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以后,为什么中原王朝多被少数民族政权吊打呢?

如题所述

五代以后,中原王朝被吊打,也就是汉族王朝被吊打,原因主要有三个:


第一个原因是很多人没注意到的,在五代以后,汉族王朝再也没有士族了,那些传承千年的大家族全部被消灭,官僚阶层全部由科举考试上来的士子担任。科举是一个历史进步,但是士族被消灭绝对是当时中原王朝的一大损失。

这些家族能传承千年必然有它存在的道理,比如这些士族内部会有大量的藏书和从政治国的技巧代代相传,这是靠科举考上来的士子们没法比拟的。科举考上来的士子没有根基和靠山,只能选择效忠皇帝,所以在五代以后,皇帝的权力无限集中。这种皇帝独裁体制使得皇帝更关注巩固自己的权力和享乐,而且国内没有制约他的势力,整个国家的前途全部落在了皇帝一个人的身上,只要皇帝不合格,国家就很容易陷入混乱。而且为了保持皇权,明朝的朱元璋还把整个国家都固定死了,导致国家丧失了活力。


如果士族还存在的话,由于士族的制约,皇帝会受到来自官僚阶层和贵族们的督促,让皇帝不能乱来。而且每一个士族都是一个小的国家核心,士族为了保持优势,会不断寻求壮大的途径,这样国家就有了不断对外探索的动力。如果士族能延续到明朝,这些士族为了经济利益估计会自己去搞大航海。


第二个原因就是在五代以后,中国的武德不兴,武人受到了压制,越往后武将的地位越低,不但低于文官,连太监都不如,国家防备武将像防贼一样。这样下来的结果自然是民族一流的人才没人愿意再从事武将这个工作,到了明朝以后,武将普遍文盲化,根本不能承担对外开拓的责任,宋明的体制决定了他们不可能产生像霍去病那样的人物。

五代十国是个大乱世,各方武将凭借武力在中华大地上翻云覆雨,所以宋太祖赵匡胤在建立宋朝以后,就开始全方位压制武将,通过各种机制消弱武将的权力,并且从文化上羞辱武将,让人觉得当兵是一件丢人的事,所有那个时候有这样一句俗语——好铁不打钉,好男不当兵。


正是汉民族对于武人的持续矮化和丑化,让民族的一流人才都不愿意从事武将这个职业,而且整个国家也不支持武将,所以在五代以后汉民族经常被少数民族吊打。靠考试和写文章是不可能抵抗骑兵和马刀的。


第三个原因大家可能没有注意到,在五代以后,所有的少数民族政权都积极汉化,积极学习汉民族的先进文化和经验。长期以来,汉民族能压制少数民族,就是因为汉民族掌握了先进的文化和技术,比如冶铁锻造兵器和各种先进的军队战法。

在五代以后,各个少数民族政权不断学习汉族文化中的先进部分,在加上他们本民族自身尚武的长处,所以在五代以后开始吊打汉王朝。在宋代的时候,少数民族政权还只能和汉王朝形成对立割据,到了蒙古人时期,汉王朝就开始被吊打,直到最后演化出满清,可以一直统治整个中国两百多年,并且不断对外扩张,占领了很多汉王朝都从来没占领过的土地。


一个又尚武又爱学习先进文化的民族肯定是生机勃勃的,一个只会写文章裹小脚的民族肯定暮气沉沉,所以在五代以后,汉王朝不断被吊打。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大家正在搜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