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是一介书生,却指挥了著名战役,刘仁轨为何有这么大的权势呢?

如题所述

刘仁轨是个怎样的人呢?西蒙觉得他是个能文能武的大唐重臣。关于他的事迹大家在百度上都能查到,西蒙就给大家简单说下关于他的两个事,一个是大事,一个是趣闻。


大事当然就是让他名扬千古的白村江之战,公元663年,大唐名帅刘仁轨只率领一支170艘船的部队,就痛歼了拥有1000多艘船的日本部队。焚其400余舟,杀得“烟焰涨天,海水皆赤”,大约1万日本兵成了大唐兵的刀下鬼,这一仗,中国让日本长达900年不敢窥视朝鲜半岛。

而趣闻就比较有意思了。说是刘仁轨当青州刺史的时候,因被小人陷害,被唐高宗罢职,但是让他以平民身份随军出征辽东。刘仁轨生了病,于是就在平壤城下搭了个幕棚看士兵攻城。这时候过来个小兵,一屁股就坐在刘仁轨前面不走。刘仁轨说:赶紧给我滚。小兵说:你能看我就不能看了?关你屁事!!!结果敌军从城头射过来一箭,正中了小兵心脏,小兵就这样死了。可以说,就是因为小兵帮着刘仁轨挡了这一箭,才有后来的白村江之战刘仁轨大破倭贼。所以虽然这个小兵我们连名字都不知道,还是死于装逼,但是也算是死的光荣了。这个故事可不是西蒙胡乱编的哦,被记载在《朝野佥载》中。


一介书生怎么了,毛泽东不也是一介书生吗?但指挥打仗却出神入化,无人能及呀!刘仁轨就是这一样的一个人。刘仁轨出身尉氏刘氏,恭谨好学,博涉文史,直言敢谏,唐高祖到唐高宗年间,当过宰相,文武全才,中国和日本第一次交战就是此人指挥。在白江口之战大败日本,百济联军名震天下。 刘仁轨(601—685年3月2日),字正则,汉族,汴州尉氏人(今河南省尉氏县张市镇),唐朝名将。刘仁轨出身隋末的平民之家,虽生在动荡年代,仍“恭谨好学”,“每行坐所在,辄书空地,由是博涉文史”。唐高祖、唐高宗年间,历任给事中、青州刺史。


因救援新罗,在白江口之战大败日本、百济联军而名震天下。垂拱元年(685年)正月二十二,刘仁轨逝世。武则天停朝三日,追赠开府仪同三司、并州大都督,陪葬干陵,赐其家实封三百户。刘仁轨虽然位居宰相,从不骄傲自大,每次会见贫贱时的旧友,不改平民时的样子。刘仁轨亲身经历了隋末的乱世,辑录所见所闻,写了《行年记》流行于世。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5-23
刘仁轨出身尉氏刘氏。他自少孤贫,却恭谨好学,成年后博涉文史。在唐太宗时以直言敢谏闻名,累官至给事中。唐高宗即位后,历任青州刺史、带方州刺史、同中书门下三品等职。镇守百济期间,因救援新罗,并在白江口之战大败倭国、百济联军而名震天下。一度以洮河道行军镇守大使受命防御吐蕃。武则天摄政时,担任西京留守,封乐城郡公。
第2个回答  2021-05-24
在刘仁轨出任海边将领的时候,已经是非常高的年龄了。他到达这些地区以后,经常的推出中原的文化。在一次著名的战役以后,日本被唐朝军队打败了,回到了自己的国家,并且在很长一段时间以后,双方都保持了非常友好的相处。刘仁轨采用宽大处理的政策,让一些被抓的俘虏,都回到他们的国家,并且宣称唐朝愿意,和他们保持非常友好的相处。而不是经常得起战乱,这样只会让人民受苦。
第3个回答  2021-05-24
刘仁轨在进入朝廷前期,是以文职为主,在危难时刻担任了海关的官员,他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打了很多场胜利的仗,给边境带来了永久的和平,他没有对边境国家进行侵占,而是派出使者表示朝廷想要和平相处的态度,为唐朝文化走出国门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第4个回答  2021-05-24
他出生在一个大家族,从小就受过高等教育,所以进入军队后就获得很大权力。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