改;我是非常诚信的人,说出的话必须作到,我喜欢继承古人好的优良传统。私下我把老彭当作学习的榜样。

例子:学习经典,传承文化,例如现在播出的中国诗词大会,以及董卿主持的朗读者都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延续,由此可见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扩展资料

论语·雍也篇是《论语》中的一个章节,共包括30章,该篇涉及到“中庸之道”、“恕”的学说、“文质”思想,同时还包括如何培养“仁德”的一些主张。

雍也篇是论语中的一个章节, 本篇共包括30章。本篇里有数章谈到颜回,孔子对他的评价甚高。此外,本篇还涉及到“中庸之道”、“恕”的学说、“文质”思想,同时,还包括如何培养“仁德”的一些主张。

孔子(前551 ——前479 ),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儒家学派创始人,中国古代最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文学家,对中国思想文化的发展有极其深远的影响。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论语·雍也》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4-25

1,子曰:“觚不觚,觚哉?觚哉?”

白话文释义:孔子说:“觚不像个觚的样子,这还叫觚吗!这还叫觚吗?”

孔子看到一个酒杯与原来叫作“觚"的酒器已经不同了,但是人们依然叫它“觚"。对此,孔子表示出了自己的不满。他觉得既然东西已经名不副实了,只是徒有虚名,应该赶紧给它正名,使其名实相符才是。在这里,孔子借助“觚不觚''感叹,讽刺当时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的社会现实。

2,宰我问曰:“仁者,虽告之曰:‘井有仁焉。’其从之也?”子曰:“何为其然也?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可欺也,不可罔也。”

白话文释义:宰我问道:“一个有仁德的人,如果别人告诉他‘井里掉下一位仁人’他是不是会跟着跳下去呢?”孔子说:“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君子可以到井边设法救人,不让自己陷人井中;可以被人用正当的理由欺骗,但不可以被愚弄。”

因白天睡觉而受到孔子批评的宰我,向孔子提出了一个很尖锐的问题,孔子没有正面地回答。他认为君子会想方设法救助落难的人,但不会陷自己于危险境地。然后批评宰我问的问题不道德,说君子可以被人用正当的理由欺骗,但不可以被愚弄。

3,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

白话文释义:孔子说:“阐逋而不创作,相信并喜爱古代文化,我私下里把自己比作老彭。”

孔子说自己“述而不作”,只是自谦的说法而已。而且,孔子也并非真的只是述而不作,比方说以“仁"解“礼''就是孔子的创作。他这么说,只是表现出了自己对于传统文化及历史经验的重视,这也是他做学问的态度。

扩展资料

前两章“觚不觚,觚哉?觚哉?”和“宰我问曰”出自《论语·雍也》篇,觚是古代盛酒的器具,上圆下方,有棱,容量约有二升,后来觚被改变了(上下都圆了),所以孔子认为觚不像觚了。

早在孔子之前,以礼乐为核心的文化符号体系就已存在,只是由于缺少伦理价值观念的支撑,使得这一体系十分松散、很不牢固。而儒家的所谓”建构”,就是要以“仁学”的价值观念来支撑“礼乐”的符号体系,以克服“礼崩乐坏”的局面。针对当时文化符号体系混乱的现状,孔子曾发出“觚不觚,觚哉!觚哉!”的慨叹。

“宰我问曰”此问深得夫子之心,夫子明白一切经典、原则、总方针等皆是死的,而现实生活却是活生生的。他担心弟子会以“依于仁”作为条条框框,把自己套住又陷进去,希望他们能保持归零的心又能知道具体怎么做。所以回答说 :“何为其然也?”也就是“先想想为什么他要这样做呢?”

其实孔子是告诉弟子们要保持清醒明觉,回到当下看清实相,不要听到有仁就莽撞乱为。譬如不会游泳而跳进河里救人,虽精神可嘉,但大部分是救不了人反而搭上自己生命的。救人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何况这里也有可能是他人设了圈套或制造谣言。

“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则出自《论语》第七篇《述而篇》,这一篇内容多是记录孔子他们自谦和教导别人的语言,及待人接物、为人处事的一些事例,对于教育和启发学生们是很有帮助的。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6-12-31
觚是古代书写所用竹木简策,与竹简不同的是顶端末端是梯形或者圆形。戴氏所注论语上说,孔子削觚,觉今之觚不像觚。于是作叹。朱子解为酒器,即商觚,亦可。觚字通孤,实在是无稽之谈。
第3个回答  2013-11-09
“子曰:“觚不觚,觚哉?觚哉?” ”这段文字确实让人莫名其妙,自古就众说纷纭。网上众多说法都狗屁不通。相比之下,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李零所著《丧家狗——我读论语》第138页上的两种解释中的后一种比较可信,就是说,“觚”就是“孤”,是孔子自言自语:我孤独吗?孤独呀!孤独呀!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