蛮夷戎狄中的蛮夷是来自

如题所述

1. 春秋时期,中国被分为华夏与戎、狄、蛮、夷四个部分。华夏指的是那些经济文化较为先进的诸侯国,而戎、狄、蛮、夷则是指那些相对落后的部族或小国。
2. 戎、狄、蛮、夷有的居住在远离华夏的地方,有的则与华夏紧密相连或交错生活。根据他们所处的方位,分别被称为东夷、西戎、南蛮和北狄。
3. 戎人分布广泛,如北戎、山戎分布在河北和辽宁等地;姜戎、陆浑之戎原居甘肃,后迁至豫西。周的南面有扬拒、泉皋、伊洛之戎;鲁西境也有戎人。晋国周围更是戎狄环伺,《左传》因此有「晋居深山,戎狄之与邻」的记载。
4. 狄人分为白狄、赤狄和长狄。白狄主要分布在陕西一带,白狄别种鲜虞、肥、鼓则在河北西部、中部;赤狄中有潞氏、留吁、铎辰等部,主要在今晋东南一带;长狄的具体情况不详。
5. 夷人主要分布在今山东、安徽、江苏北部一带。莱夷在齐东,淮夷分布在淮河中下游。《左传》提及东夷,《论语》提及九夷,均指今山东一带的夷人。东夷人中建立了介和根牟等国。淮夷是诸夷中最强大的,与鲁多次冲突,鲁僖公战胜淮夷后,《诗经》有《泮水》篇歌颂。
6. 群蛮和百濮位于楚南,楚与晋战于鄢陵时,蛮人也出兵随楚。濮人可能在云南一带。秦汉时期,蛮族以盘瓠、廪君、板楯三部最大,居住在武陵郡、长沙郡,又称「武陵蛮」或「长沙蛮」;其地有雄、樠、辰、酉、武五溪,故又称「五溪蛮」。
7. 戎和狄主要分布在黄河流域或更北和西北地区,他们中有「披发左衽」的习惯。《左传》中提到姜戎「饮食衣服不与华同,货币不通,言语不达」,这些生产习惯、礼俗、语言的差异区分了戎狄与华夏。但并非所有差异都意味着民族不同,如姜姓、姬姓之戎,显然与周人为同族人。
8. 春秋早期,戎狄蛮夷势力强盛,对中原华夏小国构成严重威胁,甚至晋、齐等大国也常遭侵袭。但从春秋中期起,华夏各国通过称霸联合,增强了对戎狄的防御能力,逐渐征服不少戎狄。
9. 由于长期与华夏共居,戎狄蛮夷的文化差异逐渐减少。至春秋末年,中原各地的戎狄蛮夷大多已与华夏融合,共同构成中华民族。
10. 「蛮、夷、戎、狄」早期并无歧视侮辱含义,但随着少数民族对华夏威胁的加剧,华夏民族意识和危机感增强,这些称谓逐渐带有歧视和侮辱色彩。如今,东夷已完全汉化;西戎部分西迁或被吞并;南蛮包括百越、云南少数民族、越南;北狄已不存在,鲜卑等民族已被融合。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