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的魏延是怎么死的?怎么评价这个人?

如题所述

为什么说《三国演义》这部书写得特别好?就是因为很多情节细致入微,妙到毫巅,通过最微小的细节描写,就能够反映出一个人物的心理变化。

三国迷们对魏延这个人物非常熟悉,咱们就通过魏延的战斗生涯中厮杀风格的改变来分析一下他的思想发展过程。

魏延首次战斗就是在襄阳城下与文聘的那场厮杀。曹操重兵南下,刘备携民渡江投往襄阳而来,被蔡瑁拒之城外,闭门不纳。魏延杀散守门官兵,打开城门,欲迎入刘备,这时文聘领兵前来阻拦。但魏延根本没把文聘放在眼里,“挺枪跃马,便来交战”,在以少打多的情况下,“从已至未”,战到兵卒折尽,方才逃走。这场以寡敌众的战斗反映出魏延性格中骄狂不屈的一面。

在长沙城杀死太守韩玄归附刘备之后,魏延得到了刘备的器重,但诸葛亮的“反骨论”让魏延收敛了气焰。随刘备入川,在兵进雒城时,魏延又暴露了他的骄狂秉性,与老将黄忠争夺先锋之位,出言讥讽,黄忠大怒欲与魏延较量武艺,魏延拉开架势就要奉陪。这时的魏延还是个愣头青,爱出风头,不忿不服。而刘备偏偏喜欢魏延这股狂劲儿,对魏延很纵容,让他与黄忠并列左右先锋。

魏延擅自改变战斗计划,与泠苞打了场遭遇战,交锋“三十合”,又遭到邓贤夹击,差点兵败,幸被黄忠所救。但刘备仍然袒护魏延,居然没有问罪。而在随后的战斗中,魏延在涪江大坝上“不数合”生擒泠苞。从战三十合不分胜负到不数合生擒,说明魏延总结能力很强,很善于提高自己的战斗技巧。

魏延骨子里的不服气精神从另一件事上也能看出来。大家记得,张飞向诸葛亮请战,要到葭萌关去与马超一较高下,魏延又站出来了,愿意为张飞当前锋。魏延没有像对黄忠那样也对张飞出言不逊,而是将自己放在一个较低的位置,说明他还是吸取了教训,改掉了一些愣头青作风。但骨子里仍然不服气,想与张飞抢功。

魏延率领人马提前出发,立即与敌人交战,“不十合”打跑了杨柏,乘胜追击时又遇到马岱,“战不十合,岱败走”,贪功心切的魏延以为自己打败的是马超,兴奋之下穷追不舍,被马岱“回身一箭”正中左臂,吃了大亏。这次惨痛的教训刻骨铭心,从此以后,魏延痛定思痛,他的战斗风格发生彻底改变。

我们发现,魏延在以后的战斗生涯中,诈败次数大增,而且每次都能收到奇效:

斜谷界口战庞德,诈败后射伤曹操;平南中战鄂焕,诈败后与王平、张翼合力生擒之;银坑战祝融夫人,“战不数合”诈败,以绊马索擒之;盘蛇谷战兀突骨,诈败诱入谷中烧死;冀县城外战姜维,“二将交锋数合”后魏延诈败,将姜维放入城中后围困;木门道战张郃,“不十合”魏延诈败而走,将张郃诱入木门道射死;上方谷战司马懿,“舞刀相迎,懿挺枪接战”,不三合,魏延诈败诱司马懿入上方谷,差点将其烧死。

魏延的战斗生涯中总共七次诈败,无论对方是男是女,是老是少,是强是弱,是汉族还是少民,是猛虎还是狡狐,魏延都统统诈败,并且成功诱骗住了对手,连司马懿这种狡猾的老狐狸都上了当。

诈败是个技术活,不是谁都能成功的。这说明魏延非常善于学习和总结,在战斗实践中他的演技飞速提高,放到今天,凭魏延的实力足以拿到金像奖。

从猛冲硬拼发展到连连诈败,从一介愣头青发展成为诡谲的狐狸,从虚荣浮躁发展到完全务实,魏延在战火的磨砺中最终成长为一位难以多得的优秀将才,这就是进步。

与魏延形成鲜明对比的就是关羽,两人性情相似,但关羽却因不羁的放纵自己而逐渐衰褪,而魏延则因为不断地学习总结而飞速提高。

但刻在骨髓中与生俱来的骄矜自负却难以改变。张郃殒命木门道后,魏延终于成为了所向披靡的天下第一猛将。诸葛亮五丈原归星,世间再无人能压制魏延的气焰。南郑关下,放眼天下无可匹敌的魏延终于彻底释放,嚣张不可一世,大呼“谁敢杀我?”

魏延之诈起于马岱,也终于马岱,这也是天意啊!世道之轮回如此奇巧,实非人力所能相抗也。

(本文根据《三国演义》分析而来,与正史无关。)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1-01
是被马岱斩落马下,这个人的能力很强,但是野心也很大,最终导致他不能被重用
第2个回答  2020-12-31
魏延是被蜀汉的人当作叛徒杀死的。魏延这个人忠心是有的,谋略是有的,就是情商不太高,和人无法好好相处,所以在朝中被人冤枉的时候,没人替他反驳。
第3个回答  2020-12-30
三国时期的魏延是被马岱杀死的,马岱是得到杨仪的命令这样做的;魏延是被冤死的一个人,实际上他从来没有想过要投奔曹魏。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